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硬盘播出系统走进了我们这座城市,走进了我们播出部,硬盘制播一体的介入标志着自动化网络时代的到来。过去,由于我台设备落后和资金不足,只能用数字带、蓝光等设备,在播出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磁带发粘、磁带夹带、磁鼓受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播出效果,还会引起机器故障和播出安全。硬盘制播一体化的实现,迎来了自动化播出的新时  相似文献   

2.
沈宗然 《河北广播》2006,(1):104-104
眼下,随着网络逐步进入家庭,在各省市台夹缝中生存的县级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采编制播设备受限制,自办节目少,节目制作简单,广告时间长等一些突出的问题,让县级台的确感到如不加快发展,就是死路一条,如还因循守旧,恐怕是连夹缝也不会存在了。那么县级台要想生存、想发展、想有生命力,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找准自己的定位,在节目办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正>结合电视台制播网络的建设,对网络存储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的安全在硬件选择方面的时间经验加以阐述,为其他单位建设局域网络的安全实践提供新思路。随着全国广播电视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工作不断由理论走向实践,开展了一轮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但因为广播电视业务的特殊性,其对系统安全的要求一定比普通业务系统高,在设计、施工、管理、使用和维护等方面都倾注了技术人员相当的心血,现将葫芦岛广播电视台辽宁制播网络系统安全设计方面的部分实践工作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电视播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我台借广播电视中心落成的东风,由碧玺公司对原有的播控系统实施了数字化改造。目前,该播控系统已稳定运行至今。本文结合我台的硬盘播出系统,谈谈电视播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安全性问题是播控系统数字化改造应考虑问题的重中之重。1、播出安全性备份一直是确保播出安全的主要方式。我台的硬盘播控系统是一个盘带结合的双频道(无线和有线)播控系统。之所以采用盘带结合的形式,是因为考虑到县级台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一些更新快、播放次数少的节目如连续剧等不可能派专人进行上载。而对于时效性强的直送播出机房…  相似文献   

5.
高标清制播系统是指电视节目采用高清编辑,同一电视频道内容播出同时采取高清和标清方式播出的系统。县级台高标清制播系统是基于对高效、稳定、安全的制播系统建设需要,对于电视节目的制播高清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本文结合衡山县现有设施条件对衡山县电视台高标清制播系统设计展开研究,旨在给出符合衡山县实际情况、满足高标清制播系统建设要求的设计方案,并从设计背景、设计需求、设计原则、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在结尾对整个高标清制播系统建设和运行状况作出必要的总结,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为了提高新闻节目制作效率和质量,并适应台内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去年我台以广电城建设为契机,新建了国内技术领先的新闻制播网络系统。该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先进、高效、快捷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硬盘自动播出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业已逐步取代传统的录像机线性电子编辑系统、磁带手动切换播出系统和磁带库成为广播电视行业最为风行的三大网络系统项目,简称制、播、存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防范意识的增强,制作播出分离的网络结构模式渐渐成为广播电台的主流。本文在解构广播电台制播网和对比常见的网间隔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制播网的特点和相关的政策法规设计了适合于广播电台制播业务需求的网络隔离系统。系统主要采用安全隔离网闸和协议隔离设备级联的方式,并利用防火墙作为异构冷备。文章随后对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系统设计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县级台除了自办节目外,还有向上级省市台上稿的外宣任务,而且除了文字稿以外,还必须提供相应的图像素材。在采用模拟编辑系统时,一般都是采用磁带寄往上级台,如果是时效性强或者是重要的新闻,还要派专人送达,这样即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物力,而且还有可能在路途中发生遗失的事情,对于人手经费紧缺的县级台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越来越难适应当前新闻节目更快、更新、更准的发展趋势。现在大多数电视台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就算是县级台也基本实现了节目采编的数字化,有的还上了硬盘播出系统,实现了采、编、播全程数字化。数字化采编播系统的使…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电视的建设在各级电视台已经启动。就制播而言,表现在非线性编辑网络和硬盘播出网络的广泛应用。因此,非编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方式成为各台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目前,非编网与播出网之间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传输方式:1、数据传送,即将非编网的节目重新编码,通过网络传送到播出网的视频服务器;2、视音频信号传送,即将非编网与播出网通过视音频电缆相连进行传输。本台非编网采用的是大洋公司的X-edit系统,播出网采用的是格非公司的硬盘播出系统,主体均采用以太网技术搭建。两种方式究竟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思路,以全台资源共享为基本运行管理模式,实现采、编、播全台一体化网络,是目前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细致深入地分析了淮安电视台对于制播一体化的安全需求,并就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自动播出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针对电视节目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特点、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技术维护进行了相应的阐述。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的应用是对传统县级台广播电视播出工作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8-59
中央电视台综合节目移动外场网络制播系统(以下简称移动外场系统),是中央电视台应对大型节目制播的一项创新型应用和工程技术实践。移动外场系统是一个高标清兼容、全网络、全文件化一体的制播系统,为节目制播提供了信号收录、节目编辑、演播室文件化播出、前后场素材/节目交换以及媒资归档回迁等全功能的网络制播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的主要任务是以新台址报道中心为核心,以IBC和中央电视台老台系统为外延,三址间通过中央电视台奥运会网络制播系统平台来实现的。这种全新的技术承担了中央电视台14个频道全部奥运节目的制作与播出。这次报道的技术方案是充分体现了以高清化、文件化、网络化为主导的新的制播方案,全面建立使用了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霍彦明 《河北广播》2006,(5):106-107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全硬盘播出已成为电视台播出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与以往的传统播出方式相比,硬盘播出具有稳定、安全、可靠、资源占用率低、效率高等特点。但是,全硬盘播出对素材有很高要求,特别是县级台,在设备方面无法与大台相提并论,所以,素材质量的高低就决定了播出的质量和安全。结合工作实际,笔者粗浅地谈谈在硬盘播出中素材对安全播出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6-57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广播制播系统项目,在国内首先成功地将视频领域的制、播、存网络架构应用到广播音频制、播、存领域,创造性的将传统电视台视频制作和播出的诸多概念和环节引入音频制作和播出中,构建了全新的、统一的广播制播技术体系。通过整合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多种信息源,实现了广播电视双向应用与资源共享,广播、电视优势充分互补,广播电视业务紧密结合,同时兼顾网络广播、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分析当前县级台节目评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县级台建立科学的节目评估体系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县级台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可分为播前评价、播后评价两大部分。其中播后评价由受众评价、业内专家领导评价和调查指标分析(收听率、收视率、满意度等)三部分构成。同时还提出了县级台构建节目评估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和如何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网络技术在电视台的应用,"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成为广电行业的主流,也是各级广播电视台共同追求的目标,各地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搭建了(广播)电视数字节目制作网和播出网。非编设备的升级改造,播出设备的兼容性增强,使得非编与播出系统实现了制播网络一体化。与传统的制播系统相比,网络化的制播系统为我们带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问题。一旦某个网络节点感染了病毒,就有可能让整个制播网络瘫痪,造成不可弥补的重大事故。因此,如何构建制播网病毒防控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海芸 《声屏世界》2016,(Z1):45-4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台的广泛应用,各台基本实现了采、编、播的全程文件化.台内网整体安全体系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业务网络系统网络安全.本文从网络存在的威胁、网间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方案比较及综合安全隔离应用范围等方面对广播电视台的媒体业务网络的网间安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日益成熟.硬盘播出系统以其高安全性、高效益灵活性成为现代播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余电视台原电视播控系统采用各自独立的半自动播出系统,播出质量指标不高.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我台决定构建数字硬盘播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