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庖丁解牛》一文,学生问得最多的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一句。教材上只解释了“恢恢”。翻了几本参考书,它们对这一句的解释各不相同: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助读》解为“自然宽宽绰绰地大有运转自如的余地了”。这是意译的,而本  相似文献   

2.
名句往往诞生于名篇 ,并流传千古。名句又往往因为其独特而强大的艺术涵盖力与辐射性 ,从而挣脱母篇的束缚 ,拓展自身的生存空间 ,成为某种艺术精神的反映。因此人们在对某一名篇进行无尽地咀嚼时 ,也在更多地咀嚼其中的名句。这是古往今来文学领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诗句 ,正是这样的名句。一我们还是先来回味一下这一名句在母篇中的含义吧。遭受贬谪的白居易和“颜色故”委身贾人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的不期而遇 ,尤其是在白居易倾听琵琶女自述悲凉身世后 ,他自然会产生一见如故的心理感受。因而在倾听…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6,(10):13-18
【解析】答案:①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本题重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形式为三选二,难度不大,实际上写对课内名句即得满分;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  相似文献   

4.
[考点解说]名句包括古诗文中的名句,今人古体诗中的名句(如鲁迅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俗语中颇含哲理的句子,双句形式的成语(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一般来说,名句考查基本限于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现在还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的那一部分,属于中学生应知应会的范围.名句复习  相似文献   

5.
黄伯荣先生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框架核心分析法”,是一种解释力强、切合汉语实际、便于归纳句型、比较实用的析句法。黄先生在论述“框架核心分析法”时注重区分“动句”、“形句”、“名句”,这是抓住了分析句子、归纳句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动句”、“形句”、“名句”的句子框架问题,应当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高考恢复“名句名篇”的考查以来,此项内容的备考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备考效果却不尽人意。科学备考很重要,因此“名句名篇”备考要做到“五要”:一、默写范围要明确很多高三学生见到“名句”就背,看到“好文”就记,以为这样就是在复习“名句名篇”。这恰恰暴露了备考缺乏针对性的毛病。通观恢复“名句名篇”考查的这三年高考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名句名篇”的考查以课内为主(三句中占两句),以课外为辅(三句中占一句)。对课内部分,要做到对新版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心中有数;对课外部分,重在“常见”,只要将老师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7.
一、重句音轻句义许多考生在识记名句名篇时,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重音而轻义。结果导致高考默写时,要么写错字,要么写别字,很难准确默写到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笔头练习,不能光念不写,最好是边记边写;其次要重点突破三类字词:一是生僻难写字,如全国卷(乙)要求填出李商隐《无题》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句中的“犀”字就有许多考生写不出来。二是同音异义字,如广东卷要求填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句中的“摧”,很多考生就误写成了同音的“催”;又如天津卷要求填出王勃《滕王阁…  相似文献   

8.
我们熟知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两句是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借鉴了庾信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相似文献   

9.
《新读写》2009,(2):11-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自古以来,一切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志之士,都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鞭策、激励自己。今天,重温这句箴言,我又悟出了其中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所著《饮酒》诗二十首,其中《饮酒·其五》被赞颂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作中的杰作”(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更是“名句中的名句”,传诵千古。原因为何?历来评家观点不一,虽具真知灼见,惜文字皆简约,琐碎零落。个人乃草撰本文,期能更深入、多方探究诗人创作之微旨,两句的深刻意涵,及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提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使得沉寂了三年的“名言名句”重出“江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前的《考试说明》中要求默写“名言名句”的简单恢复,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涉及到了“篇”的考查。适当地了解名句名篇默写题的常见题型,做到成“型”在胸,依型默写,对从容应考是有帮助的。一、补足型即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等,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如2003全国高考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1)子曰:“质胜文则野,…  相似文献   

12.
仔细阅读下列古代诗词中的名句,你会发现每一句中都有一个结构固定、含义深刻并沿用至今的成语,你能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试试看,你的成语功夫有几成?  相似文献   

13.
仔细阅读下列古代诗词中的名句,你会发现每一句中都有一个结构固定、含义深刻并沿用至今的成语,你能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试试看,你的成语功夫有几成?  相似文献   

14.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是《醉翁亭记》的名句,《教参》对此  相似文献   

15.
锁,每家每户都用得上。对“锁”的含义,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古诗“关河空锁祖龙居”中的“锁”是封锁之意;杜牧名句“铜雀春深锁二乔”中,“锁”则是指“禁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许多名家的诗文名句,语言精练,含义深邃,千古流传,遂为绝唱;后人不禁为作家妙手炼就的神来之笔击节叹赏。然而,不少名家名句并非独创,而是在前人名句的基础上,摹拟、翻造、点化而成的。孔子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杜甫便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句,二者都有极言泰山雄奇高大之意,  相似文献   

17.
自读《刘胡兰慷慨就义》一课后,老师要求学生用“就义”一词造句,从中发现不少同学对“就义”的含义理解得不准确。如“马永年叔叔与歹徒搏斗,光荣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慷慨就义”……。很显然,句中的“就义”均应改为“牺牲”。细细揣摩,便会明白:“就义”与“牺牲”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8.
“白露为霜”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二句,是历代所称道的写景名句。对其中“白露为霜”一句的如何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蒹葭》全诗的正确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夜间白花花的露水变成了霜”,对此,笔者根据气象科学知识,结合全诗内容意境,参考训诂有关资料,在《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上著文《“白露为霜”新解》,提出夜间露水不可能再变成霜。这句诗应解作“白露似霜”。此解引起了  相似文献   

19.
“义随境迁”,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进入文句,就会与文句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即语境义。理解字词的语境义,有助于理解句义,进而理解段篇内容,所以,解释词语语境义是中考阅读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查点。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词语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时是字词的基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比喻义,有时可能是“临时义”。这种“临时义”的语言形式,有时是隐含意义,有时是感情意义,有时是修辞意义。因此,要准确确定某个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去推断词语含义。尤其是遇到生字词时,由于不让翻查字典,更须结合语境条件去解释,一味停留在这个词语上硬抠,是抠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是不是快要过年、快要看春晚了,网友们都十分想念本山大叔,这不.“赵本山体“横空出世一句古典诗词配一句本山大叔的小品名句.“笑”果很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