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邬幼芬 《职业技术》2009,(12):60-61
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对口高考转向了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前的实习变成了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中实习单位的开发成了学校一项负担,因此笔者在寻找、发掘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思考能否发掘校内的实习岗位。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开发的可行性及具体实习岗位的开发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对口高考转向了以就业为导向,就业前的实习变成了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实践教学中实习单位的开发成了学校的一项负担,因此笔者在寻找、发掘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思考能否发掘校内的实习岗位。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开发的可行性及具体实习岗位的设置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外实习基地,形成"1个中心,3个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1+3"模式实习基地群的建设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个实施步骤。结合学校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通过数据对比,介绍了该方案4年的建设成果,以期对国内一般理工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 改革传统实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经1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将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有机结合的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参观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实践教学互动,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结合湖南工学院电工电子省级示范实验室建设及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从设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实验、实习等工程实践环节,以开放实验室为依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互动,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等方面探讨了提高高职高专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就业中错位竞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改变以往单纯的国家投入的实习实验室建设和运营模式,建设“生产型实习基地”,缩短学生所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广泛吸引行业参与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大纲的制定以及实习课程的开发,使学生所学直接对应就业岗位;实现实习基地的自主创收和增收,保障实习基地的后续可持续发展,使实习基地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学生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形成的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将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相结合,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开放式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推动了学校"产教结合",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普通高校生物系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从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营造互补式实习教学环境,“产学研”结合,稳定校外实习基地,创造条件,建设准生产式的校内综合实习基地等3个方面讨论了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出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实验、实习和实训三个层次和专业见习、校内实习、校外实习和综合实践四种模式,并提出做好实践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加大校内实习基地投入,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严格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重视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习教学是应用型高等工科学校的学生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实习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上海电力学院是一所具有强烈行业背景的工科高校,根据教育改革带来的实习教学难的问题,扩充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结合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平台和校内实习基地,提出一种校内外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习教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杨正华 《考试周刊》2012,(76):158-159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模式.即改变通常“校内实训——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单向实习培养模式.建立“实习基地”与“就业”双向互动的反馈机制和培养模式,有效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达到实习与就业无缝衔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提出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基地运作和管理模式.建立实习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过程评价和控制.对探索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的实践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依托国家级石油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校内石油工程实习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构想,并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色,探讨了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模式,以及校内实习基地的发展方向,为新形势条件下的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材料本科专业生产实习改革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21世纪高校招生规模不断的扩大,材料学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面临困难的局面。文章经过总结分析以往生产实习过程中取得经验和存在的不足,结合学院自身和新时期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采取用校内实习基地弥补校外实习的不足、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施“以就业为主导,分散式毕业实习”、建立完善生产实习管理制度、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生产实习等多种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的实践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械类工科的毕业设计存在的闭门造车多,结合科研、生产实际课题少,纸面设计多,实际动手制作少,与工程实践联系不紧密,以及生产实习存在的实习基地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实习时间短、经费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提出以校内生产实习基地为依托,将机械类学生的毕业设计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建设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师指导队伍,建立校内虚拟辅助生产实习平台,按企业形式建立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符合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实习是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达到实习的目标是我们所面对的严峻挑战。目前,大力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现有的实习方法、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化工"产学研"三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联合相关企业,建立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并举、校外与校内教学实践相结合、双导师(学校导师和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模式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顶岗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实习基地是学生完成基本实习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推进"学、研、产"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浙江农林大学"两园合一"的独特优势可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本文论述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目标、方案和构想,从专业认知型、专业提高型、专业应用型三个不同功能和层次建立综合实习基地,可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提供综合实习平台,同时也为非农资专业相关课程提供实践实习平台,为培养创新和应用型的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校内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改革独立实验课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方法;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利用校内实验设施建成校内小型环境监测站和水处理站,模拟实际操作岗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形成互补。通过三门独立实验课对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训和实习基地的顶岗培训,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专业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河南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出发,依托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习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指导书,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执行效果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从加强校企合作,主动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参与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整合优化校内药学实验室、加强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规范建设、设计多种模式的实习模块组合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及举办多项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措施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多角度、多层面的"多维药学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提高药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