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朽的失眠》既是一篇小说,又是一篇诗化散文。张晓风以细腻、敏锐的笔触,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文学世界,读后让人沉浸其中,回味不已。本文讲述的是张继落榜失意泊船苏州而夜作《枫桥夜泊》的故事,其中警策世人的是亘古恒传的哲理:一时的功名荣华都是过眼烟云,而艺术的永恒才  相似文献   

2.
一场失意人的失眠,成就了脍炙人口的诗章。作者张晓风以跨越千年的时空,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腻地描摹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撰写了光彩瑰丽的故事——《不朽的失眠》。初读此文,我就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张晓风是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她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写下的《不朽的失眠》。  相似文献   

4.
《不朽的失眠》是台湾作家张晓风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背景及思想内容,以“愁”为线索,跨越千年的时空,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撰写的一个感天泣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当我看到新教材中刘金的驳论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张晓风的小说《不朽的失眠》时,我的阅读兴致一下子被点燃了。这两篇课文都与《枫桥夜泊》有关,而且都写得极具个性。看过之后,想马上把这两篇文章教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去比较,去体验。所以当我教《新解质疑》这篇驳论  相似文献   

6.
《枫桥夜泊》是唐诗中的传世名篇。有关此诗的故事有多种说法,初语第五册选录的《不朽的失眠》从一个独特的心理角度,发挥丰富的想象,敷衍了诗句的由来。张晓风把张继融入到《枫桥夜泊》之中,又使读从《枫桥夜泊》之中读出了张继的身影,传神地刻画出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高方 《阅读与鉴赏》2003,(10):65-67
张晓风(1941-)是海峡彼岸名散家,也是较早为大陆读所熟悉的‘位台湾作家,有《春之怀古》、《玉想》、《地毯的那一端》、《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眼神四则》、《高处何所有》等。《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语重心长、词采裴然的散,本副题直接点明章的主旨——“写给没考好的考生”。作以一千二百年前落第张继的“失”与“得”,来劝导学子正视生命中他们的初遇的落败。写古却不泥古的笔法,写满了历史和人生的颜色,读之使人不禁细致的咀嚼和体味,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简单说教更亲切更贴心也更富于实效。  相似文献   

8.
一场失意人的失眠,成就了脍炙人口的诗章。作者张晓风以跨越千年的时空,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腻地描摹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撰写了光彩瑰丽的故事———《不朽的失眠》。初读此文,我就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一、深邃悠远的诗意美《枫桥夜泊》是一首抒情诗,展示了极为深邃悠远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思。张晓风《不朽的失眠》巧妙地借助这首诗的意境,运用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写、精妙的衬托,为读者奉送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深秋之夜,伴着乌啼和寒霜,一艘远来的客船停泊在姑苏城外的枫桥下。此时,月已西斜,江中晃动着点点渔火,江边的枫…  相似文献   

9.
韩静霆的《听泉》是一篇介绍不朽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的散文。(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者首先从演奏《二泉映月)先声夺人的感受说起,是音乐天才阿炳用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感悟,创造了这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是音乐理论家杨荫浏先生发现了它.听懂了它,记录了它,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真不愧为我国清代著名的讽刺艺术大师,一本《聊斋志异》名扬中外,为其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下面介绍他的一篇旷世名作《三朝元老》,这是绝妙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1.
不朽的思想光辉的旗帜──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2周年罗辑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52周年到来之际,重温他的这篇不朽著作,学习他艺术实践结晶的光辉诗词,联系文艺创作的现实状况,使人倍感亲...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这部处于中国语言文字学草创时代的不朽名著,是东汉著名学者许慎撰著的。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偃城县)人。大约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至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之间,出生在汝水旁边今偃城许庄村。他8岁左右人小学,读李斯《苍颌篇》、赵高《爱历篇》、扬雄《训纂篇》、史游《急就篇》等宣蒙读物,识字5000多。稍长,开始通读《论语》、《孝经》,然后“博学经籍”,攻读今文《五经》,旁及先秦诸子百家和天文、历算、医药、…  相似文献   

13.
听儿位年长的老师说,《小朽的失眠》(以下简称《不》)这篇课文真不好上,学生体会不了,就是走不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中去!我经过深入的分析,才发现《不》是一篇知识点偏难、内涵深刻、情感丰富的文章,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理解水平。我换了一种思维:以往课堂上仅凭“一张嘴、一枝笔”,借助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项羽之死》课例说明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项羽之死》倾注了司马迁的大量心血,是不朽的文言名篇。“《项羽本纪》是太史公以全神付之,才成此英雄力量之文。”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真不愧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讽刺艺术大师,一本《聊斋志异》名扬中外,为其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下面介绍他的一篇旷世绝妙的讽刺小说《三朝元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初中学生面对中考压力易产生焦虑、失落、消极等心态,特意有目的地选择了《不朽的失眠》一文作为校首届青年教学大奖赛公开课教学内容,不仅因为《枫桥夜泊》为学生所熟知,也因为张晓风的文章颇具魅力,更因为文中所揭示的  相似文献   

17.
王翠云 《学语文》2005,(3):35-35
李敖自称是当代白话文写作的第一人:“其文五百年不朽,其人一千年不朽。一千年后,什么都朽了。”(《世论新语》P303)看李敖遣词作文,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18.
《不朽的失眠》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颇具韵味的小说,首次入选初中语文实验修订课本,编排为小说单元第五篇。在此文之前的第三单元里,学生已经学过《〈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所以对诗的意思与意境的理解应该都不成问题,故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非在此;倒是它与前四篇小说有着如此迥异的风貌,不能不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自读篇目”的定位又使得我们更加可以放开手脚,少一些解释与分析,多一点品味与意会,怀着审美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欣赏它。也许这种读法与此文的“气质”会更加吻合。鉴于此,拟定本课教学计划如下:【学习方式】自…  相似文献   

19.
粟小慰 《学语文》2005,(6):18-19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不朽名篇,《一碗清汤养麦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佳作。这两篇短篇小说同时入选倪文锦教授主编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七单元(小说阅读)。我在对两篇小说比较解读,咂摸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三点相及相干的别样之味。  相似文献   

20.
张晓风的散文,一向以精美见长,这一点在《不朽的失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文中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可谓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千百年来,不同时代的读者虽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解读,但人们更多关心的往往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而张晓风的解读可谓是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