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陈独秀点燃新文学运动的火种,相约为新文学史挥洒开篇章,创始文学革命的系列立论,酝育了新文学的初始流派。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向封建腐朽文学首义发难,宛若春雷激醒蛰室的文坛,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端。胡适是与新文学运动齐名的,研讨中国新文学的命题,无法规避胡适其人。  相似文献   

2.
进化论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最重要的理论支点之一。青年时代的胡适不仅通过严复的翻译、梁启超等的著述接受了西方进化论思想,还继承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哲学中朴素的进化论思想。胡适用进化的方法去思考、去研究中国文字和文学问题,并以中西文学史上的文学进化为根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相关主张。同时,他还以创作实践—白话新诗《尝试集》证明了自己的主张。以白话取代文言,以白话文学为正宗,不仅颠覆了一个旧的世界,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适应并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然,胡适将进化论借用在文学上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有着庸俗化、机械化等弊端。  相似文献   

3.
胡适关注语言工具的变革,建构起白话文学理论;周作人重视文学实质内容的更新,形成“人的文学”观。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是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来源于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革命的态度上,胡适属于温和派;周作人更深刻、激进,但也有宽容的一面。总的来看,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胡适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文字改革”,周作人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思想改革”。二者在新文学运动中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4.
胡适关注语言工具的变革,建构起白话文学理论;周作人重视文学实质内容的更新,形成"人的文学"观.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是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来源于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革命的态度上,胡适属于温和派;周作人更深刻、激进,但也有宽容的一面.总的来看,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中,胡适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文字改革",周作人迈出了关键的"第二步--思想改革".二者在新文学运动中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当时该刊并不显眼,作者来源亦很狭窄,发行量也并不大。《新青年》的名声鹊起,及至发展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影响全国知识界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在其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帜以后的事,这与胡适的介入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探讨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示范意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发表在《大陆报》(1927年10月2日)的英文论文《论中国现代文学;胡适的天才》,是西方英语世界的学者最早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及其领导者胡适的重要文献之一.这篇文献,是中国现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当时该刊并不显眼,作者来源亦很狭窄,发行量也并不大。《新青年》的名声鹊起,及至发展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影响全国知识界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在其打出“文学革命”的旗帜以后的事,这与胡适的介入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探讨胡适倡导的“文学革命”的示范意义,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必有助益。  相似文献   

8.
思想解放,敢于蔑视古训,冲破樊篱,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开辟一片崭新的文场;胸襟开阔,能容纳百川;百无禁忌,一切全都“拿来”;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要标新立异;空气活跃,民主自由,成立社团,创办刊物,创立流派,各行其便,百花齐放,自由竞争,允许有几种声音说话,坚持科学精神,服从真理;在文坛驰骋的人物无不学贯中西,有志气,有责任心。这“五四”文学革命的传统是全方位的,多元的,立体的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首倡,而其“文学革命”主张的形成,其直接动因则在于其“教育救国”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这里从自组织理论的各个方面对学革命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以期能对自组织理论指导化发展的机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曾在《新青年》和《甲寅》上发表过短篇小说译作。胡适早年的文学翻译活动体现了借助翻译来改进中国文学的设想。民国初年黄远庸、陈独秀等人也有类似的思路,但文学翻译在当时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效果。当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在《新青年》上引发了白话文学运动之后,外国文学的翻译才真正地被转化为创造新文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王文元 《天中学刊》2005,20(6):56-63
起自1917年的文学革命,对现代中国文学乃至广义文字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分析其发生的内因外因,对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的错误理论观点进行具体批评,可以揭示这一激进运动带来的种种后果。  相似文献   

13.
进化论学观是学革命的理论基石。它既具有观念性的指导作用,又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对学革命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进化论学观作为一种学史观,唯心与唯物、机械与辩证并存,但其合理内涵主要由社会性、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历史的辩证因素和人的能动性等构成。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他成功的回到历史为白话文学寻找到可靠依据,并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以此为参照,领导新时期文学革命.通过对中国白话文学史的梳理,胡适推演出白话文实为文学正宗的结论.白话文地位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文学的自然发展,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方法,促使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同五四运动一样,在其开始,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致力于新文化的启蒙运动,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为“五四”文化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多年来,不少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在评说这段历史和文学运动时,却往往因人废文,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盘否定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论文主要论述了建国之后对于之前文学革命叙述的批判与重构,包括重构的历史背景、政治因素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文学史在叙述文学革命方面的共性与差异,文学史写作者的思想嬗变等,以窥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写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阐述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高举文学革命旗帜的意义和他在文学革命中所建立的功绩,具体论述了以下观点:视文学革命为文化、政治、社会运动的前驱;高举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旗帜,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张“文学之文,以情为主”,批判“文以载道”,文学革命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学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学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从承载的媒体、传播途径、写作方式和文学功用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变革。写作个体的泛化,主体的自由独立,都是网络文学的革命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白话所代表的现代观念是传统中国迈向现代社会的重要指标,胡适在不同思想脉络缠绕的“五四”时期,以白话文理论构建了现代文学的理论话语,其理论恰好契合了“五四”时代对历史现代性的要求,不仅使得中国文学突破传统的窠臼,进入到现代语境中,并且参与了精神文化的现代化,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形态与古代文化形态的分野。因此,胡适的白话文理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晚清的小说理论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到二十世纪前十年中蔚为大观。随着小说界革命的渐渐退潮,小说在经过"小说界革命"和一系列作家理论家的改革以后,出现了一种在理论深层进行不断调和的局面。这种初步调和的不成熟性在后来新文学革命的理论中得以不断弥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