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了《山东教育》2006年第9期《也谈〈枫桥夜泊〉》一文,对于王惠老师的观点,颇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鲁迅的十六本杂文集,除《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拾遗》外,都撰写了《序言》(或称《题记》、《前记》、《小引》《题辞》)或《后记》(或称《附记》),计有《序言》十四篇,《后记》六篇(即《写在〈坟〉后面》、《〈华盖集〉后记》、《〈伪自由书〉后记》、《〈准风月谈〉后记》、《〈且介亭杂文〉附记》、《〈且介  相似文献   

3.
我想就《〈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包括对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问题谈四个方面的看法。一、《〈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立法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也就是它制定的必要性按照我们国家立法体系的规定,一般法律出台以后,为进一步完善和更好地促进法律的实施,国务院有时候根据需要制定一些法律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以后,国务院依据需要就制定了配套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个条例呢?首先,《民办教育促进法》里的一些直接规定都需要国务院通过,并加以规定。如《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4.
杨艳 《读写月报》2023,(12):38-40
<正>《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主要讲了东晋谢安和家里的小辈在雪天一起赏雪的故事。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前人之述备矣,大致形成两种观念。一是认为面对谢安提出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氏子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谢安并未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如师延峰《〈咏雪〉教学设计》(2012)、蔡鸿菲《言语情境: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以〈咏雪〉为例谈文本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开发》(2019)以及于静《〈咏雪〉的文化、逻辑知识教学分析》(2022)。  相似文献   

5.
读了《山东教育》2006年第9期《也谈〈枫桥夜泊〉》一文,对于王惠老师的观点,颇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邯郸学院学报》2009,19(4):73-73
在国庆60周年“十一”长假后第一周,《光明日报》10月10日第5版发表了贾永生教授撰写的《读懂大师独树一帜——〈学术名家访谈录〉摭谈》一文,对我院党委书记王韩锁、学报常务副主编康香阁主编的《学术名家访谈录》做了书评。其意义至少有四:  相似文献   

7.
<正>80年代中期,我写过两篇关于何兹全先生教学和治史的小文章。一篇是《记何兹全先生讲〈三国志〉》,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又一篇是《评〈读史集〉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刊载于《历史教学》1985年第9期。有几位同行告诉我,前一篇文章,为他们讲授史学名著提供了一点思想上和方法上的借鉴,其中有两位同行由此也开设了《三国志》这门课。  相似文献   

8.
今年秋季使用的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一册内容有变化。1.新增课文:毛泽东《采桑子·重阳》、郑愁予《错误》、舒婷《致橡树》;课外背诵诗篇:戴望舒《雨巷》、何其芳《预言》、里尔克《豹》。(以上诗歌)川端康成《花未眠》、马丁·路德《我有一个梦想》、史怀哲《我的呼吁》、鲁迅《〈呐喊〉自序》、罗曼·罗兰《〈名人传〉序》、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以上现代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文)。佘树森《散文的艺术魅力》、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怎样学习文言文》《文言实词的特点》。(以上知识短文)2.删掉课文:…  相似文献   

9.
近日偶读《鲁迅学案》(《民国学案》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版),觉得缺了许多东西,很是遗憾。例如在“学术旨要”部分只讲《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汉文学史纲要》以及《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拿来主义》、《门外文谈》等几篇文章;而鲁迅另外一些重要学术文章,则完全略而不提,例如《破〈唐人说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六朝小说与唐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何典〉题记》、《〈游仙窟〉序言》、《选本》等等。如果“旨要”部分因为受体例限制不能涉及得太多,那么在“案主行状”部分似乎可以提到一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谈〈被窃的信〉》与《蝴蝶君》这两个文本的分析比较,用拉康在《谈〈被窃的信〉》中所运用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后者进行解构,以避开对《蝴蝶君》的传统后殖民主义与东方主义解读,试图从个人心理的角度阐释戏剧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基于无意识控制下"菲勒斯"如何作用于伽里玛二十年对"蝴蝶"的畸形恋情。  相似文献   

11.
<正>读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所载黄岳洲先生《〈伐檀〉〈硕鼠〉的语言分析》一文。这篇文章从文字、音韵、语法、训诂等角度对这两首诗的语言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于广大青年古汉语爱好者来说,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教材。但是,我觉得文中还有个别地方不尽妥当。为此,我从学习的角度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附以个人浅见,以求得古汉语前辈及黄先生指正。  相似文献   

12.
《〈字诂〉考识》一书疏通了《字诂》难理解的词语,对《字诂》的解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字诂〉考识》作了分析:一是《〈字诂〉考识》的特点;二是《〈字诂〉考识》的意义;三是《〈字诂〉考识》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刊登了杨先武的《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同年第10期又刊登了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台阶〉意蕴再探》。拜读上面两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自己2004年与作者李森祥的通信。他在给我的复信中说:  相似文献   

14.
谢真 《语文新圃》2007,(6):46-48
读了关于朱伯荣先生《〈陈奂生上城〉的语言太别扭》(以下简称"朱文")的讨论,引发了我的诸多联想.我觉得这场讨论关系到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怎样落实新课标精神,做一个有课程智慧的教师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江苏姜堰中学陈章明吴月清《〈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作者孙中山先生借“书”以论史论世,借“序”以勉励国人。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时而运用简练短促的散句记叙沉痛的往事,时而又以整齐的句式抒发一腔激情,或以舒缓的长句...  相似文献   

16.
关于魏良辅与昆山腔的关系,我曾写过《谈〈南词引正〉中的几个问题》(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文汇报》)、《昆山腔发展史的再探索》(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上海戏剧》第三十九期)、《魏良辅之生平和昆腔的发展》(一九七八年三月《戏剧艺术》第一期)三篇文章,所接触的面比较广,钱南扬、项笃璜等同志曾先后写文和我商榷。现在我把最近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的要点谈一谈,也许对问题的深入有所裨益吧!  相似文献   

17.
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是文学评论的名篇。文章视角独特,选例恰切,见解精辟,结构严谨,语言精练,要教要学的实在不少。教学中面面俱到,泛泛而论,势必影响教学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教法,突出...  相似文献   

18.
刘俊刚 《现代语文》2006,(10):23-24
《语教学之友》总第279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宜入选教材》一,我认为观点欠妥当,现谈谈个人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看了《说〈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兼议历史教材应进一步摆脱“左”倾思潮束缚》一文 (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 999年第 1 1期 ) ,我想谈一点不同的看法。首先 ,我承认该文的整个论述都很有道理 ,尤其是文中所谈的对《人权宣言》和 1 791年法国宪法的评价问题及文末提出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标准 ,我都没有意见。但是 ,对于文中所谈的“农民的土地问题”、“革命的高潮问题”和“革命的彻底性问题” ,我却不能完全赞同。关于雅各宾派专政的土地法令 ,过去评价过高 ,而且没有看到其消极影响 ,这些都是事实。但我们现在也不必…  相似文献   

20.
读《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年第3期刘少武老师〈《中图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传记文献分类概说〉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很受教益。但是,笔者觉得刘文有美中不足之处,特冒昧提出来,不知当否。 其一。笔者认为既然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