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加强法制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他强调:“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基本战略。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法律法规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郭齐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对于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效用,其中"创生"、"尊...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农村文化,这是现实社会主义中国始终强调的重大问题。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旧时代,农民始终是起稳定的主体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国式的外生型、跨越型的现代化追求实践,中国文化结构的现代转型悄然渐进,农民文化不再是旧时代的主体文化,但也未必转换为现代中国的主体文化。但事实上,中国文化的结构转型也好,中国文化的内涵转换也好,其主要对象,基本问题,核心内容都直指农民文化,农民文化从属于中国文化,而文化,又从属于政治、经济、农民。  相似文献   

5.
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情感和精神属性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时代变化与保留传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坚持文化的本土意识的基础上,在保持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注重世界文化潮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创造性地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资本,生产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市场,才能改变中国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以来,先秦时期的中国一直被认为从来就是政治统一体,对“中国文明”这一”文化单一体”无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由不同民族地区形成,由于地域不同,文化也多种多样。所以我们研究作为统一概念的中国文明时,也应该理解其统合对象的文化多样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这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考察其统合到“中国文明”的过程。近来许多考古发掘成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为研究中国文化多元性和起源提供了基本条件,如关于新石器文化,考古成果已否定了以往由于“中原文化的先进性影响了周边文化,周边文化才形成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隐士与中国文化李继凯隐士,顾名思义,是指隐居山林乡野,不入仕途的士子。在中国古代的官本位文化及男权中心文化的背景上,自然形成了士子们的出仕则显、不仕则隐的基本生存方式。所以提起隐士来,人们就会想到他们恰是中国之士的"一半",至少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是...  相似文献   

8.
陈敏 《文化市场》2001,(5):8-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文化市场经历了兴起、培育、发展三个阶段,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从中央、省、地(市)、县的管理网络,并基本结束了文化市场无法可依的局面.且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但是,伴随着中国入世,我国文化市场将与国际文化市场进行直接碰撞。因此入世后,我国文化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9.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核心。在思考中国现代价值观问题的时候。不仅考虑价值观的现状,也考虑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或价值系统作为支撑,更考虑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特别是价值观或价值系统方面的贡献,那么和合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将更加突出。因此,传统和合思想需要承接,更需要发展与突破。 一、传统和合思想的现代承接与突破 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受到全面的冲击,传统的和合精神在总体上也曾被遗忘、曲解与否定。但是,和合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普遍性原理和最高的价值原则,是不会被湮没的。因而,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国光 《文化市场》2002,(6):16-19
文化市场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途径:是文艺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渠道,是增强文化事业活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文化市场如不加强管理,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钱光培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环境,迫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只能在不断处理它与传统文化及它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中进行.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近二百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借助...  相似文献   

12.
曾岩 《文化市场》2001,(4):35-38
自从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以娱乐场所为主体的整个文化市场,已经基本实行了费改税。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已经实现了从过去的利益密切相关,到现在的利益完全超脱的转变。这是国家政府规范文化市场管理行为的自我调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繁荣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的基本战略。为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文化部于1998年在全国开展了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文化部于1998年在全国开展了文化市场法制年的活动,促进了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贺仲明 《东方文化》2002,(5):61-64,85
解构和学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两大基本文化思潮、解构,源头其实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观念的进入,客观上形成了对长期蒙昧和封闭状态下的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冲击,解构了往昔的政治乌托邦神话一但是,真正的解构高潮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是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发展又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与研究中国历史是密不可分的。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学经历了两个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文学到近代史学,从近代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文学在我国广泛传播,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70年代以后又有了新的科学的发展。历史学的这个发展变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的发展变化。回顾近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面对21世纪的即将到来,我认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点是尤其值得注意的。第一.着力开掘拓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  相似文献   

16.
成中英教授最近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就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相通的地方做了一次演讲,他认为中西方哲学可以打通、可以整合,也就是可以建立起和谐的哲学。成中英教授试图用中国文化构造一个体系包容住西方文化,然后用西方文化中的管理因素去实际操作中国的日常生活,即是使经济、法律等生活具有可操作性。这在成教授看来就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可操作性和西方文化的操作理性、工具理性的不足,以达成一个比较美满的结合。我认为成教授的研究是很深入的,总体上我是接受的,所以,今天想与成中英教授单独在更现实的问题上,也就是从中西哲学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发展道路,决定了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要职能.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基本性质体现在主导方向、主力推进、主要提供、主动建设等四个方面;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大致可分为指导引导、制度供给、管理协调、服务提供、资源整合、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评价考核等八个方面.明确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和村(社区)基层组织各有侧重的主体职责,有利于更加有效地进行上下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淀清 《文化市场》2007,(2):7-28,29
一、全省文化市场的基本情况。 甘肃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按照“优化、创新、协调、服务”的思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努力构建体制灵活、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经营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为目标,以整顿规范为突破口,突出市场结构调整、热点、难点问题治理、大案要案查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研究文化建设问题,要有明确的历史观点,要从12亿当代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出发,这是进行文化建设研究的最基本的立足点。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许多问...  相似文献   

20.
文化市场管理是文化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又寸文化市场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实施协调、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标。国家对文化市场管理的方针是“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目的。管理是手段。多年来.我市文化市场管理综合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