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化学课本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但课本中的实验设计装置复杂,要用水浴加热,费时且成功率较低。通过多次实验探究对其进行了改进,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按现行教材要求,进行银镜反应实验的程序是: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质量分数)的稀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白色沉淀恰好溶解为止(这时得到的溶液通常叫银氨溶液)。然后在此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醛(或含醛基的物质),振荡后,将此试管置于水浴装置(图1)中加热。几分钟后可见试管壁上附着光亮的银镜。  相似文献   

3.
对银镜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各种实验,通过增大银境反应的pH值,使银镜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完成。  相似文献   

4.
乙醛发生器     
对于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的化学实验,高中教材多采用加热螺旋状铜丝至红热,再伸人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上下移动。铜丝保持红热且闻到乙醛难闻的气味。我现设计了一个乙醛发生器,对此实验进行改进,并能用银镜反应检验产生的乙醛。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室和化学教学中,银镜反应一直广泛地应用于鉴别醛和酮.怎样做好银镜反应?银镜反应的条件、应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还原性有机物进行了试验,现讨论如下.一、银镜反应的实验1.试管处理:在已用去污粉刷洗干净  相似文献   

6.
两则化学实验的改进北京第十九中学韩学忠张桂云100080一、淀粉水解产物的银镜反应本实验若按教材上的方法,用NaOH溶液中和H2SO4,由于中和后溶液中葡萄糖浓度很低,银镜反应成功率不高,特做如下改进:取一支大试管,加入0.5g淀粉和4ml14的稀硫...  相似文献   

7.
现行教材对乙醛和Cu(OH)2的反应,并未给出乙醛具体的质量分数和该反应的加热条件。为了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文中对其进行了实验探究。我们认为,该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并控制温度在85℃~90℃范围内,乙醛的质量分数为3%时,反应可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学化学学生实验中要用到45种溶液,同种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在不同的实验中,浓度大小要求也不一样。浓度用大了浪费药品,浓度用小了实验现象不明显。如硝酸银溶液,做银镜反应时浓度应用2%(约0.12摩/升)而不能太小,做氯离子检验时浓度不用0.1摩/升只要0.01摩/升就够了。因此研究化学实验中溶液浓度的大小很有经济意义,用适当浓度的溶液进行化学实验,可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药品,节省实验经费的开支,这对缓解目前各校(特别是农村学  相似文献   

9.
酶法水解淀粉氨溶氯化银的银镜反应实验周改英(安徽省铜陵县第二中学244100)一、实验原理,1.人的唾液和胰液含有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06)n+nH2O酶→nCH2OH—(CHOH)4—CHO)唾液2.回收检验银离子生成的A...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中“石蜡的催化裂化”课堂演示实验按课本提供的方法,难收集到液态生成物。需长时间加热.反应所产生的气态生成物才能将酸性KMnO4溶液褪色,实验教学效果差。  相似文献   

11.
(1)现行的高中教材(人教版)中有关糖类水解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2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3滴稀硫酸(1:5)。把2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再向2支试管里各加入2mL新制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3min-5min,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12.
硫与铁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学习单质硫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实验。课本上是将硫粉和铁粉按1:1的质量比混和均匀后,放在大试管内加热点燃进行的。实验不难做成功,但容易出现诸如试管破裂、生成物不易取出.污染空气、反应物用量多、实验时间长等弊端,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孙叙元(江苏太仓市直塘中学215417)初三化学课本第三章演示实验3—3木炭还原氧化铜,按课文要求用酒精喷灯进行加热较难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高会使试管熔化。在加热氧化铜和木炭混和粉末时,反应物易喷向管口,不能集中加热.实验完毕后...  相似文献   

14.
用代用品做焰色反应实验陆英麟(广西凌云中学533100)鉴别金属阳离子方法之一是焰色反应,而焰色反应实验按课本要求需要铂丝和蓝色钴玻璃.铂丝很贵,不易买到,蓝色钴玻璃也很缺少,一般县级中学难以分组做焰色反应实验.我们通过实验摸索,可用代用品做焰色反应...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选修课本中的演示实验(3—4)内容如下:把少许棉花或几片碎滤纸放入试管里,加入70%H2SO3~4mL,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形成无色粘稠液体。把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约15min,放冷后倾入盛有20mL水的烧杯里,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取出一部分已中和的溶液,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作试剂试验,可以观察到有红色氧化亚铜生成。  相似文献   

16.
甲酸由干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得它既表现出羧酸的性质,又表现出醛的性质,但要做好甲酸的银镜反应较为困难,往往由于甲酸用量过多,或酸碱度不适  相似文献   

17.
探究口腔内化学性消化实验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是中考考查实验之一。由于实验材料用具多、耗时长,特别是唾液难取,实验成功率偏低,多数学生不能看到成功的实验现象。实验操作难点有两处:一是收集唾液,收集2mL左右唾液于试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较困难。二是用37℃水浴加热。若由学生取水加热,并控制水  相似文献   

18.
历年来,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的银镜反应实验中所用的淀粉和葡萄糖都是化工厂生产的标准药品。如果在第二课堂利用含丰富的淀粉、还原性糖的蔬菜和果实来代替标准的淀粉和葡萄糖,进行银镜反应,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三化学课本第111页实验3-7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中,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方法。但按此法去做不易成功,教学效果差。 出现此弊端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反应要求高温,喷灯却只能对试管外壁局部(下面)直接加热,从而很难达到反应所要求的高温,并易造成玻璃管局部过热熔化,使实验失败。为解决上述不足,笔者找到了一种极为简单可靠的用电能加热的方法。仅用4分钟就能完成实验(要比课本上的方法节省大量时间),并取得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比热演示实验的改进浙江省绍兴市北海中学傅世■本文仅就"水浴法"进行比热演示实验,谈些改进的意见。众所周知"水浴法"主要是通过热传导方式来进行的,所用对比液体"导热系数"的差异将会明显地影响实验效果。由于水在20℃时的导热系数是0.00143Ca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