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是认识方法,是逻辑方法。在认识现实的过程中,逻辑同辩证法一样,是认识的工具,是思惟的方法。所以毛泽东同志特挥己见,认为形式逻辑是量变阶段的科学,是辩证法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论、辩证法与逻辑的统一。用这个方法论去认识自然和社会,就是科学研究法,用去指挥作战,就是军事辩证法,用去办理政事,就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以毛泽东同志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方法和理论。这个科学方法论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的唯物辩证法,这当然是重要的一面。不  相似文献   

2.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丰富的哲学蕴涵.它体现了事物存在的时空特性,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逻辑.把握与时俱进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底蕴,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十六大精神.  相似文献   

4.
本文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体现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三者一致,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三者统一的一体化理论体系.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实践范畴既辩证又唯物地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最后,简要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以物质作为逻辑的起点;以人或以存在或以劳动作为逻辑起点也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调强实践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肯定逻辑论证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在检验真理中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逻辑论证的前提u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经过实践证实的,逻辑论证所赖以进行的思维能力、思维规律、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6.
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探究其特点,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对于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就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观做些探讨。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本来是认识自身发展的客观趋势,因为认识从实践始,最终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变为指导实践的方针、措施、方法,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受到  相似文献   

7.
波普的科学哲学被称为批判理性主义,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科学哲学,并对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做出理性主义的回答。在波普看来,科学哲学、科学发现的逻辑、科学发现论和认识论都是一回事、认识论或科学发现的逻辑应当等同于科学方法论,而他的科学方法论正是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或者叫做猜想与反驳。  相似文献   

8.
比较思维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共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它具有分析全面、适用面广泛、操作灵活等方法论特征。比较思维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分类考察和深入分析,在科学发现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它体现了求真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为我们观察、研究事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邓小平认识论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恩逻辑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避免了数学概率逻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先验性,使得归纳逻辑更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同时局部主义及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归纳逻辑解决了休谟问题的诘难.科恩逻辑的实践意义在于:它顺应归纳逻辑研究的确证转向,避免了H-D模式和贝叶斯模式的困境,为科学确证提供了新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价值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传统的二元认识论的认知,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与此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将统编本教材的每个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符合统编本教材的内隐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更新观念、强化物理学史教育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知识和理论体系,都汇集了无数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劳动结晶,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蕴育着深刻的物理思想和观念、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和突破、理性和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六)学校教学工作要讲求方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分重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既是科学的认识论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过程,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又在于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因此,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四个部分。可是在旧哲学里,他们把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和方法论看成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例如在康德那里,他把“本体论”称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彼岸”。他把存在的规律和思维规律相割裂。在黑格尔那里,把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都统一于逻辑学中,把现实的事物、运动和规律都归结为“绝对观念”的发展。建立了唯心主义的体系,它是本末  相似文献   

15.
简论后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是一种思潮,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早已在艺术、哲学方面深入人心.后现代也影响了整个管理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征就是反传统、反经典、反权威、反逻辑、反结构、反秩序、反制度、反僵化,提倡创造、创新.创建“后现代管理话语“,其宗旨是将“后现代“概念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引入管理学,开辟一条对现有管理知识体系聚再认识、再聚类和再阐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方法是研究和认识历史学科中的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历史教育方法论是研究历史教育方法的理论和学说。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为指导的教育原理与历史学科理论的结合,便是历史教育方法论的理论依据。历史教育方法论的思维过程从表面上看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抽象”是奠定在历史教学法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它来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方法论是美国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在批判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特征的理性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非理性方法、非逻辑方法、创造性思维、后现代思维和朴素辩证法"为基本内核的新的方法论原则。在这里,他突出了认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和"怎么都行"的多元论方法。如果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宇宙演变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高度,对其进行了辩证分析,那么,多元方法论既符合事物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也符合人类多样化思维的延异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建军教授析出的逻辑悖论“三要素”,即“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和“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为澄清逻辑悖论的本质认识及其基本结构奠定了基础。“三要素”内在地包含了分析逻辑悖论的基本方法,解决逻辑悖论的基本路向,以及解决逻辑悖论的一般评准,为充分发挥逻辑悖论研究的方法论功能与认识论价值奠定了基础。“三要素”在逻辑悖论研究的历程中具有历史性界标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维创新已成为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传统的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的一个共同缺陷就在于没有把二者深度结合起来。主体的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具有多层次、多环节活动内容。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本质与核心在于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主体认识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动力机制和内在尺度。研究主体的认识活动不能不系统深入地研究思维创新。把思维创新置入认识论视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活动的能动性研究、内在机制研究和拓展认识论研究的深度领域,都具有深远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要求将认识论看作经验心理学的一章,对作为自然物的人类表层神经元之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研究。物理的人类主体如何在其贫乏的输入而产生汹涌的输出,从而使自然理论超出现成证据的。奎因所要摈弃的正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传统认识论,拒绝在经验认识论过程之外寻求先验预设的帮助,我们只能在这个过程自身不断丰富人类的认识。奎因如此认识论自然遭到一些哲学家的批判,尤其是其自然化认识论隐含着取消规范性的危险。认知规范不是在认识活动开始之先确立,而是在认识活动过程中完善,这是令传统认识论者匪夷所思的。这种相互争论背后的原因一直以来受认识方法论决定的,解决如此难题需要我们重新理解认识论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