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新闻言论的力量——评《始于“闹剧”终于“喜剧”的周老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报纸上的言论、评论、包括某些社论,写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好看,至少比较贴近老百姓、读者的口味,少了一点官腔官调,已不是过去那种“官样文章”了。这样的言论能入耳入脑入心,效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一)标题要突出该突出的内容印象中解放日报在为一些重大的政治新闻或政法新闻作题时,都既比较谨慎也比较大胆,并常常能出奇制胜、引人注目。比如为去年11月23日新华社的统发稿“11·24特大海难处理终结”一文作题,就棋高一着。请看下列三报的标题:人民日报:“一一·二四”特大海难事故调查处理终结 (主题) 有关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 (副题)解放日报: 烟台特大海难处理终结 (引题) 省长部长受到政纪处分 (主题) 一批责任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4人移交司法机关 (副题)文 汇 报:“11·24”特大海难责任人受惩处 (主题) 高峰、于传龙等4名责任…  相似文献   

3.
吴万里 《今传媒》2010,(3):81-81
(一)新闻言论的力量——评《始于"闹剧"终于"喜剧"的周老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报纸上的言论、评论、包括某些社论,写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好看,至少比较贴近老百姓、读者的口味,少了一点官腔官调,已不是过去那种"官样文章"了。这样的言论能入耳入脑入心,效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天气、心情与新闻 敏感的记者即使在生活细小处,也能抓住某些微小变动,写出好新闻。比如天气的变化,又是春节期间的天气变化,“一枝一叶总关情”,记者如作有心人,就能抓出一些好新闻来。今年春节前几日都是雨天,而且是冷雨天,天气的变化已有气象新闻进行预  相似文献   

5.
读报随想     
(一)问题与新闻不是说生活中所有问题都可构成新闻来报道,但至少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是可以构成新闻或用言论去探讨。以此观点看,今天的《人民日报》对此问题处理得很好,不仅有问题性新闻,而且所发的言论,哪怕小言论,都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促使问题的解决。以2006年7月10日为例,至少有三篇言论很发人深思。一是《世界杯与足球场》“今日谈”,二是《杜绝超时加班缘何难》“人民时评”,三是《何时不再炒“状元”》“今日新语”。这三篇言论问题抓得很准,分析得很好,有说服力。如《世界杯与足球场》,当日世界杯已结束,中国…  相似文献   

6.
读报随想     
最近,读2月14日《体坛周报》,看到上面有一篇“米卢升帐难点兵”的专稿。文中写道,“米卢赴美国前曾表示,希望在回到中国之后,能见到中国国家队自1995年以来所有国际比赛的记录,而且不论比赛性质是国际A级赛还是与俱乐部球队交锋,除了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1,(2)
  相似文献   

8.
新闻,该点名时应点名新闻,有时有点看不懂。好端端的新闻,有鼻子有眼、字真句凿,但关键之处常常隐去其名,何故?比如,8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二版赫然入目一则新闻:“一把止血钳,让河北老汉肚疼19年”,配发了两幅照片,一幅是特写照,53岁的甄占民躺在病床上向记者展示从他腹中取出的已经生锈的医用止血钳,另一幅是开刀前甄占民的腹部 X 光片,那把止血钳正躺在腹中。照片加上文字  相似文献   

9.
亦杰 《今传媒》2007,(9):17-17
百姓不愿听"反应平静" 每逢物价上涨,传媒在报道群众动态时,总爱说"消费者反应平静".最近,与民生相关的商品价格全面上涨,涨幅较大,媒体上又称消费者"反应平静",甚至还说什么"多数能够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一)“俄”,还是“白俄”? 读报中常发现某些编辑作题时用心良苦,能省的字尽量省,但有些字不该省的时候,就不应省,否则“以辞害意”,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2011年12月1日上海的《新闻晚报》有一新闻,题为“俄地铁爆炸案两被告被判死刑”,报道“白饿罗斯最高法院11月30日”的一次判决,文中明明写的是“白俄罗斯”,标题上却是“俄”(俄罗斯的缩写),显然容易使人读题时产生错觉,认为此案发生在俄罗斯.其实,整个案件以及判决都发生在“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1.
紧要处细节见功力常听人说,围棋难下而且残酷,攻防、胜负常常在一悬念之间。读5月22日上海新民晚报体高新闻报道(倒转乾坤一秒钟——中日围棋赛第二局侧记》(即常吴险胜柳时熏那一局),确被记者的描写深深吸5;住了。我特别欣赏记者观察之精细,仅仅用了八个动词将“一秒钟乾坤倒转”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柳时熏大好局势下常吴下了黑1子,柳随手走白2接住(仅一秒钟不到),常马上抓住机会走了黑3,此时柳见了“立刻像雕塑一样呆住了”,再细看“气得简直要晕倒”,脸刷地“涨红”了,捏棋的手不住地“发抖”,他用扇子“敲”脑袋,接着…  相似文献   

12.
读报随想二题吴万里新闻的时机与角度同在一个天地,几家报社一起去采访同一事件,如果大家都取同一材料,写同一报道,往往会给人雪同之感;稍微机敏一点的记者,稍一变换角度,写出新意,常常能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如去年12月20日《解放日报》与《文汇报》都在头版...  相似文献   

13.
一字差错危害无穷 前些时.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办公室发出的关于中秋节放假的通知.将最关键的两个字搞错了,把“中秋节”错为“端午节”。从起草到定稿,经4人之手,竞无一人发现.终于同全市人民开了个大玩笑,在大众面前丢了脸。这样的差错,实在令人咂舌。  相似文献   

14.
一、尊重作者 如果问,哪两种人最容易成为朋友,从职业的角度看,我认为就是编辑和作者了。这是因为,编辑和作者目标一致,他们是共同完成一本书的亲密伙伴。这也是做编辑最大的乐趣——整日与一些有识之士、有德之君打交道,并且一字一句与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相交流,会有多大收益啊!但是,也有作者十分反感编辑的情况。编辑所要加工的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所以要分外谨慎认真,概括地说,就是尊重作者。  相似文献   

15.
报载:山东夏津县李楼乡一对亲兄弟,因宅基地之争而诉诸公堂。法院判决后,败诉方仍然不服,并表示要“以命相抵”。该县县委书记张实闻讯后,除立即作出批示、采取措施外,并题诗曰:“都是亲兄弟,何必伤情意。为此搭上命,这帐算不得。”“让他三尺又何妨,从古至今好商量。”乡政府接到批示和题诗后,立即派人给当事人做思想工作,并 特别把书记的诗读给兄弟俩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大河报》1998年4月9日) 这条新闻使我不禁想起了约三百年以前的张英和“六尺巷”的佳话。 张英(公元1637—1708)字敦复,号乐辅,清时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为官的时候,曾接到家中急信,告诉他邻居在盖房修墙时,多占了张家的宅基地,请张英出面交涉。张闻后一笑置之,并挥笔题诗一首作复,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里人接回信(诗)后,大有感悟,并立即照办不误,让出了三尺地基。没想到“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张家正在施工的邻居,也深为张英的嘉言懿行所感动,他们断然把已经砌好的墙拆毁,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两家宅院之间,豁然地空出了六尺之宽的通道,这就是江南古城——桐城“六尺巷”的由来。(解放后,基建浩繁,大  相似文献   

16.
读报札记     
报纸是办给广大读者看的,报纸编辑部在编排每一期报纸的时候,都应处处为读者着想。不仅要尽可能多地给读者以新鲜的有意义的东西,而且要主动地帮助读者解决在阅读报纸时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引导读者正确地深入地理解报纸上所反映的国内外政  相似文献   

17.
读报杂记     
现在几家大报的语文水平,总的说来,比十年动乱期间高多了。首先表现在文风上。假、大、空的文章很少看到了,虽然还不能说是已经绝迹。但是也还常常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想把最近一段时间里遇到的例子提出来跟同志们研究研究。例一光明日报1981年4月6日第四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补上你们的岗位前进!》,里边有一段: 周恩来同志说:王若飞、博古二同志“四月八日飞回延安,也正是为保护政协决议、坚  相似文献   

18.
读报小记     
连载,载什么?据研究报史的人说,连载是晚报的一大发明或曰一大特色(其实现在已成为各报固有的栏目),确实它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品赏、消遣提供了很好的留连忘返的园地。但多年来很少能看到丝丝入扣、扣人心弦的连载,这里就要看你载的是什么了。记得十多年前当台湾的飞行员黄植诚驾机飞回大陆时,刘亚洲写过一连载,吸引了很多读者,每天报纸(上海的解放日报刊有此连载)一来抢着看此连载,而近年来报上比较多的是刊登一些不太吸引人的二、三流或三、四流的小说,使得连载的魅力大跌其价。  相似文献   

19.
读报札记     
董治顺 《今传媒》2007,(10):39-39
好一个"合股订报" 2007年6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2版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农民合伙订报值得效仿》,讲的是河北省农村的两件新鲜事:一件是肃宁县袁佐村有7户农民,每户拿出100多元,订了近10种报刊;一件是邯郸市馆陶县赵寨村有6户蔬菜专业户,平摊报款,订了5份报纸.用农民的话说,合伙订报,出一份钱,看多种报,经济划算.  相似文献   

20.
读报随笔     
近读《乌鲁木齐晚报》,除获得诸多信息,满足猎取新闻的兴趣外,往往也感到有不尽如意之处,这主要是指出现在写作上的一些毛病。下面特举读报时随手摘录的几例。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独立向前进’,若用这句略加改变的屈原诗来形容徒步旅游全国的青年工人刘玉秋是很恰当的。”(1989年4月14日《徒步旅游全国的刘玉秋抵达本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