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审美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审美教育思想在古希腊罗马和中国古代的论著中早有阐述。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德谟克利特说“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  相似文献   

2.
“游”是艺术主体与客体在澄澈清明状态下心与物的紧密结合,是心灵的由静入动的审美体验活动。“游”作为艺术思维的状态,是指审美主体通过强烈的情感、想象和直觉等活动,进入心醉神迷、物我消融,即心与目、物与我相互触发而又相互融为一体的审美境界,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古代文论家就充分认识到“游”丰富的内涵并加以挖掘,“心游万仞”“神与物游”“梦往神游”等便是对“游”的文学审美本质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心理学思想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争论中国古代有无心理学思想的缘由主要有二 :一是中国古代本无“心理学”这一概念 ;一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意义的心理学不是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诞生的。为了论证中国古代本有心理学思想 ,文章总结了两种论证方法 :一是内容相似论证 ;一是基本问题论证 ,并作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美学例题,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它涵盖了文学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风格论、继承论诸多方面。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它是在中国古代平衡政治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同时受敬天保亿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中庸哲学、道家的柔弱胜刚强思想的浸濡,而且它体现了理性节制情感的心理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6.
____即景     
<正>习作要求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相似文献   

7.
孔子儒家服饰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文化千祀不易的历史积淀和深厚基础。本文着重阐扬孔子关于“文质彬彬”的观念形态的“质”即服饰以“礼乐”文化为底蕴的“内容”,与服饰的形制、颜色、纹饰、佩饰及质料等“形式”即“文”之间的辩证统一的服饰审美文化观念。这不仅是孔门儒家,也是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思想目的论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比较早地运用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研究古代审美心理现象的学者恐怕要数郭沫若先生了。还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老就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审美创造心理。他认为,屈原、蔡琰、王实甫的“欲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的心理苦闷,乃是他们创作出不朽作品的根本动力。稍后,朱光潜先生在他那部“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诗论》中,也曾以现代心理学的观点研究中国古代诗论中有关审美创造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应”与“游心”是中国古代哲学两个很独特的认识世界的心理学观念,又被学艺术家赋予审美心理学的意义。它们区别于唯物的“反映”论,强调审美主体外感于物后产生能动的心理反应以至心物互动,或是心可以不受具物具象的制约而“游于”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为人的精神创造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两个观念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领域,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需要人文化转向,即在文化研究中还原、挖掘其内在的主体精神,从而既形成理论研究的新框架体系,保持本土文论的哲学品格和话语特色,又能借助于文论精神意蕴的学习与传承,启迪当代文人生成“审美新感性”,在新的审美经验模式下寻求生命主体精神的“立言”和“还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审美主体意识在古代表现为“小我”和“大我”的对立统一,西方则表现为“有我”与“无我”的对峙相合。进入现代以后,西方审美主体意识发展呈现为人文价值内涵不断增殖的过程,中国在求索主体意识独立的过程中追赶着西方现代文学审美思潮。主体意识的不断提升是促进文学审美的独立自觉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活动。人对山水或主体对客体采取审美态度,首先必须具备超功利、超道德、摆脱理性意识的“林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审美体验活动要经历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超越的过程,即先是耳目之欣悦,继之而来的是心灵的律动,到最后则是“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的生命愉悦。如此,审美主体不但对客体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对其自身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使自己从现实生活中世俗的人转变为一个“佳意好景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境创构,在唐代达到了完善,这是因为唐代山水诗人普遍采用“即目入咏、临景构结”的方式进行创作。“当下”的审美感兴使情景融合为一,自成完善的系统,更使诗人通过瞬间的直觉把握到事物完整的、真实的感性存在,从而在诗歌中创造出纯净浑融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的心理学思想是值得重视的。研究他的心理学思想,对研究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继承古代心理学思想宝贵遗产,以及建设当今心理科学体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船山心理学思想中的性习论和知行论作初步的探讨。性习论指“习与性成”这个古代心理学中的传统理论。“习与性成”,据说是商代早期伊尹告诫初继王位的太甲的一句话。主要含意是说“习”可以成为“性”,一种“习”形成的时候,一种“性”也就形成了。用现代语来说,人的心理、个性,是通过学习而形成和发展的。“习与性成”一语看似平常,却深含至理。我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潘菽曾强调指出:“‘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审关活动中,"美人"一直是审美对象的主体,蕴含了丰富的审美内涵,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对女性不同的审美要求,"美人"不仅作为审美对象,还作为一种审美条件,形成一种审美境界,并成为艺术家的一种审美理想,寄托了艺术家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6.
“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是欧洲十八世纪后期以来一直引人注目和争论不休的美学命题。严格地说,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上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演变过程。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拍拉图的学说里就已成为“感觉论”和理念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也已明显地蕴含着这个命题。这是因为人的审美意识只能萌发并建立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和客体,即人和对象的关系,是任何美学思想不能回避的第一个命题。尽管古代美学家没有提出“人化的自然”、“人的对象化”这些概念,但却不可避免地必须接触这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历史客观地形成了“诗画交融”传统,二者在创作层面形成交融是一种有条件的成立。首先,物象是诗与画共同的原质要素。诗歌创作要求写物象和由物象所组合成的“景”,使得诗歌尚“虚”的特性带有了浓厚的尚“实”的成分,从而与绘画的表现和再现对象具有了同一性,为古代诗画交融的形成找到了突破口,确立了必备的前提条件和中介因素。而创作主体在诗画创作中,单纯地描绘物象和由物象组合而成的“景”,并不能构成诗画交融。创作主体是否具有诗画素养,尤其是在创作过程中能否运用诗画的原理、运作规则和操作技巧来选择、组合、描绘物象,为诗画交融的最终完成者审美主体提供可资挖掘探求的凭借和线索,就成为构成诗画交融的最为根本的条件。完整意义上的诗画交融是离不开审美接受者的共同参与作用的后期制作的,缺少了审美接受者审美创造的译码程序,诗画文本不过是一堆符号的堆积而已,更不用说诗画交融了。手卷和运动透视在中国绘画中的成功创造和运用增进了诗画交融,共同铸就了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时空互凝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试论道家的审美自然观对传统建筑的美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军宏  郭明生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6):109-109,111
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的审美自然观,是古人对建筑文化进行美学观照的一种审美精神。此在探寻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揭示其文化符号特征和文化本蕴。  相似文献   

19.
受地理文化环境及奴隶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古代西方很早就开始谈论“自由”、“平等”等理念,表明古代西方法学家对个人主体权利的重视。比较中、西方法律文化思想,可知“自由”、“平等”观念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的缺失,古代中国缺乏个人主体意识。因此,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增强个人主体意识以及促进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发掘、整理中国古代儿童心理学思想同是如此。其一,可以使这些和璧隋珠重放异彩,为现代儿童心理学加以改造利用;其二,通过这一清理工作,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特别是儿童心理学思想之丰富,改变以往“言必称希腊”的断论,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当然,这种研究工作不是哪一个人,或是哪一篇专论一次可以完成的。本文所涉猎的内容仅属初辑,自是挂一漏万,尚待同行志士的继续清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