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题。因为它肩负着规范社会用语、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重大责任。从近三年高考辨析病句题来看,试题都是围绕考试大纲所列的六种类型病句来设计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可以说费时甚多,收获不大。如果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将近三年的高考语病题梳理一下。可以发现辨析病句题的一些热点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的传统试题,是必考题型之一.<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在复习备考时,大多数教师和指导性文章是按六种语病分别讲解和训练,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总结了十条破解语病题的方法,很是实用.  相似文献   

3.
句子是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中最重要的一级,也是语言中最重要的使用单位,因而高考考纲中有两个考点与句子这一语言单位有关,其中包含的一个内容就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属于高考语文能力测试的D级。自1992年起,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越来越受命题者重视,已成为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一)病句的类型所谓“病句”,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结构不当,二是表达不当。《考试说明》规定的语病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相似文献   

4.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历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尽管能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但在面对有各种“疑难杂症”的具体语句时,又茫然不知从何处“诊断”。这就需要认真揣读语句,学会咬文嚼字,从细微处准确地“把脉”。有不少语句往往是由于一词之差而致“病”,所以要特  相似文献   

5.
病句辨析是历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突破。在系统梳理六种基本病句类型,大量训练的基础之上,还可以熟中生巧,泛中求精,抓住特征,巧识病句。  相似文献   

6.
[考点概说]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过去十多年中每年高者的必测之题。常见病句有三大类型:不符合逻辑规则,不符合语法规则,不符合语言习惯。不符合逻辑规则的病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有两种:概念使用不当和判断不当。逻辑上的“概念”相当于语言中的词语。概念使用不当常见的有用错概念、概念并列不当等。判断不当有以下4种  相似文献   

7.
冯璐 《语文天地》2011,(3):62-64
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的宠儿,而高三教师也把它作为专项复习的重点之一。如果分析近年来的高考病句题,我们就会发现年年都考病句,翻来覆去就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为什么考生常出错呢?就是由于每种类型里又蕴涵着千变万化,使考生陷入了一个个陷阱中。其实有些病句具有某些特殊的标志,如关联词、数词、两面词、否定词、并列结构等,只要掌握了这些标志,做对病句题也是易如反掌的。下面就以2008年至2010年高考题为例,谈谈怎样快速地辨析病句,希望能有助考生提高辨析病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高三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后期复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抓住语句中的语言标志,如并列短语、介宾短语、否定词、关联词语、两面词等,对应不同的语病类型,摸索出其中规律,从而很快地寻找出句中的语病。  相似文献   

9.
一、考纲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二、病句类型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0.
施家虎 《学语文》2008,(1):31-33
辨析病句(或修改病句)为高考语文必考题。这种题考分不多(多为一道选择题3分),难度系数也不大,但有些惑人。从答题角度说,如花过多时间去审读与辨析,会影响后面答题,得不偿失。因此,提高辨析速度至关重要。多年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实践中,我体会到系统讲解病句的名种类型、病因和修改方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历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尽管能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但在面对有各种“疑难杂症”的具体语句时,又茫然不知从何处“诊断”。这就需要认真揣读语句,学会咬文嚼字,从细微处准确地“把脉”。有不少语句往往是由于一词之差而致“病”,所以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词语:很多时候,嚼得一词,语病可除。下面结合近年高考题对“一词致病”的语句作一个例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辨析病句是《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之一,是多年来高考必考题型之一。而从笔者的教学实际看,学生在辨析病句方面普遍感到力不从心。为此,笔者拟对一些病句辨析题加以分析,以供大家参考。《考试大纲》指明了六种病句类型,而近些年高考试题所考查的都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常见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和表意不明等。下面分类加以解析。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用语不符合长期语言实践所形成的词语与词语搭配的固定用法,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动宾搭…  相似文献   

13.
“修改一段话”是修改标点、错别字、病句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标点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项训练的教学中,我们进行了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温故知新,准备迁移。教学前,先引导学生复习修改标点、错别字和各类病句的知识,重点复习修改病句“增、删、调、换”的方法。然后进行修改标点、  相似文献   

14.
高考主要考查六类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这四类病句,属于结构方面的错误;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两类病句,属于语意方面的错误。一般来说,老师会指导考生对这六类病句进行全面复习,帮助考生在“扎实”上下工夫。本期文章提供≯百妙辨析病句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巧”字上受益。  相似文献   

15.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高考病句题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病句辨析,在第一卷,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修改病句,在第二卷,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6.
语言基础知识中考查内容依次为:1.语音认读、2.字形识记、3.词语选用、4.熟语运用、5.甄别病句、6 .标点符号。综观近几年并结合2006年考题分析,其中字形识记、熟语运用、甄别病句三个知识点几乎年年考;而语音认读、词语选用、标点符号三个知识点则交替出现。不管这六个知识点如何考查,我们在复习过程都要点点扎实,不留遗憾。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更应明体系、知重点、讲方法、重积累。  相似文献   

17.
结构混乱,是指将两种类型的句子形式混杂在一起,从而造成结构套叠、关系紊乱、表意不清的语言现象。“结构混乱”是高考规定必须掌握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也是高考常考的病句类型。现将“结构混乱”现象的成因分类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病句辨析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考试范围涵盖了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类型。由于涉及范围太广,而考试时间有限,学生常常忙中出错。故此,复习备考,除了要了解这六种类型的语病外,还要掌握病句快诊窍门。  相似文献   

19.
<正>病句辨识指发现句子的语言毛病。由于这类题型只要求辨识语病而不要求修改,所以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和寻找病句特征两个方面去抓好病句复习。一、熟练而准确地划分句子成分这是辨识病句的根本。划分句子成分如同照妖镜,一些长而难的病句在这面镜子面前原形毕露,如2013年山东卷的"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  相似文献   

20.
在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后六本书的52个“基础训练”中,有十六个“基础训练”有修改病句的训练题,共有17个题72个病句。修改病句,能使学生掌握各种病句的特征,提高分析病句能力,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不出现或少出现语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