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近40年的记者生涯中,曾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先后四次给我写信。第一次,他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真诚求助者”;第二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不该忘记您的人”;第三次,在信末落款的名字前,冠上“一个知恩难报的人”;第四次,信末落款就只署了自己的名字。他每次来信,我一般都回信,于是,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段书信交往的情缘。  相似文献   

2.
艾丰是名记者吗? 有一次他去讲课,主持人介绍:“这是著名记者艾丰同志。”他马上更正说:“我不是著名记者,只是个有名字的记者。”他觉得,如果真的那么著名,何须别人介绍?  相似文献   

3.
这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次不寻常的交往。他的名字叫黄继伟,而我与他的交往,却是因为我是一名记者,他则是一名持枪抢劫在逃犯。记者节中一封同龄人的来信在2000年11月8日的“记者节”活动中,报社将我与29位同事的照片及联系方法分3批在报上亮相。当时我在报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叫程沽,今年23岁,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如果你有什么高兴的事、烦恼的事,不用考虑,给我打电话吧。”我的承  相似文献   

4.
熟悉他的同志,都叫他方群。其实他真正的名字叫束方群。因为叫“老束”与“老叔”同音,听起来别扭。因此,干脆去姓留名,方群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1987年2月,束方群从部队转业来到盐阜大众报社工作。报社领导满足他“多跑农村”的愿望,分配他到记者部当记者。他喜出望外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解放军大学哺育了我,我要老老实实学习,当好一名脚印留在农村、笔头对准大众的普通记者。报到的第二天,他就身背挎包,怀揣本市地图,一猛子扎了下去。  相似文献   

5.
鲁迅——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一九二○年底,他曾向他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许寿裳解释过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学灯》副刊上发表第一批新诗时,始用笔名“郭沫若”。郭沫若是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他曾对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允藏说过:“我的名字‘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  相似文献   

6.
我与赤布的初次接触很有趣。1987年深秋,我在江苏省企业报会议的签到簿上看到:“赤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赤布”两字顿时引起我的好奇心。怎么还有人姓“赤”?这名字有点儿象藏族人的名字,他是谁?后来有人向我介绍,那位中等身材,大大的眼睛,走路较快的人就是赤布同志。不过,他为什么姓赤,名布,在我的  相似文献   

7.
初次和他相识,是我出差归队后的第一天,一见面他就很坦诚地与我握手并自我介绍:“我叫季文豪,从某团宣传股刚调来,以后和你在一块儿工作,还请多关照!”季文豪,一个自命不凡的名字,听起来好熟悉!当我问及他是否与我常在报刊上见到的季文豪是同一个人时,他憨憨一笑说:“那不值得一提,习惯了,手中的笔闲不住”。好一个“习惯了,闲不住”!当翻开他的剪报本时,首先映眼的是扉页上的三句话:“两眼多看,脑袋多想,腿脚多跑。”从这三句话及那厚厚的剪报本中,我领悟到了他“闲不住”的执著追求。1983年,他来到胶东半岛服役。半…  相似文献   

8.
方城县人民银行办公室主任张龙安在南阳地区金融战线是个有名气的人物,要问他的名气来自何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迷上了新闻这一行。”这位“新闻迷”只有3年多的“新闻史”,1987年元月他由一个部队少校转业到地方,干上了银行工作,毫无疑问,这得与文字打交道,可在这方面,他几乎是个门外汉。还是一次“新闻通讯培训班”,启开了他智慧的闸门。当年春季,县人武部、总工会联合举办了为期7天的新闻通讯员培训  相似文献   

9.
“李铎”这个名字是他头天晚上临时从字典里找出来的,他认为“铎”这个字,一是声音响亮,有分量;二是意义深,有唤醒民众之意。为什么要临时改名呢?原来是李铎担心考不上军政大学让人笑话,所以就换个名字去报名。以后,“李铎”这个名字伴随他走过了几十年不平凡的岁月,见证了他另一段曲折的人生经历,他最初的名字李青槐反而没有多少人知道了。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我到北京给李铎送样书,他和夫人竟亲自到月台上来接我,中午又设宴为我洗尘。恰好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文清因采访李铎在座,李铎不经意地告诉她早上接人去了,当文清问接谁时,李铎一指我:“他呀。”文清顿时瞪大了眼睛,她万万想不到一代书法名家竟会亲自到车站接一个小编辑!  相似文献   

10.
王涛是新一代工人的楷模,他的名字已家喻户晓。作为多次采访王涛的记者,现在回想起来,对这个典型人物的精神内涵,也就是对“王涛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去年初到今年4月,笔者三次采访王涛,先后写出了2万多字近10篇报道(含合作)。随着这一典型从东风公司走向湖北,再从湖北走向全国,每一次采访,对“王涛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都有一次升华,可谓是前进一步天地宽。 《湖北日报》是率先对王涛进行报道的。1997年春节刚过,我还在十堰记者站驻站,东风公司内部举办王涛事迹报告会。报告王涛事迹的有他的工友、他的妻子、工会干部、联营厂的代表以及王涛本人。这是我第一次认识王涛,深为他的事迹感动。凭着职业的敏感,我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典型,值得一写。  相似文献   

11.
被打入地狱的和坤,一天听说阳间的某刊物刊登一篇题为《贪官之最》的文章(《泾渭》今年第3期),便以为是写他的罪行,诚惶诚恐地借来一看,立刻喜上眉梢。因为文章中大贪官的名字虽然出现了11次,皆为“和坤”,与他名字中的“坤”有别,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去找包拯。见了包拯说:“包大人刚直不阿,办案公道,家喻户晓。世人都说我是大贪官,弄得我臭名远扬,使我蒙受了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2.
猜不透他年龄的,就会唤他“老俞”,他笑笑,下意识地用手摸摸渐少的鬈发,自嘲而幽默道:“没法,水土流失呀!”他,其实才33岁,一个婚姻上的“误点”者。今年5月,在由全国上千家报刊几十万记者参加角逐的全国好新闻评选中,他以一篇新闻作品摘取一等奖的桂冠。他,自然成了新闻界中的新闻人物。作为上海电视台家庭演唱大奖赛的评委,他的名字一次次被笑容可掬的陈燕华响亮地报出:“新民晚报,俞亮鑫。”一他属马。他说: 在新闻这条跑道上,他已汗涔涔地跑了7年。  相似文献   

13.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4.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蒋孙万的名字,人们或许并不陌生。前些年,上海台的新闻节目里,时常出现周末录音特写的栏目,而这个栏目又往往同蒋孙万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两年他负责中央台轮回节目编采)。那同采访对象娓娓动听的交谈,那别具匠心的音响组接,有时会给人以报纸专栏作家的联想。现在,蒋孙万正坐在我的面前。他头发全白,但脸膛红润,上身穿着一件宽松的粗绒线套衫,显得精神。我很想借这次“记者采访记者”的机会,系统地听一次他关于录音报道的经验谈。我们虽然共事多年,但这样的交谈还是头一回。因此,我感谢《新闻记者》杂志的编辑,给我出了《蒋孙万和他的录音报道》这个题目。“录音报道是新闻广播的一个优势”“你还记得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打破世界记录的现场报道吗?”蒋孙万以他的职业习惯,主动向我提问。而且,话题一开,他就眉飞色舞:“在那激动人心的一瞬间,观  相似文献   

16.
陆天明的名字曾经红遍中国大江南北是因为他的反腐小说《苍天在上》、《省委书记》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台黄金时段热播的时候,几年后,2006年的春天,他的名字再一次被众多媒体追捧,成了人们关注的目标,这一次可没那么幸运,他无辜地卷入了一场“网战”,受到了来势凶猛的网络风暴的袭击……  相似文献   

17.
人们提起包玉刚,立刻就会联想到大家对他的誉称:“世界船王”。这个雅号来自一个小小的故事。1976年3月8日,美国《新闻周刊》在封面上刊登了包玉刚的照片,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包玉刚成就非凡,这位香港环球航运集团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仅花了20多年时间,他就建立起一个海运帝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私人海运巨头。”这篇题为《海上之王》的文章发表之后,“世界船王”的雅号就飞越到五洲四海了。其实,他现在远远不只是一个船王。1979年11月,我从合众国际社的一条消息中第一次知道包玉刚这个名字。后来,我在采访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和中国租船公司时,包玉刚的情况强烈地吸引了我。我很想采访这位船王,他还是我的同乡呢!他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庄市钟包村,也就是我童年经常去玩耍的外婆家。村里有个包家祠堂,包玉刚就是宋代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同一位专职通讯员闲聊,得知他近年来在省内报刊上发表稿件几百篇,正当笔者羡慕之际,他露出了一丝不快。原来他的名字几次被编辑搞错,还不止是一家报社。有的名字顺序搞颠倒,有的把名和姓搞颠倒,有的竟把姓搞错了,令他哭笑不得。有的人说:“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这话用在这里不确切。发表作品署上自己名字,这是作者表示郑重、负责之意;  相似文献   

19.
他的小传已载入英国《世界名人录1989—1990年》。曹正文说,他的名字上了《世界名人录》,而且与卓有成就的前辈同坐,尚需加倍努力。文坛前辈的激励一次,他给我打比方说,中国大科学家竺可桢,已是84岁高龄了,而且疾病缠身。这天,猛然间,他听到外孙女婿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进来。外孙女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因为竺老感到自己缺乏“基本粒子”这门新的科学知识,已有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了。现在,他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求学的机会。老伴对他说:“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  相似文献   

20.
Adobe绝大部分产品的名称如PageMaker,Illustrator,Photoshop大都与产品内容直接相连,能来个望文生义,唯独这个“Acrobat”中文意为杂技演员,其意相去甚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在我第一次看到产品包装盒上的名称时,着实让我深想着天不知所意。有一次,我遇见了Adobe的远东地区销售经理John Philip,问他:“为什么Adobe对这个软件要用Acrobat这个名字”,他努了努嘴,耸了耸肩,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继而又给了我一个他的合理解释:可能是为了强调产品的强大功能。真是如此,一旦你了解了Acrobat,看完了最新版Ac-robat 3.0制作的多媒体PDF文件,一定会得到一份欣喜和兴奋,就像看到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精彩杂技表演,情不自禁地惊叹一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