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的发展,学前期是接受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期,不论是智力开发,身体素质,还是个性培养,都需要在这个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我们进行了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尝试。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教育的各领域《纲要》将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其中把幼儿健康教育认定为幼儿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促进健康放在幼儿工作的首位,同时《纲要》强调,其他领域的工作都可以甚至都应成为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首先,社会领域中涵盖了许多生活中常遇到而往往容易被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并指导着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相对旧《规程》而言,新《纲要》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把学习内容分为科学、社会、健康、艺术、语言五大领域,而不是按旧《规程》分为六门学科;突出了对幼儿情感、学习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培养;淡化了教师的传授,强调了幼儿的参与、环境的作用等等。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纲要》遵循《幼儿园管理规程(试行)》的精神,从幼儿教育的基础理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出发,具体地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目标以及基本的实践规范和要求,它从现代教育的人文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强调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索、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些教育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分为社会、科学、语言、健康、艺术等五大领域。在教育活动中,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窥出幼儿教育理念的新动向,即幼儿健康教育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受重视。然而,在我国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在背离幼儿发展之本的路上越走越远之势。可以说,《纲要》的颁布,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本文拟从当前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6.
曹跃丽 《学前教育》2007,(10):47-48
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准确理解幼儿健康教育思想.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基本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四条幼儿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即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及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前书写技能。"3—6岁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敏感期,也是幼儿初步接触阅读,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充分培养幼儿的阅读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8.
唐迎珠 《考试周刊》2013,(60):183-18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幼儿期就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塑造完整人格(王彦波,2006)①。幼儿社会性情感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多处提到了"利用、借助故事和图书"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语言不仅是教育的工具,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教学直接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发展。因此,按照《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搞好语言教学,特别是小、中班的语言教学,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两点意见。一、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不仅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培养幼儿其它各种能力的手段与前提。“听”——一般包括听懂和学说普通话;听成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行,以五大领域(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为基础,全国纷纷涌现出优秀的幼儿教材,以其全新的观念与内容,融合了时代发展的特点,从而广受幼教工作者、幼儿与家长的欢迎。本文探讨了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余亚 《贵州教育》2022,(1):24-2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求,使其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教育活动内容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注重幼儿教育寓于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联系生活实际、联合家庭教育、创造沟通机会、完善对话内容几个方面,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策略进行了相应探讨,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研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现状,本文谈谈对《纲要》蕴涵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魏晓晴 《教师》2012,(10):50-5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内容,它强调通过幼儿的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愿望。科学教育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还能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实施情感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期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会使其受益终身。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可以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一、寓情感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学科分为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五大领域。我们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各领域在目标、教育要求、指导要点三方面都明确提出了许多情感教育的内容。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和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元  相似文献   

16.
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十分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幼儿园教育提出了远景规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我们幼儿健康教育教师就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研究幼儿健康教育,研究幼儿行为习惯、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综合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是提高幼儿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采用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分析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幼儿园健康教育有效路径,以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冰  潘蕗舟  郑星星 《广西教育》2014,(33):125-1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之中,是近几年幼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方向。笔者所在的幼儿园试图探索通过角色游戏开展幼儿生命教育,下面,以《牙牙健康,我快乐》教学活动为例,说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9.
陈烽华 《广西教育》2014,(41):127-128
正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然而,有的幼儿园虽然比较重视礼仪教育,但是却找不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和教育载体,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弟子规》是幼儿进行伦理道德学习的读物,而教师巧用《弟子规》进行教学能够优化幼儿礼仪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一、巧用《弟子规》,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确保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