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一切生物系统的发展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的规律。该理论认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非平衡状态的条件下可以由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有序的组织可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产生出来。我认为把耗散结构理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促使学生的思维系统发生重组织,思维系统在不断打破和重组中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林明 《科学教育》2004,10(6):46-46
认知结构是对学习造成重要影响的学生自身因素之一。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已有概念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  相似文献   

3.
一、SOLO分类评价方法简述 “可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的结构”(SOLO分类)是一种过程发展理论,用来描述智力发展的一般性框架。它是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毕格斯和科林斯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的。Solo分类吸取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合理的因素,承认儿童思维与成人思维不仅存在差别,而且在建构理解的方式上存在差别。这一理论假定:学生学习概念和技能时有一种结构复杂的普遍增长顺序,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其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认知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来,积极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不断丰富的过程就是表征系统的形成过程。一、调查要解决的问题月亮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月相的变化每天都在进行,孩子们如何认知月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重心在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地建构和完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旧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在顺应过程,学生特别需要借助归纳、分析、对比等思维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应用阶段是学生通过变式的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  相似文献   

7.
郭荣球 《天中学刊》2004,19(2):78-79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以认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顺利进行,不良的认知结构制约、阻碍数学学习,大或重新组织,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为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相关地,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来开展  相似文献   

9.
<正>培育学生思维,塑造学生思维品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林崇德、胡卫平教授在总结20多年教学经验的过程中,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与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思维结构"三棱"模型,提出思维型课堂理论。他们认为,学生思维发展从概念建构开始,核心概念建构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在注重德育性的思想品德学科中,概念教学讳莫如深。"概  相似文献   

10.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时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给教育者一定的启示.学生认知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学生是在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通过涨落使远离平衡态的认知系统从一个无序状态到新的有序状态.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本质即是学生认知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教育者应尊重学生认知系统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任何教育手段和策略的实施必须尊重这一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认知结构理论指出:学生学习一认识活动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据此.生物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认知结构。所谓生物学认知结构,是指生物学知识及其认识在抽象——理论思维水平上的统一,即指在一定阶段,对已获得的生物学知识在理解其全部意义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科学的整体结构。它是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也是新学习、新创造的条件。本文通对学生生物学认知结构构建过程的分析,试图建立关于生物学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  相似文献   

12.
徐祯 《教学月刊》2010,(11):40-42
物理学习的联结过程,就是物理认知建构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将他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情感、信念及感觉融入某种情境中,建构一种经验并转化到认知、行为及情感领域,从而合并到个人生活历程之中去的过程的整合,在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统一作用下,认知结构从无序逐步走向有序,并从一种低级的有序结构向高级的有序结构逐步演化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积极参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主动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其核心功能是育人。本文基于认知学习理论,通过模式建构和案例解读,展示了高中地理教材育人功能实现的教学探索。引导学生把教材“读薄—读厚—读薄”,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拓展—重组”,实现地理学科认知“可视化—同化—个性化”的转变。最后提出教学中需把握的三个关键点,认知建构过程要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知拓展过程要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认知重组过程要体现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存在着两种结构:一种是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结构,即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结而成的整体,另一种是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新的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自己头脑里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贯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在学生头脑里产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这是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有这样的学习过程,他的数学学习将是很顺利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学习困难学生创造出产生这一正常学习过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1)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它首先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使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保持稳定、清晰,并能成为今后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其次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新知识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加工、选择、改进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或自觉地调整改变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2)学习应超越所给信息.它要求学生对所给信息自动地开展扩散性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以求得本质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加工利用.因此要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目标,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认知叙事学作为经典叙事学的跨学科延伸,致力于建构叙事阅读的普遍理论,读者对人物的认知过程研究是认知叙事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三类人物认知理论,即人物思维风格的认知研究、人物思维的认知过程及综合的人物认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们既可用认知理论来深入研究人物的思维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叙事交流的效果,也可以用认知理论来研究读者对人物及其思维的认知过程.前一种方法是对修辞叙事理论的丰富,后一种方法则是认知诗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当代认知理论与教学思想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认知理论以信息加工为核心,强调主体头脑中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认知加工过程,并将此过程看作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重视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尤其是知识的加工水平深度。认知理论渗透到教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认知教学思想,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超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现在的初中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非常强烈,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地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机会与思维的空间。(一)“看”的机会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但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一种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认知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针对教材适当地安排一定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应注意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创设广阔的建构空间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认识活动过程 ,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提供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自组织方法论是在当代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基础上建构起的综合方法论。自组织方法论突破了经典科学范式的局限,揭示了事物自主演化的图景,提出了一种生成的认识论思想,为突破简单思维下的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即祈向教学的整体性思维,建构教学的自组织机制,回归教学的质性研究,并优化课堂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