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4月18日23时59 分,我国科学 赵 音家一箭双星将两颗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升空飞行10分钟后,释放“试验一号”;30秒 多的纳星升空铺路。钟后,释放“纳星一号”,双星都准确进入了 科学家为什么要把卫星做得这么小?因各自的轨道。这两颗卫星均属于小卫星和微 为纳卫星技术新,尖端技术含量高;研制快小卫星系列。“试验一号”重204千克, “纳 周期短;投入少,制造和发射费用低;质量星一号”只有25千克。 轻,体积小,一箭可以发射两颗乃至多颗;在纳型卫星,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 空…  相似文献   

2.
太空罐头     
关键词:咱们的小卫星 2009年12月15日上午,我国首颗科普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成功点火升空。这是一颗专门为我国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发射的小卫星。  相似文献   

3.
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日拟六年后发射月球卫星日本科学技术厅28日宣布,日本将研制并于2003年发射一颗人造月球探测卫星.据悉,这颗名叫“月球工程探测器”的卫星将围绕月球运行并向月球发放一颗飞行器,以研究月球表面及引力.该卫星还将收集有关月球表面及其周围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成功发射2007年9月14日,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在围绕地球两圈后飞向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继美国首次登月之后,人类最大规模和技术量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相似文献   

5.
背景材料:2007年5月14日零时0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被“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上太空。“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成为我国第一颗整星出口的卫星。该星将在完成在轨测试后交付尼方使用。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颗整星出口的卫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讯     
印度成功发射第一颗用于远程教育的卫星 据《印度时报》网站9月21日报道,印度20日成功将其自行研制的一颗教育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印度发射的第一颗用于远  相似文献   

7.
科学沙龙     
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获得满堂红“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8.
航天——“五量一船”游太空 2003年是人类实现动力飞行100周年,也是中国的航天年。这一年我国共发射“五星一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卫星有国内研制的北斗导航卫星,中巴第二颗“资源一号”卫星、中国“创新一号”小卫星、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中星”20号通信卫星等。2004年,我国计划在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发射场进行9次发射,把1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9.
“伽利略”计划是一种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定位方案。伴随着众多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兴起,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GNSS。 当前,在这一领域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GPS外,就是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将于2007年底之前完成,2008年投入使用,总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5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5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2012年1月9日,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它的发射标志着我国测绘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14年1月10日,"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与应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国家奖台上闪耀的明星。从2004年年底开始研究发展我国测绘卫星的总体构想,到2012年资源三号卫星发射升空,8年春秋方才酝酿诞生了这颗耀眼的新星。作为资源三号卫星工程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唐新明亲历了这颗星从构想到雏形、从论证到试  相似文献   

11.
3月25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嫦 娥工程"第一次工作会,明确定下我国绕 月探测工程时间表:我国第一颗绕 月卫星"嫦娥一号"将于2006年 12月发射。为保证顺利发射, "嫦娥一号"卫星及其运 载火箭将于2006年10 月完成全部研制工 作,待命出厂。 据悉,这也是  相似文献   

12.
自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越来越多的卫星被发射到宇宙空间。今天,卫星似乎也像时尚的服装那样流行着一种趋势:它们的“个头”正变得越来越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已经进入一个微型航天器的时代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号”导航卫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指发射若干颗导航卫星到太空轨道上,通过无线电波来确定用户所在位置的卫星定位系统。人们又叫它太空灯塔。它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测定其所在的地理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4.
科技万花筒     
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升空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今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个  相似文献   

15.
卫星之史     
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发射了各种用途的卫星。这些卫星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宇宙观测,气象观测,国际通信等许多领域。1958年12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斯科尔"(SCORE)广播试验卫星,进行磁带录音信号的传输。1960年8月,又发射了"回声"(ECHO)无源发射卫星,首次完成了有源延迟中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于周五晚成功发射。北京时间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该卫星将在2008年下半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才启用。2008年4月25日,中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与“长征三号丙“运载火  相似文献   

17.
据新华社西昌4月10日电: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本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伊始,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地处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遍神州大地: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地发射升空!它在遨游太空7昼夜,环绕地球运行108圈之后,顺利地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十五”期间,我国将发射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据统计,我国自1970年4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至今共发射了74颗卫星,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卫星47颗,国外卫星27颗。而“十五”期间将发射的卫星,约占前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一半,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喜人前景和中国航天人誓攀高峰…  相似文献   

19.
法国制造的COROT卫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这是人类发射的首颗专门用于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卫星。  相似文献   

20.
法国制造的COROT卫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这是人类发射的首颗专门用于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