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这是应对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呼唤、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驱动高校领导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校辅导员三个主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运行机制和高校辅导员生涯发展机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实现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融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育,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研机构建设提供了必要而充分的保障条件。可以说,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使命和发展向度,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从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综合学院或师范学院一类高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们都曾经、正在或继续为我国的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基础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面对全国众多高校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环境,对于这一类新升格的高等学校,有喜有忧,喜的是学校层次提升了,与原来相比,竞争的层次提升了,发展的空间拓宽了,壮大的机遇增多了,忧的是办学要求提高了,办学条件差距加大了,生源与就业的形势严峻了。从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综合学院或师范学院一类高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主要有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中央及地方财政、各高校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本文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重点和指导标准,结合当前高校绩效评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引用平衡计分卡法、关键绩效指标及层次分析法,设计构建一套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D高校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以期为科学、合理地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高校为国家贡献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也较之"九五"期间有了新的进展.但是,从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总体情况来看,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不强,科研成果中可转化的比例不多,转化率不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有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发展需求,还没有建立起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6.
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新路径,既是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介绍了滁州学院人才评价机制建设的现状——在人才评价过程中,师德考核是首要因素、实践能力是重要导向、业绩贡献是主要标准;指出了学校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导向尚需合理、标准有待全面、方式较为单一等;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评价机制建设的新路径——完善评价主体、加快分类评价、不断改善评价标准、鼓励创新评价方式、正确运用人才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相继出现。针对不同定位、不同办学特色的高校,建立一种由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构成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各类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而且可以完善和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了。这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把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下简称“两课”)列为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央领导对高校“两课”改革与建设的高度重视,使我们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9.
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是现代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而自然形成;二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性机制而人为形成。我国难以实现高校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类市场化治理模式限制了竞争机制的作用、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强化了高校的办学层次竞争、“双一流”建设引发新一轮院校“同轨竞争”,以及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统的负面影响。要实现我国高校的分类分层建设和特色发展,需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理性地发展高等教育;需要遵循大学渐进成长发展规律和教育家办学规律;需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构筑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贯彻和落实党的政策方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责任与义务。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发展高校教育,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统计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找出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高师德水平,文章构建了高校院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CS学院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实证研究,测度了高校教师师德的综合水平。结果表明:目前高校教师师德总体水平较差,在职业理想、职业职责与职责态度等方面的现状均不容乐观。基于此,提出了加强师德培训与指导、完善师德考评、培养教师的服务与创新意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部分。目前,大学综合排名具有得分与科研层次、规模成正比,与人才培养层次、规模成正比,排名得分呈非正态分布等显著特点。因其对地方高校的评价存在适用性、质量性、特色性等方面的问题,各大学排行榜需要将评价主体内容单一化,展现真正实力;评价指标质量化,实现评价与质量相结合;评价领域宽泛化,力争融入特色理念,科学评价和引导地方院校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与技术型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培养模式、手段、途径、方法也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职毕业生评价受普通高校培养模式的影响较深,学生评价方法单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出发,结合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与国内外的实践,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应该从学生发展与企业需要出发,挖掘培养学生兴趣并进行培养,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学校本身的评价,实训单位、家庭、社会等均可参与学生的评价;评价标准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毕业论文、毕业实训作品等均可列入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鼓励优质的毕业论文,实行多种评价机制并存的毕业评价模式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对于高校提升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在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制法规,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与大学的个性特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科研过程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对人力资源的分层次评价体系;建设评审专家队伍,加强评价工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评价必须分类指导、分层次进行。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视角切入,依据高校三大职能发挥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高校大体分为七种类型。根据各类高校的不同目标、任务和要求,分类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实际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自2016年启动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以来,制定并完善了高水平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新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动态调整机制,突显了重大标志性成果对大学发展的重要性,强化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未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教育评价改革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以引导高水平大学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以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同一类型不同层次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产出不同类型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探索并推进增值性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水平大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活力,加强教育评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引导高水平大学走向"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板块通过我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果综合报道、学校经验报道等展示近年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60):142-143
高校的学风建设评价研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原则。本文立足宁波大红鹰学院,研究高校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宁波大红鹰学院的七个学院学风建设进行分析。且运用科学方法对学院学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更好地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晏才宏”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高校教师评价中科研与教学孰重孰轻?二是对科研的评价是不是仅以发表多少论文或出版的著作来衡量;三是对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以及不同能力的教师能否用一个标准来进行评价。本文在对这三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造成的不良后果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目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改革的关键是对高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在此背景下,再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采取多样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来全面反映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发展状况;井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的测算,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比较和分析的标准。通过测评,可以发现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差距所在,便于取人之长,合理地吸收、利用他人的建设经验,全面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高校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