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它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感能力。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语文新课改要想提高效率,必须返璞归真,大力提倡朗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本的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活动,是在认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准确而连贯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加深认识,付诸实践,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公博 《考试周刊》2012,(22):40-41
朗读是一项眼、口、耳、脑并用.情感参与,操作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有赖于科学的指导和训练。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我对朗读指导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朗读是一种眼、口、鼻、耳、脑协调并用的阅读活动,它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通过熟读、复述和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它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感能力。学生朗读水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三四年级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杨菊梅 《青海教育》2005,(12):28-28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学习中从字词段列篇,从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不过,朗读教学应遵循一定的规则,我认为朗读教学应体现下列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杰 《教学随笔》2007,(11):10-11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读,能帮助理解语义,再现情境,领悟内涵,充实认知结构,提高语言水平,发展思维。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朗读就是经过大脑指挥口将文字信息转变为声音的思维活动,是调动口、眼、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语文活动.朗读有助于正读音、辨词义,有助于中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也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但现在有许多中学生对朗读的作用认识不清.缺乏兴趣.所以如何提高朗读的兴趣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尤显重要,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当前中学教学中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它是集眼、耳、口、脑并用的技能性的实践活动。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巩固,也有助于学生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深刻含义,融情及物,陶冶学生情操。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渎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曾说:“朗读就是心、眼、耳、口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反复朗读是口读与心读的过程,口、眼、耳、脑同时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接触语言文字,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提高理解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文本的朗读被弱化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动作的过程,朗读是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可加深对丈章的理解,可更好地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我国古代学者甚至认为“书不可不成诵。”而所谓“成诵”,也就是熟练的朗渎和背诵,他们主张:书必须熟读到“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的程度,才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14.
一、文言文教学应重视朗读 朗读是语言教学中-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说文》中指出:"朗,明也"、"读,诵书也"所谓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最后变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  相似文献   

15.
范淑华 《湖南教育》2004,(15):28-28
一、加强朗读教学。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朗读的时候,刺激范围从视觉扩大到听觉,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精神实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数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价值取向,特别是有许多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想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朗读教学是将小学语文课本文字内容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可以对学生脑、眼、口与耳以及心进行全面锻炼。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落实深化,小学教学逐渐认识到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并运用各种类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对语文知识做出更加深刻的记忆理解。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究,以此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马文芳 《甘肃教育》2009,(19):61-6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朗读教学,魅力无穷,能量巨大。然而,在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大量的听课和调研,发现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运用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