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绝对正确     
孩子们常被家长和老师教育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饭前洗手是对的,睡前不刷牙是错的;对人有礼貌是对的,偷人家的东西是错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的……老师和家长以同样的口吻宣布这些生活规则、道德律令和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孩子们接受了它们,认为它们是当然正确的。当他们长大,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规则、律令和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对于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陶冶孩子们的道德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看来,优化小学儿童文学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唐苏合 《广西教育》2013,(35):38-39
阐述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分析中职生礼仪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加强礼仪和道德教育,促使中职生自觉遵守礼仪规则和道德规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纪律教育也在不断转化。学校的纪律教育,实行的是自觉教育,这种自觉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纪律的形成不单是行为训练的结果,而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纪律教育必须符合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一、引导学生制定纪律规则是形成纪律的一个重要环节纪律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使学生刻板地按规则的条文行事,而是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规则所蕴含的道德信念,并以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原则,在变化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规则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伦理学,应当是研究教育伦理观的学问,应当是研究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是非标准及其道德规则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它的对象就是不同的教育伦理观。而在不同的教育伦理观中,有没有一个绝对的、独立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则是应当特别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像孩子们的家长。孩子们是一个个幼小的、独立的个体,需要老师精心呵护、正确引导,老师的态度将对幼儿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过分严厉会使孩子们变得性格懦弱,过分松散的班风也不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规则意识的形成。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绝对正确     
孩子们常被家长和老师教育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饭前洗手是对的,睡前不刷牙是错的;对人有礼貌是对的,偷人家的东西是错的;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是错的……老师和家长以同样的口吻宣布这些生活规则、道德律令和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孩子们接受了它们,认为它们是当然正确的。当他们长大,再以同样的方式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少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规则、律令和  相似文献   

8.
郑金霞 《教师》2020,(10):89-90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各种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当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文章对现阶段小学生规则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规则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落实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缘起:定常规初定常规最近,中一班活动区出现了幼儿不守规则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徐老师决定引导孩子们自己来制定常规,结果,孩子们只是罗列现象,不能概括出简单明了的规则。徐老师想到大三班的每一个活动区都贴着语言简练、要求明确的游戏规则,于是,就与陶老  相似文献   

10.
吴神达 《教育探索》2005,2(8):84-86
学校规则的德育功能是学校规则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规则因其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和德育方法而成为学生道德实践的“路径依赖”。学校规则具有七方面的德育功能,同时它自身也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无力的学校教育和变形的家庭教育,孩子已经成为“小皇帝”“小太阳”,有些孩子在学校称王称霸,在社会上逞凶斗狠,学校和教师对他们毫无办法。这是一个教育反传统的时代,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没有对于规则的敬畏,怎么会有道德呢?学校德育功能的渐渐丧失,是因为教育残缺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底线,纵使他的道德认知再好,他的道德行为依然会不断悖逆规则。因此,实施惩戒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看过一个对以前现在学校课程的评价,是这样说的:当孩子们需要学习道德判断的时候,他们却在原始社会里爬行;当孩子们需要认识社会关系的时候,他们却在资本论里跋涉——这深刻地反映出原来课程教材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这些年的课程改革,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更加以人为本,更具有现实性,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3.
自教材改版后,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在生活中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其中,规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好地树立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通过研究教材、课堂实践、反思总结,让学生去感知规则、反思规则、践行规则。  相似文献   

14.
以卢梭的著作为基础来考察卢梭的道德观可知:首先,卢梭区分了人的两种道德,一种是出自天然怜悯心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然道德,一种是社会状态下的社会道德,并认为后者低于前者;其次,卢梭也触及了社会状态下出现的群体、群体的两种道德、群体之间的规则和群体道德问题。自然状态下的群体规则是自然法,社会状态下则依靠基于理性的法律和制度,即人为法。在各自的两种状态下,群体道德均低于个体道德,但群体社会道德高于群体自然道德。文章还尝试对作为群体的国家之间的规则,以及国家内一个个群体所处的状态和规则进行考察与反思,同时对卢梭提出一点批评.并对群体道德低下的原因作了一点思者.  相似文献   

15.
试析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积习之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积习之弊主要表现在:学校模糊了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区别:实践中对道德规则与社会规则的二元区分过于笼统;混淆了青少年道德成长“正常发展中的反常”和“真正的反常”,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道德教育实践过于依赖经验,忽视理论的指导效用。  相似文献   

16.
纵观伦理学史,对道德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自身的体系,未能从另一个学科角度进行探究。从政治哲学角度,以个体和群体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可以对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问题进行新的解析。善作为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内化于个人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人获取幸福的系列规则。而规则是变化的,据此可以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政治学特征。还需要提出生命轮回的观念,希望扩大道德效用边界,消弭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作为教育科研的主体,必须在研究中秉持一定的研究规则和行为规范,必须"循伦理而道德",即教师要依据教育科研流程各环节的研究规则和行为规范来"道德地研"。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的车轮飞还转动的今天,你也行看到了孩子们的知识丰富起来了,然而谁又看到了他们日渐枯竭的道德源泉。作为一名教师,从前每次从孩子们身边走过时,心中便会顿时潆起无限的荣幸,因为我知道孩子们会走上前来轻声问自己问候一句,瞬间,无比的幸福感占据了全身,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情境、立足生活三大准则来进行教学设计,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本文即从以上三大准则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20.
规则意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工程与核心内容,片面注重价值层面的教育是偏离规则意识教育方向的。中小学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要体现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上,既要对学生进行法律规则教育,也要进行道德规则、习惯规则教育;要让学生知道规则的内容,同时知晓规则的形成;要采取体验式、参与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规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