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贤民 《物理教师》2007,28(8):40-40
《分子动理论对水的沸腾现象的解释》中说:水在沸腾时从水中上升上来的蒸气泡里的水蒸气分子的能量,比水中水分子的平均能量大得多.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总是使水中能量大的分子与能量小的分子在水中均匀地分布.因而实际上不可能有很大数目的能量足够大的分子在水中某一处突然集中形成水蒸气泡.所以沸腾时的水蒸气泡只可能是液体的蒸发而产生.而液体蒸发只能在液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的过程 ,叫做蒸发 ,液体蒸发的特点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静悄悄地发生。液体蒸发时 ,从液体中逸出的是速度 (能量 )较大的分子 ,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速度必然减小 ,它就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 ,这就是液体蒸发的致冷效应。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汽化的过程 ,叫做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液体沸腾时吸不吸收热量 ?液体沸腾时翻腾滚滚的水花是怎样产生的 ?为此 ,我们在课堂上做了如下两个演示实验。实验一 :将未盛满水的烧瓶敞口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95℃左右 …  相似文献   

3.
项贤民 《物理教师》2002,23(9):42-44
1 分子动理论对水的蒸发现象的解释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水分子中 ,总有一些速度大的分子能克服液面其它分子的吸引跑到水面外面去成为水蒸气分子 ,这就是水的蒸发 .2 过热水在实验室中做水的沸腾实验会因为所用水的干净程度不同而得到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 .(1 )用一般的河水或自来水来实验 ,那么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 ,对水继续加热 ,水就沸腾 .在沸腾过程中 ,水温保持沸点不变 .(2 )把水提纯 ,并去除水中的微小的空气泡及尘土 ,烧杯也经过精密的清洗 ,去除杯上的油渍及尘土 ,实验结果是水温达到沸点后 ,对水继续加热时 ,水并不沸腾 ,完全…  相似文献   

4.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 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观察到水慢慢变干的事实,然后让学生思考水到哪里去了?能看到它吗?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与想象得到水干了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中,有一个证明液化放热的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所用仪器包括铁架台(未画出)、石棉网、酒精灯、带塞烧瓶、试管A、U形细玻璃管、温度计、盛水容器B],将烧瓶中装热水,用酒精灯加热,待水沸腾时,水蒸气从瓶口的细玻璃管内喷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试管,发生液化现象,与此同时,容器B中水温度也随之升高,于是便可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其实这并不足以证明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热量.因为尽管水蒸气发生液化后,变成同温度的水(在同一压强下),这时要放出一定的热量;但试管中液化的水不断与试…  相似文献   

6.
一、判断题1.物质在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但其温度仍保持不变.()2.体温计比实验用的温度计刻度更准确.()3.水可能在90℃时开始沸腾.()4.温度高的水一定比温度低的水蒸发得快.()5.只有水温度高于气温时,才能蒸发.()6.液体表面可以蒸发,液体内部也可能发生汽化现象.()7.所有气体,只要温度足够低,均可以液化.()8.冰块在OC以下也可以汽化.()9.大量水蒸气聚集而成雾、云、露.()10.水蒸发吸热,余下的水温度一定降低.()二、填空题1.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_。等液体的来测量温度.2摄氏温度是这样规…  相似文献   

7.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日常生活里常见的汽化现象及应用实例也较多,且沸腾是《热现象》这一章学习的重点.因此,我们应该把它们学好,并注意二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它们的区别:一、发生的部位不同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从宏观看,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从微观来看,这是分子运动进行的两种相反过程的总效果.液体中大量分子时刻不停地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一些速度较大的分子,能够克服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引力束缚跑出液面变成气态分子;另一方面,这些分子由…  相似文献   

8.
实验预习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本实验通过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观察随着水温的升高,在烧杯中水的内部和表面上发生的汽化过程,重点是观察水在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要注意发现引起观察对象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4-l所示.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它在实验中用来 (2)图中垫放在烧杯下的石棉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本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和. 3.某同学使用温度计…  相似文献   

9.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  相似文献   

10.
浙江义务教育初中自然一册讲述了水循环.海洋面上的水吸收热量,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动,被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水蒸气凝结,形成降水到地表.大气降水的一部分沿地面流动,构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二者经过江河后汇集流归海洋.教材配有插图,也制有幻灯片,分析详细,但学生还是不易理解. 我制作的“水循环演示器”既简单,又直观.实验装置外形如图1.1操作过程 将自制海水倒入平底烧瓶中.点燃酒精灯,加热水沸腾,海水蒸发,沿弯管竖直上升.在转角缺口处插入细玻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