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转移过程中,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将成为顺利转移的关键因素。而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九五计划”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已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其目的就在于适应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即转移到科教兴国的轨道的局势。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学校立足于教育科研,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发挥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1996年4月,国家教委发布《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指出,“九五”期间要加快科技成果向教学过程转移,以多种方式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很明显,贯…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4年4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全国兴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这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大意义。正确把握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俗  赵正洲 《职教论坛》2007,(2S):34-35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有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经初步形成培训教育制度化、培训主体多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等特点。当前应加大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支持力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现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教师的作用,是把物理科学“转移”为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把基础教育的物理学科或课程“转换”为学生的物理科学的学习活动。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就是使高师物理系学生能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些“转移”。由于现行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一目标价值,造成其内在价值难以被未来教师认知和实现。因此,必须以实现“转移”为我国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目标价值,改革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转移劳动力中素质相对较高的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接受最基础的职业训练,而产生了接受高层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和愿望。对务工人员开展高职教育与培训是我国高职发展的新领域,对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国际职教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马建富自80年代起,我国农业劳动力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进程,进入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了跨产业、跨空间的流动。面对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教育尤其职业教育如何为之服务呢?本文试图从当前...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派主张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积极开展了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改进乡村经济、推进乡村社会整体建设的乡村教育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重心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经验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2):38-4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是教育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在承担基础教育责任的同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作为实施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必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间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增加地区教育投入、保证地区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1.北京市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资金的转移支付在北京市早已有之,主要是通过政府间教育事业费、教育专项资金和补助款的拨付来实现的,只不过当时…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起,我国农业劳动力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进程。进入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了跨产业、跨空间的流动。面对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教育尤其职业教育如何为之服务呢?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及其实现机制。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问题1、转移的范围不断扩展、规模迅速加大。8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以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离土不离乡,进厂下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深化改革,各省之间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2004年4月由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来,全国兴起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热潮。这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其重大意义,正确把握转移培训教育的特点,促进其健康发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战略意义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职业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转移,而且有助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一)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与创业的能力。随着农业市…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和城市化滞后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特别是三农问题已被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成为“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但是没有一定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是无法进行有效转移的。只有加强各种形式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才是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深化中等农业职教改革的几点思考■陈化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等农业职教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这一战略性的转移中,面临着严竣的挑战。那么如何进一步深化中等农业职教改革呢?笔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成人教育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必要性、存在问题与措施。作者认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行政部门不够重视、农村成教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脱节等。为此,作者从组织领导和经费投入、形式、师资和教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燎原学校“科教兴国”刍议郭芯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了“兴国”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转移劳动力、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对于失业问题的解决,教育与培训虽然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能力有限,这一方面源于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系统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教育与培训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源于教育与培训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教育就是这一系统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大体上说,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开发农村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本.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随着国门的进一步开放,改革的继续深入,入世将给国民生活带来全方位的、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是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当前忽视人的发展的状况相当严重,我们已经为忽视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江总书记对教育的讲话指出了基础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危机。我们应该立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去思考并解决教育的问题。当前教育的中心应该转移,向人的发展转移是现代教育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致力于把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将发生转移.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技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视.文章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培训如何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几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转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