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数列求和的本质就是若干项整合的一个过程,"相消"是关键,而"裂项"这一手段恰到好处.本文试对裂项相消法作如下分析.一、裂项相消法的3个基本应用用"裂项相消法"可以完成等差(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an·bn}型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凡是需要用错位相减法的数列题,其实都可以用裂项相消法来解决.这为那些害怕用错位相减法的学生提供了新的选择.问题设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是公比为q(q≠1)的等比数列,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Sn.  相似文献   

3.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a_n}的前n项和的一般过程是:将数列的通项分成两个式子的代数差,即a_n一=f(n+1)-f(n),然后累加抵消掉中间的项。利用裂项相消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数列的通项裂项后,能够使用基本的数列求和公式进行求和;二是裂项后,在数列的连续项中能产生正负相消的项。裂项相消法是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热点内容。就2014年全国高考而言,广西理科数学第18题,广东文科数学第19题,山东文、理科数学第19题等,均对裂项相消法进行了考  相似文献   

4.
范红星 《高中生》2015,(3):28-30
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实质是将一个数列的通项(或中间某项)裂为两项的差,即化为a n=f(n)-f(n-1)(n≥2)的形式,通过叠加消去中间的项,从而达到数列求和的目的.高考常常需要学生应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项的和,或进一步证明有关数列的不等式.本文就裂项相消法的主要类型进行归类与分析,以期有助于学生的高  相似文献   

5.
<正>例1已知数列a_n{}的通项,求其前n项和。(1)a_n=(2n-1)·2n;(2)a_n=(n+1)·(1/3)n。分析:只要能将数列{a_n}的通项分解为两项之差,就可以利用裂项相消法进行求和。为此,可以先用待定系数法假定{b_n}的连续两项之差的结果正好是{a_n}的通项,这样就可以构造一个新的数列{b_n},从而将问题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谈论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项的和.通过例题探讨各种类型的数列求和问题,可以采用裂项相消法.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若数列{a_n}为等差数列,数列{b_n}为等比数列,c_n=a_nb_n,求数列{c_n}的前n项和时常用错位相减。但错位相减法运算复杂,结果不易算对或不易化为最简形式,为此,下面借助例题介绍用裂项相消法求这类数列的前n项和。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数列不等式证明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而裂项相消法则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笔者从近年的高考试题和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剖析裂项相消法在数列证明中的常见应用.1.利用等差数列裂项相消例1(2013广东).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  相似文献   

9.
<正>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的一种重要而灵活的思维方法.对于一些数列而言,裂项是个技术活,它没有固定模式,如果单纯记忆公式,不易直接看出裂项的手段.这时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灵活的构思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找出通项的特点,研究其结构规律,找出裂项的途径,达到求和的目的.本文就裂项相消法六类常用手段和求解方法举例加以说明.一、一次因式型裂项例1 (2015年全国高考题)Sn为数列{a_n}的前n项和  相似文献   

10.
"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在各种教辅材料和试题中,经常会遇到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这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教学中必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拓展裂项相消法的运用范围,引导学生运用裂项相消法证明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数列求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数列求和是数列部分的必考知识点之一,随着近几年数列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逐步前移,考查的难度也逐步降低,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这两个基本模型的综合运算为命题的重点,多与数列求和相结合。本文主要介绍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裂项相消法求和的关键一步是裂项,常用的裂项公式有: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解答数列问题时,可以使用公式求和法、合并求和法、分组求合法、错位相减法、裂项相消法等,下面通过例题做些归纳总结。一、公式法直接求和例1在一个等差数列中,它的前n项和等于m,前m项和等于n(其中m≠n),求这个数列的前m+n项和。分析: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最好先求出数列首项a1与公差d,然后运用Sn=na1+(n(n-1)/2)d求和。解答:设这个数列的首项为a,公差为d,  相似文献   

14.
定理 设数列{an}是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记bn=Sn/n,则数列{bn}是以d/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相似文献   

15.
裂项相消法实质上是把一个数列的每一项裂为两项的差,即化an=f(n)-f(n+1)的形式,从而达到数列求和的目的,即得到Sn=f(1)-f(n+1)的形式.通过此类题型的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检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故在高考中常常出现利用裂项相消法来求数列的前n项和、不等式证明等较难的题型.笔者通过长期教学的研究,并加以总结,归纳出八大题型,让同学们通过对题型的了解,可以快速掌握其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中,往往在教学中教师可能更重视倒序相加法和错位相减法,而忽视了对另外的一种重要方法裂项求和法的深入探究.先来看下面的二个例子:例1求数列{1/n(n+1)}的前n项和S n.分析在求数列的前n项和时,通常需要研究数列的通项公式.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n(n+1),容易发现,这个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那么,怎样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呢?我们知道,欲求该数列的前n项和,其关键就是要探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所隐含的内在规律.由于an=1/n-1/(n+1),于是,该数列的相邻的各项之间可以消去互为相反数的项,从而  相似文献   

17.
高考对数列的考查主要是围绕"等差和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求和、一般数列的切入点的应用、公式法求和、裂项相消法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数列新定义问题的探究"等展开的,凸显数列的工具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热点1: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例1(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已知等差数列{a_n},{b_n}的前n...  相似文献   

18.
裂项相消法求和就是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裂项相消法求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命题角度凸显灵活多变,在解题中要善于利用裂项相消的基本思想,变换数列{an}的通项公式,达到求解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数学中,逐差法(逐项相消法)常常用来求某些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求某些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列求和时,如果可将数列的一般项a_k写成 a_b=λ〔f(k 1)-f(k)〕, ①其中λ为待定常数,而f(k)为k的函数,则可在①中令k=1、2、…、n,然后将这n个等式相加,于是数列{a_k}的前n项和即为 S_n=a_l a_2 … a_n =λ〔f(n 1)-f(1)〕②这里要说明的是,将数列的一般项a_k写成两项之差的目的是为了求和时等式右端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数列求和的题目在高考题中层出不穷,裂项相消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考点.裂项相消法就是把数列的通项拆分开,使得在计算时恰好能够“抵消”多数的项而剩余少数几项,从而达到求和的目的.对于简单题目,同学们经过训练很容易掌握,有些“非常规”题目则比较困难.下面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道“非常规”例题.本文通过分析它们的解法,挖掘“裂项相消法”求和中不变的规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帮助同学们轻松掌握“裂项相消法”求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