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在新技术环境下,厘清数字青年数字阅读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为数字阅读服务的改进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拓展数字阅读付费领域的知识、优化数字阅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用户感知价值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数字阅读的特点,构建了数字青年数字阅读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青年数字阅读过程中的付费意愿主要受到感知价值、感知易用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感知价值对付费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另外,感知价值对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性、感知成本需要转化为感知价值才会对数字青年的付费意愿产生影响,只有感知易用性可以直接对付费意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已经随着数字化新媒体平台的普及逐渐趋向数字阅读行为,数字阅读增加了青年群体的兴趣培养、知识获取和情景建构的需求.本文以青年群体的数字阅读为切入点,针对数字阅读行为所面临的优质内容过少、阅读心理焦虑、阅读关联度和黏性不够、浏览阅读方式的转变等困境,根据新时代青年群体数字阅读行为再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有助于提升青年群体数字阅读需求的行为再构,精准构筑青年群体数字阅读价值行为,明确数字阅读在阅读中的作用,构建以数字阅读为主体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探索各个年龄段用户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数字阅读推广的个性化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以"数字原住民"划分标准作为年龄分层的依据,以申农的信息传播模型和阅读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构建数字阅读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因素在年龄上的差异。[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阅读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在年龄上存在差异;使用意愿受到信源特征、动机和信息内容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数字阅读推广服务可结合这些差异,为各个年龄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交互决定论提出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影响农民阅读行为的相关假设,建立回归模型并通过问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正向影响农民阅读行为,其中自我效能和阅读环境影响最为显著。最后就提高农民阅读积极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三重勾连”理论,从媒介技术、文本内容、社会空间场景三个角度对青年群体的睡前数字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呈现出社会共读和个人浸读两方面特征:社会共读方式催生出青年社群式阅读方式,也深入反映其社会交互的需求;个人浸读的转向源于睡前场景构建的“卧室文化”浸读空间,同时受到青年网络文化和工作倦怠心理因素影响,青年群体的阅读内容偏向浅层娱乐性内容。  相似文献   

6.
徐丽芳  周伊 《出版科学》2021,29(6):84-96
基于2001—202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库(CSSCI)中的905篇数字阅读研究文献,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VOSviewer绘制知识图谱,识别出我国数字阅读研究的核心作者、研究机构、重要刊物和知识来源;梳理移动阅读、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社会化阅读、相关领域数字阅读等多个研究热点的研究状况和成果.指出以有声书为代表的新形态数字阅读产品更加受到研究者关注;基于新一代互联网的移动阅读、社会化阅读成为新研究方向;数字阅读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多样等研究趋势.总结了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对主流人群以及其他典型阅读群体如老年人、阅读障碍人群的研究匮乏等未来我国数字阅读研究需要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攀升和数字化带来的消费推动力,一个消费全面升级的时代悄然来临。伴随着数字技术成长的青年群体成为消费时代的主力军。其中社交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消费者行为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消费者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消费情况,从而催生出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的新消费市场。笔者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设计相应调查问卷,从社交媒体广告对青年群体的消费情况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为社交媒体广告主和青年群体消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为研究框架,以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信息特征作为外界刺激,感知价值作为内在感知,阅读意愿作为行为反应,探究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用户阅读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研、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拔靴法分析,发现数字阅读推广信息相关性、及时性、个性化、互动性和趣味性对用户感知价值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此明确了数字阅读推广用户阅读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对高校图书馆提升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效能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生活视觉化的趋势下,消费行为成为一种日常表演。本文采用观察法、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记录部分Z世代青年的日常消费状况与消费情感心理。研究表明媒介为提供青年群体展示消费的场域,资本以不在场的形式提供消费的物品,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Z世代青年群体在消费认知、心理、行动上的变化都受控于资本媒介景观的构建。青年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影响着未来市场的消费转向,本文从资本、媒介与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景观角度来探讨Z世代的情感消费以审视媒介景观对青年群体消费生活中的剥削和异化。  相似文献   

10.
曹鹏 《新闻实践》2005,(11):16-18
本文就报刊读者的消费行为展开讨论,分析读者怎么消费报刊这种商品,包括读者消费心理、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环境、阅读规律等等。集中谈两个主要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购买行为,一个是阅读行为,另外略谈第三个方面,也就是读者对报刊的使用行为。 对每位办报办刊的决策者来说,重视报刊读者消费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江苏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访谈的方式构建影响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计算模型中各级指标的权重,根据权重值排序确定目前影响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从构建电子书资源平台、打造“微学习”环境、加强推广宣传、提升信息素养等方面提出正确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祯伟 《出版与印刷》2017,(1):19-22,23
根据2013、2014、2015、2016年连续四年针对上海市民阅读状况的调查发现,数字阅读已逐渐成为上海市民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本文从首选数字阅读的比例、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数字阅读的载体、数字阅读的内容、数字阅读消费以及数字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展现上海市民数字阅读的全貌,为开展全民阅读和数字出版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视障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中的特殊群体较普通大众更渴望对新事物、新资讯及交流联系等的获取,分析视障学生有声阅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有声阅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对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的现状和行为选择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线性回归等数理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结论 ]基于视障学生对有声阅读APP有用性和易用性的认知,建立视障学生使用有声阅读影响模型。对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接触媒介偏好、阅读种类偏好、使用习惯偏好、选择因素偏好4个层面展开分析,并从构建全场景服务模式、优化产品内容、完善平台人机交互模式和开发视障人群专属APP 4个角度提出视障学生有声阅读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4.
媒介技术与社交网络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化阅读的飞速兴起,而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青年群体的阅读行为与心理也深受这一技术变革的影响。本文以社会化阅读为切入点,通过对15名微信读书青年用户半结构化访谈,深入探究社交功能对于青年群体社会化阅读行为的影响,从功能使用、隐私管理与社交关系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这些行为背后的积极与消极意义,并针对行为带来的隐患从平台和用户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玉娇 《视听》2022,(3):144-146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出情感消费、从众消费和狂热消费的特征,消费动机包括无条件支持、参与式造星、使用与满足的情感因素.但粉丝群体盲目、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对青少年消费观的形成和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规范粉丝群体的消费行为、引导粉丝经济正向发展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平台、偶像、粉丝多管...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产业能否壮大并实现其产业价值,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同与接受程度。而数字出版作为一种体验品,是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基于价格、技术、知识以及营销等方面因素之上的总体评价或效用,这种效用的高低决定他们的消费决策与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服务、信息消费和信息行为等相关理论,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消费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通过实地考察并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结构方程软件AMOS7.0,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假设模型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信息服务需求、服务价值感知、主观规范、消费态度、信息服务价格、服务机构信任、服务可及和风险承担能力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并且不同程度受到合作社自身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从自身封闭状态向接受阅读疗愈干预意愿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推拉锚定模型,构建了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阅读疗愈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面向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采集,利用结构模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对于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参与阅读疗愈的意愿而言,拉力因素(感知有用性)和推力因素(同伴支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锚定因素(隐私披露、惯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建议阅读疗愈实施者提高隐匿性抑郁症大学生群体对阅读疗愈实施的感知有用性、注重隐匿性抑郁症群体隐私保护、削弱惯性影响并提供同伴支持的友好阅读环境。图3。表5。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构建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模型;根据数字媒体阅读受众行为特点,提出影响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性、社会特性及创新特性,并重点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具体变量,从而形成数字媒体阅读受众采纳行为模型的外部影响变量,为进一步实证分析建立基础,并为深入分析数字媒体阅读受众行为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选取北京地区6所重点高校大学生为样本,对阅读载体变革、阅读行为转型导致当代大学生群体阅读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类型化分析;对大学生阅读存在碎片化、快餐化,阅读内容趋同化和低质化,阅读目的娱乐化和功利化,阅读体验低满足感和副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阅读效率失衡,经典阅读教育缺位,阅读体验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基础教育文理分科和高等教育专业化,出版物精神产品属性弱化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阐释。最后,对阅读变革给大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青年化和青年的社会化带来的深层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