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 ,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 ;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 ;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 ,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著作《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论和唯心主义平等观,揭示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性、虚化性和不可靠性,提出了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现实性的无产阶级平等观。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平等观的论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出发,阐述恩格斯平等思想的基本内涵,探究恩格斯平等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批判杜林的思想出发,不仅仅局限于批判,而是从批判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概述,本文主要阐述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对马克思主义的概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指导人们在今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着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争论。1985年,《社会科学评论》第4期发表了杨献珍同志的文章:《论恩格斯否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直接了当地把争论归结为恩格斯究竟否定了还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鉴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如何评价我国哲学界长期存在的争论,因而大有讨论的必要。杨献珍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角度论述了他的观点,让我们也跟随杨献珍同志的论述,作一些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所主张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进一步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属性进行了阐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新时代加强道德建设仍然可以从恩格斯这部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光芒,做到科学认识道德问题,加强思想教育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重视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时刻做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道德体系;弘扬本来借鉴外来,服务社会主义道德。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显著特色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转化为方法论,并应用于指导具体实践。本文简要论述了领会、运用毛泽东哲学方法论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基本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哲学问题之一。目前人们在对于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上,尤其是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是否包括思维和存在谁体现谁的问题,和对于思维和存在谁体现谁能否作为区分唯物唯心的标准,以及不可知论在哲学派别中的地位等问题的看法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问题涉及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大问题,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集中表达了平等思想。针对杜林将平等抽象化、普遍化和永恒化的做法,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进行了逐一批判,认为杜林的平等观是超现实、超阶级和超历史的,揭示了杜林在平等问题上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先验主义实质。恩格斯在系统梳理了五大社会形态中平等观的历史演变后,得出了“平等的观念是历史的产物”这一重要结论,同时指出无产阶级的科学平等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阶级性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系统阐述,深刻反映出平等目标的实现与平等的价值理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因此,深入研究和认识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所承载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呈现,对于当前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平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必要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传播、道德教化、反思和批判功能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效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效的。只有从思想上明确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才会真正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三点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必要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传播、道德教化、反思和批判功能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效能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论述,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对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效的。只有从思想上明确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才会真正引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批判费尔巴哈为重点,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同时,《提纲》第一次将实践作为哲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提出了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块结束旧质开创新质的界碑,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具有根本划界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提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形成。今天我们研读这部著作,从这部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书中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感受其深邃思想,辨析其理论界限,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该进行人生观教育,这一看法近几年来已基本统一。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人生观教育是不是只是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还是基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一基本前提?看法并不完全一致。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人生观教育,既是基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这一基本前提,又是出于贯彻理论教育联系实际原则的需要。唯有立足于这个理论高度,才能确认进行人生观教育是哲学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始终坚持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那种因时而异、忽冷忽热的状态。由此可见,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人生观教育,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道德建设的出发点问题是关系到道德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不同,会导致道德建设沿着完全不同的道路前进,并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19世纪40年代,恩格斯曾批判和讥笑过海因岑先生将道德视为社会的基础,社会发展要适应道德永恒真理的要求的错误思想。30年后,恩格斯在批判杜林从“不言而喻的公理”出发引伸出道德的谬论时明确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海因岑和杜林的思路是:从“永恒的真理”或“不言而喻的公理”出发来理解和阐述道德,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哲学上最伟大的发现和贡献,就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的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什么关系?象这样的根本问题,哲学界迄今并没有深入进行研究,得出应有的明确结论。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我们的同志中,有人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只是历史唯物论;还有许多人尽管口头上也表示信仰、赞成历史唯物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历史唯心论。据此,本文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的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一九○八年所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对于恩格斯逝世后的自然科学成就作了哲学概括,从理论上粉碎了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攻,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列宁在1895——1916年所写的《哲学笔记》一书,广泛地研究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研究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写了许多评论和批语。这些评论和批语少量的写于  相似文献   

17.
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终极价值,有关人的问题历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关注探索"现实的个人",这内涵丰富的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马克思来说,他的起点源自于实践,他不认同费尔巴哈的观点,批判费尔巴哈从"真正的人"的角度来看哲学人本主义价值,正因为此,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提出了新的"新唯物主义"这个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批判功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区别其他旧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按批判的对象不同,我们可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批判功能分为理论批判、现实批判和自身批判三种。认真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批判精神,有助我们领会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相似文献   

19.
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认识任何事物,总是先知道它“是什么”,然后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样也应该先弄清它“是什么”,然后再系统地学习它的基本理论,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弄清“是什么”又是明白“为什么”的前提。只有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它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