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首次遭遇重大创伤性生活事件时,情绪活动强烈,适应和归于正常的时间较长,而当再次遭遇相似事件时,人们的情绪起伏不大,适应时间相对较短,对事件的敏感性降低,这种差异是由于人们在首次事件后获得了关于创伤事件的经验或认识,当再次面对创伤生活事件时,这些经验和认识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类似于生物学上的"免疫"能力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有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往往产生了很多组织,诸如清洁卫生小组、学习小组以及物理、化学等因需要组成的实验小组等。这些组织一般都由教师指定一个组长,是临时形成的正式组织,但在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在学生中也会产生许多其他组织,这种组织应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重视,这种组织是由或兴趣爱好相同,或社会背景相同,或生活遭遇相同,或居住地相邻,或成员中出现了较大吸引力的人,或受其他媒体、契机、事件的  相似文献   

3.
河东地处山西西南,是早期人类活动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水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在古代河东水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民间传说中人因水成神或神假水助人的故事,生活中人因永敬神的仪式或人治水利民的行动,综合地形成了河东独特水文化中的人神观.这种人神观充分体现出河东人崇尚勇敢、智慧、善良、勤劳、务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4.
孙犁的小说,质朴、自然、清新、单纯、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里我们要谈到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风格。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自然有多方面的因素。诸如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见解,作品选择的题材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等,都是形成艺术风格的条件和因素。然  相似文献   

5.
一、发生学习理论简介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结构主义学派主张: (一) 所有的知识都是在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试图进一步找出其含义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形成的过程并不依赖某些外来意义的内化,不是依靠准确的再现或翻译,而是从内部产生。 (二) 每个人都在构筑自己独有的、关于世界的再现模型。这一模型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着、独特的结构所组成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用来解释各人目前的经历和预报未来的事件(构筑理论),用来验证先前所作各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是继陶渊明之后,开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气之先的诗人。他大力写作田园、隐逸题材,用具体生活事件为基本素材来抒发冲淡的感情,他对田园自然美有着非凡的敏感,善于在最普通的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中挑选最富有诗意、最能表达情感的事物加以描写,并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合起来,故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我认为,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色就在于孟浩然对于“淡”韵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萧红、姜敬爱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她们独特的感觉生活的方式,也形成独特的生命体验。她们在作品中元时元刻不在传达、渗透这种真实的生命体验—生命存在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是以女性视角来写作的,因而两位的作品显现出深刻的情感魅力。  相似文献   

8.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更有独特的音乐形式。鄂伦春族因为独特的生活地域和经济形态,鄂伦春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征。鄂伦春民族音乐是原生态的,但是,其生存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保护这种少数民族原生态的音乐形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海岩每一篇小说中的一个或多个主人公几乎都是成长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这种现象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单亲现象"最重要的作用是促成了小说主人公独特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海岩每一篇小说中的一个或多个主人公几乎都是成长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这种现象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单亲现象"最重要的作用是促成了小说主人公独特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张锐 《天津教育》2009,(1):32-33
生活中的德育内容在丰富学生生活阅历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这种影响主要是基于学生“经历”过的各种事件。已有研究表明,一些关键事件(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或探索,更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关键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注意挖掘学生成长中关键事件的教育价值,使关键事件成为学生行为转化的关键点,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框架下,对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进行探讨,发现在典型事件中,当概念化主体意图从工具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件,突显工具和动作之间的这种凭借关系,进而突显工具对受事的作用或影响时,常以工具为概念化过程的起点,在事件参照点关系模型的作用下,形成的心理通达路径投射到句法层面,形成了现代汉语工具主语句。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医科学生生活事件发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使用自编医科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对4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学生生活事件总均分为0,58±0.94;男生的生活事件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女生;护理专业与其它专业的“人际因子”、“学习因子和家庭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总应激值居前三位的生活事件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专生本的压力”、“家庭经济困难”。结论是医科学生生活事件中“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和“专生本的压力”是最主要的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叙事研究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事即讲故事,讲述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有过程,有“事”和“情节”。单幅的画、静态的一个镜头,只抓住了一个瞬间,看不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不足以形成故事。讲故事,重在经历过程。教师的叙事过程如何展开呢?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过程是自我反思超越的过程,共生式教育其实是自我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以独特的生存方式与异己取得共赢。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自我理解一直停留在身心不分或是把自我绑缚在血亲等偶然事件上的自然阶段,这也就局限了教育的发展空间。而对中国有启发意义并且易于我们接受的吠檀多思想在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所以研究吠檀多的自我概念对我们的教育走向共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勇敢——这是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拥有的品性,尤其是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这种品性愈加显得重要。但并非只靠口头说教就能让孩子具有勇敢和刚毅的品性,这种教育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的,是潜移默化的,而孩子们恰恰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事件中得到锻炼和考验的。这当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他们的个性就在这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中逐渐形成。尽管生活事件的发生有时让家长们始料不及,但家  相似文献   

17.
艺术家的人生体验与艺术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归根到底都要表现艺术家感受和体验过的人生,而且须有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映照;真切的生活及生命体验,是形成创作冲动及艺术生命的重要依据和前提。艺术家在不同人生遭际中生命体验的差异,对不同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艺术家人生体验的深切独到与浮泛从俗之别,在艺术创作中有差异分明的体现。艺术作品的高质量,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则是创作者投入了高“成本”,那就是注入其真切的生活、生命体验,以及因此而生成对自然、人生独特的领悟与理解。这应该成为目前出现的某些艺术创作中的浮躁现象的一种启迪或参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事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从非连续性教育理论视角看,常见的幼儿发展过程中"危机事件"具体呈现为分离焦虑、交往冲突、竞争失利等类型,其中:分离焦虑是生命早期环境转换引发的适应性危机,交往冲突是社会性发展初期统一关系的形成危机,竞争失利是自我意识发展初期积极自我的形成危机.这些"危机事件"具有增加有益经验、培育乐观态度、开启成长新起点、增强生命韧性等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的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对于作家来说,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连在一起的母题选择是一种推动构思和结构的力量。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域界以及伴随他的个人化的心理体验,这种个性化的生活域界及心理体验会成为他母题选择的重要源泉。在朱自清的文学创作中,作为创造主体“天才的能动表现”(马克思语)的母题选择同样与作家的社会生活以及生命体验有机交汇和化合在一起。这样的母题就是女性母题。作家从这个母题出发,形成了他文学创作的系统,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这片幅员辽阔的黑土地上,居住着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翰尔族、锡伯族等48个民族,这些民族长期生活在三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使一些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和方式的运输工具和交通工具逐渐产生。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各个民族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运载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