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建树是宁波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幽默风趣、质朴亲和,独具特色,其风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宁波方言的娴熟运用。作品中散落其间的具有宁波地域特色的方言词汇、大量重叠形式的运用、村言土语刻画市井人物以及宁波俗语谣谚的有机融合,使作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巴人创作中使用方言,与别的追求语言的乡土味的作家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他不会讲普通话,所操口语是地道的宁波方言,所以为了使语言既有地方特色,又为广大读者容易接受,他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手法,总的看是成功的,但也有个别失当的例子。其得失之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阿拉宁波话》一书中的一节。《阿拉宁波话》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方言著作,全书共分方言词、短语、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歌谣以及附录等八个部分,即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本文即选自“方言词”之“虚词”部分。宁波方言的虚词极为丰富,其中有些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功能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然而迄今为止,对宁波方言虚词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享誉海内外的《鄞县通志》其“方言”部分所收列的虚词不过四、五十条,当今一些研究宁波方言的学者也很少涉及虚词的研究。《阿拉宁波话》则对宁波方言虚词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描写,共收虚词二百三、四十条。限于篇  相似文献   

4.
方言词汇是作家们刻画人物形象、还原原文语境和增强作品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高密作家,莫言能够娴熟地运用当地方言。其作品《红高粱》通过方言词赋予小说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文化特色。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正确理解方言词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力求再现原文方言词汇的语言效果。基于此,通过实例分析,探讨葛浩文《红高粱》译本中方言词汇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部分河州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语进行对比、释义,通过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作品资料的相互印证,证明河州方言词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词语,有利于初步探讨河州方言词与近代汉语词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方言和方言词的界定,指出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它有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种变体形式,而不是仅仅指地域方言;方言词也有地域方言词与社会方言词之分。  相似文献   

7.
近20多年来,随着方言研究全面展开,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通过方言词汇比较提取方言特征词;(2)通过方言词汇比较探讨方言之间的关系;(3)通过方言词汇比较促进普通话教学。方言特征词研究是方言研究的崭新课题,通过方言词汇比较探讨方言关系是方言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作家进行创作,除了使用通用语(普通话)之外,还要使用加工提炼过的方言进行创作,以求语言文字的生动活泼、简明质朴、通俗隽水,以表现地方色彩、时代风貌和独特风格.文学作品的地方色彩,既可以通过语言描绘的人物、事件、环境来体现,又可以通过方言词语、句子来体现,尤其通过方言来体现地方色彩更为直接形象、具体生动.阳翰笙同志的作品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他十分重视方言的运用,总是将方言与普通话融为一体,力求用得朴实、简明、通俗、生动.《阳翰笙电影剧本选集》收入的作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剧作五部,作品在熟练运用普通话的基础上,巧用、慎用了方言,收到了银好的表达效果,也体现了作者质朴、通俗、明快、平实的语言风格.阳翰笙电影剧本中方言的运用,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简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方言词的界定,方言特征词以及普通话对方言词吸收的原则三个方面,论述了方言词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把方言词界定为通行于某一方言地区,能反映出该地区特色的词语,并区分了方言核心词和方言特征词,特别强调了方言特征词研究的价值,最后概括了普通话对方言词吸收的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10.
《燕说》是清末学者史梦兰的一部方言著作,记录了当时唐山的一些方言词。《燕说》记录的方言词有些沿用到现在,有些消失了。通过分析在唐山消失了的方言词,可以发现《燕说》记录的方言词不完全准确,清代唐山方言和山东方言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定海方言与岱山方言词汇作异同比较,分析这两地方言词汇差异性质;由舟山群岛明清时期海禁、展复及移民史的角度阐释差异成因;并从与移民来源地方言词汇的历史学比较结果来推定,岱山方言是一种以镇海方言为骨干,具有鄞州、宁波方言特色,同时又包含有奉化、绍兴、萧山和余姚方言成分的一种混成性方言。  相似文献   

12.
司马相如赋与四川方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代赋家的创作,往往会体现其不同的语言背景尤其是方言底层背景。司马相如的赋用了一些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今天的四川尤其是川东北地区还广泛使用。如果对这些词进行溯源,有一些可能来自楚方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马相如的方言源和文化源,他可能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或许来自与楚接壤或深受楚文化影响的川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3.
幻想儿童小说《土地神的盟约》一书巧妙地运用了一些通俗易懂又有特色的华容方言词,为作品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地域色彩。分析华容方言在《土地神的盟约》中的使用效果,发现该作品不仅是儿童文学语言表达地域特色的优秀实践,它为儿童文学语言表达提供语言范式的同时,还为现代汉语教学提供了鲜活有趣的语料。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语言资源极其丰富,作品中既有当时的标准语,又大量吸收了当时极富表现力的口语和方言词,这些词语如今在山西文水方言中大量存在。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一些山西文水方言词语加以考释,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和作品。  相似文献   

15.
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词汇特征,这主要通过各个方言区的方言词体现出来,而最能表现方言词汇特征的就是方言特征词。李如龙提出了方言特征词的理论,系统论述了方言特征词的涵义;苏新春提出了方言特征词词频选取的方法。方言特征词在理论和方法上建立了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来自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浙江等省市的作家、教授80余人聚集于港城宁波,举行全国第四次巴人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浙江省文联名誉主席黄源等发来的贺电、贺信。25日上午,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李从军、市人大副主任孙光锵、市政协副主席徐季子出席了开幕式。李从军讲了话,他说:巴人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巴人(王任叔)生于奉化大堰,这是我们宁波的骄傲。他希望专家学者深化研究巴人,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在开幕式上讲话的,还有:原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他热情赞扬巴人一生对革命和文学执着追求的崇高精冲。原浙江省外办主任王黎夫,高度评价了巴人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作出的业绩。开幕式由宁波市人大副主任、市文联主席陈继武主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宜山方言词的源流问题.认为宜山方言词明显地保存了不少古语词的特点,而且受粤方言影响较大.文中把宜山方言词分为宜山古语方言词、宜山外来方言词、宜山自产方言词三类。另外还探讨了宜山方言词的特点。认为宜山方言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很大的灵活性,基数三至九组合成“AB”、“△A△B”式具有形容词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谈论巴人(王任叔)早年在宁波从事新文学活动的文章中,似乎只提到他参加过“雪花社”。其实,他还是宁波早期最大的新文学团体“春风学社”的发起人和主要台柱之一。一九二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出版的文学研究会会刊《文学》周刊第一二三期上,刊有张天一《宁波的文学界》一文,涉及到巴人早期的文学活动。因为这方面的材料很少,故略作介绍。该文提到,大约“五四”的第二年,宁波白衣寺佛教孤儿院的青年教师王吟雪加入了上  相似文献   

19.
扬雄《方言》中提到的楚方言词较多,但存在同一个楚方言词重复被注释的情况,这表明楚方言用了某词并不排斥其他方言也用该词的信息。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揞"、"搴"、"逞"字为例,结合共时、历时材料,探寻"揞"、"搴"、"逞"字的方言义及其发展演变。并通过调查它们在当今各地方言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其现在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括了陕南白河仓上方言词汇语法特点,依次介绍仓上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构词法、句法。仓上方言属江淮官话,但受邻近中原官话影响,有一定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