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6):751-753
正草业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畜牧业是发展草业的出口;草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需要统筹考虑、系统发展。"草牧业"(grass-based livestock husbandry)一词最早于201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精云提出;2014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召开的草原工作专题研讨会上,采纳了相关咨询报告中"草牧业"的提法,随后"草牧业"一词被写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而广泛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7):封二-封二
正2018年6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院士出席论坛并致辞。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时清霜,山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于杰,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李家洋院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等应邀作特邀报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  相似文献   

3.
<正>12月31日,以"澳门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的"中国创新50人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与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赵新力、国务院参事李玉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穆荣平、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6日下午,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以"开放·包容·创新——青年科学家的培养与世界的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分论坛"在京举办。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分论坛主席郭东明出席论坛并致辞。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任福君主持。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2,(10):26-26
<正>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举行河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座谈会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主题,贯彻落实"为举办地服务"宗旨,针对河北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在院士专家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与河北省党政领导面对面交流,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座谈会上,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张庆伟介绍了河北省省情。有十位院士专家发言,为河北发展"把脉"。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作《承德钒钛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建议》报告,围绕钒钛工业提两点建议;中国工  相似文献   

6.
实施科技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草原牧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向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生态草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为我国广大草原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草原牧区通过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全国已有不少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扶贫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外多家单位在贵州省水城县开展"黑山羊草畜一体化"示范项目,并为云南省永善县肉牛养殖提供科技支撑,项目成果为草山草坡地区发展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面积广阔的草地资源不仅是广大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是牧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出路,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5月24日,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下发了《关于同意筹建"西藏草牧业科技示范园"的函》,全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的草牧业科技示范区正式启动筹建。该示范园在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和日喀则市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中科院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  相似文献   

8.
1997年3月18日,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光亚,在中国科技会堂做了百名院士百场科技系列报告的最后一场报告,使历时整一年的百名院士百场科技系列报告活动落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主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普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的任务,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中国工程院从1996年3月18日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沈…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2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两周年纪念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隆重举行,这场报告会同时也是"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的第100场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做了题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的报告。路甬祥在报告中分析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入新世纪,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愈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他指出,首…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5日,以"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十三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出席论坛并为主讲和互动嘉宾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院士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等就相关话题进行互动讨论。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协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1.
风风雨雨中,中国的院士制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把"院士"定位于最高荣誉性称号,它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所作出成就的肯定和褒奖,也是对他们一贯坚持的高尚的学风道德的肯定和褒奖;它不但代表了一种科学精神,也代表了全社会对科学、知识、人才的尊重。通过严格程序选举出的院士,不仅是各学科最顶尖的人才,在自主创新、咨询建议、学科建设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还在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激励人才成长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尊敬院士,崇拜院士;人们注目院士,学习院士;人们研究院士,呼唤院士……院士,科学家中的精英,国家最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的象征;院士,科技工作者一项最崇高的荣誉,有志于科技事业者心中一座最为闪光的坐标。半个月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在北京公布。2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3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达到710人,中国工程院人数达到721人。此次两院新增院士人数均创历史新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我们设置了更高的人数限制门槛。"  相似文献   

12.
构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是新时代"大粮食安全观"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家战略"的技术支撑,也是立足国内大循环的迫切需求。科学制草可有效链接起前端的种草和后端的养畜环节,使草牧业真正形成产业链条。然而,我国饲草加工贮存方面存在的损失大、营养提升有限、草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难等一系列重要瓶颈问题,以及草产业发展方面面临的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智能化程度不够等问题限制了优质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的"草畜两张皮"局面极大影响了生态草牧业核心产业链条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文章从草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草产品加工亟待突破的理论及技术瓶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科学制草促进草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为提升我国草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打通草牧业全产业链条,打造优质草产业,实现草畜产业链高度耦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1):F0003-F0003
<正>《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综合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实施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常设栏目有:特稿、战略与决策研究、政策与管理研究、院士与学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根河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等呼伦贝尔蓝莓主要人工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准确掌握呼伦贝尔蓝莓人工种植情况,分析了呼伦贝尔市蓝莓人工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呼伦贝尔市蓝莓人工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2,(24):82
2012年11月27日,河北省三河市老科协在市职教中心举办"学习贯彻十八大——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活动邀请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瑜,为大家作了一场题为《百人一院士千人九将军——钱学森先生是如何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精彩报告。三河市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和各学校获得"科技创新奖"的学生代表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为更好地服务百年科技强国的建设目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百年科技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由两院资深院士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宋健同志亲自负责,拟在两年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选举,第六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科技成就及其对中国科技的贡献将在本刊下期介绍)名单如下:杰马里·莱恩(法国)、肖荫堂(美国)、盖伊·德泰(法国)托斯登·威塞尔(美国)、姚期智(美国)、理查德·N·杰尔(美国)第六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239-239
《中国科学院院刊》(Bulletinof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中、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指导综合类科技刊物。重点刊登重要前沿学科或当前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评,研讨发展战略和对策;科技与社会相互影响的重要问题;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领域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其应用;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的重要活动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与科学家就科学及我国社会济重大发展问题提出的咨询报告及意见和建议;优秀科学家的业绩;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和知识创工程工作进展及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国科学院国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F0003-F0003
<正>《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综合类刊物,该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核心媒体,重点刊登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评述,探讨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介绍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实施进展,介绍中国科学院科研进展和重大成果。常设栏目有:特稿、战略与决策研究、政策与管理研究、院士与学部、学科发展、科技与社会、成果与项目、论坛、科学家、合作与交流、新建机构、专题报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