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个人电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放学后当学生作业全部完成了,或者假期中暂时放下学业的间隙里,同学们或许会打开家里的电脑,沿着四通八达的无形网络,到处冲浪浏览。轻轻点击一个地址,一个界面和谐、动感十足的网页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通过鼠标在这个网页上的滚动,各种你所需要的信息机会呼啸而来,坐在家里,你就可以纵览世界风云!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晨华: 我“不小心”看到你的网页浏览记录.你刚开始学会自己用电脑搜索这个世界,你还不知道消除浏览记录的技术方法和必要性,你还和我共用一个电脑.于是,我就不小心地了解了你的关注.我有点恶作剧的小窃喜,因为我知道,我和你世界的交集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是规律,我无法改变.小时候,我总以为父母们会盼着孩子快快长大.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我多希望时光停留,你长得慢点再慢点……  相似文献   

3.
间谍程序(SpyWare)一般会伴随着用户在浏览网络或安装软件时悄悄地潜入你的电脑,并监视用户的操作行为,收集诸如上网习惯、兴趣爱好之类的个人信息:由于它们很隐蔽,所以一般用户难以察觉到它们的存在,而且常规的杀毒软件也很难将它们彻底铲除:这时,我们就需要诸如SpyBot Search&Destmy的专业软件来帮忙。  相似文献   

4.
你喜欢cookie(小甜饼)吗?“小甜饼”现在有“大用途”了。现在,互联网浏览器储存在电脑里面的文件夹就被称作cookies。cookies是联网用户计算机硬盘中的一个记录用户个人资料、所用电脑系统的资料和该用户浏览过的网页等资料的资料卡。好多网站为了了解有多少人,什么样的人访问本站,要求第一次访问他  相似文献   

5.
Cookies     
你喜欢cookie(小甜饼)吗?“小甜饼”有“大用途”了。现在,互联网浏览器储存在电脑里面的文件夹就被称做cookies.Cookies是联网用户计算机硬盘中的一个记录用户个人资料、所用电脑系统的资料和该用户浏览过的网页等资料的资料卡。好多网站为了了解有多少人,什么样的人访问本站.要求第一次访  相似文献   

6.
网上的“社区”、“聊天”、“商城”、“校友录”等,对我们广大职校生朋友来讲,一点都不陌生。大家在登录的过程中,经常抱怨需要记太多的贴和密码。有的人把它们密密麻麻的记在本子上,但是一旦本子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有的人安装专门的记录软件来寻求解脱,但是一旦换电脑,就不知所措了。为此,西米哥哥跑去冲浪,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捉到了一只“网络螃蟹”。它真的有点横行霸道,但它可以为你排忧解难。你要是有举的话,那就请看下文吧!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浏览网站时,某些站点能在我们的硬盘上存储一小段文本信息,这段文本就称之为Cookie。它一般隐藏于浏览器之中,一旦需要,可以随时通过浏览器快速辨识你的个人资料以及上网习惯等相关记录。比如,当你访问一个新的网站的时候,这个网站就会将 Cookie安置到你的浏览器中,以方便日后的辨识与分析工作。当你再次访问该网站时,网站通过提取上次保存的Cookie文件,分析你电脑中的相关设定以及个人资料,可以为你做出个性化的动作,为你的浏览带来便利。 Cookie可以用来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网络七伤拳     
网络七伤拳之一“伤眼”:当然了,最直接的就是眼睛了,有了电脑就有了辐射,有了辐射也就伤了眼睛。不管你的显示器有多好,TC099的,低辐的,还是纯平的,全部没用。上网一整天,保证你头晕眼花,“星光灿烂”。网络七伤拳之二“伤手”:上网多半在聊天,聊天就得打字,打字就得用手,经常  相似文献   

9.
天眼看世界     
如果我说,你今天在操场上和同学打架的情景被一只隐藏在地球外面的眼睛看到了,你会感到吃惊吗?请一定不要大惊小怪,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每天都被近1500只这样的眼睛监视着,这些特殊的眼睛正在地球的上空看着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一般情况下,用一只手遮住眼睛,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下面教你一个办法,使你的眼睛能“透”过手掌看见远处的东西。左手拿一个纸卷的圆筒,把它对着左眼.两只眼睛同时向远处看去。然后,举起你的右手,掌心向里.放在右眼的正前方(距右眼15~30cm处)。这时候,你会觉得手掌上有一个圆洞,你的眼睛可以通过圆洞看到远处的景物。  相似文献   

11.
一般情况下.用一只手遮住眼睛.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下面教你一个办法,使你的眼睛能“透”过手掌看见远处的东西。左手拿一个纸卷的圆筒,把它对着左眼,两只眼睛同时向远处看去。然后,举起你的右手,掌心向里,放在右眼的正前方(距右眼15~30cm处)。这时候。你会觉得手掌上有一个圆洞,你的眼睛可以通过圆洞看到远处的景物。  相似文献   

12.
运用网络技术运用历史教学,有很多方式。首先是网上参观.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名胜古迹的网站或网页,引导学生进网上浏览,近距离观察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了解真实的历史原貌。利用网络技术缩短时空距离。借助网络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直接观察历史的事物,掌握更多的历史信息。其次是网上阅读。  相似文献   

13.
e-Marketer在2000年9月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具备上网条件的工作人员中,有超过70%的人在工作时间出于个人目的上网,这些私人活动主要是收发电子邮件、玩游戏、浏览图片、购物、查看股市行情,甚至在线赌博等。不要以为这些活动没人发觉,隐私基金会PrivacyFoundation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能够上网的四千万职员中,有超过1/3的人,他们的电子邮件和网络使用情况被不间断地监视着。老板们只要使用一个很简单的应用软件,就可以悄悄地进入员工的计算机,对他们的活动进行实时监视。雇主对员工进行监视…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质廖杰锋西方现代文化意识与哲学主题我们浏览一下西方现代派作品,就不难发现:怪异荒诞的画面、离奇悖逆的情节、猥琐龌龊的幽灵俯拾皆是。然而,这些画面、情节和幽灵是作家们站在一定的时代和现实的高度所烛照的历史时空。这便使得文学作品浸润着鲜...  相似文献   

15.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上空,盘踞着一个幽灵。这个幽灵的名字叫做不满。这个幽灵缠绕着每一个遇到它的人,它使一个人的很多方面都沾染上不满的味道。当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发现他已经被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打垮了。  相似文献   

16.
依恋     
马亚伟 《家长》2014,(2):70-71
浏览博客,看到一位博友上传的视频——《入园第一天》。她是幼儿园老师,用镜头记录了孩子们第一天进幼儿园的情景。小小的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四下望望,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就像一只只离了巢的雏鸟,可怜孤单、委屈无助地大哭起来,仿佛被全世界都遗弃了。  相似文献   

17.
《留学生》2002,(11)
在德国使用电脑一个是在学校用免费的机房,还有就是自己带的手提电脑或者在德国新买的。那么我们也就分这三种情况说一下吧。 1、有了学生资格之后,学校会问你要不要上网服务,有的学校是免费的,大多数是要象征性的交一点。一个学期10块马克。给你一个账号和密码,你就可以到学校的机房了。用学校的电脑可以上网,能不能看到中文就要看电脑的设置情况了,大多数的都可以浏览中文的网站。要是遇到特别严格的地方,可能就只好看德语的了。学校机房大都规定不许下载和安装其它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浏览器储存在电脑里面的文件夹被称做cookies。Cookies是互联网用户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一个记录用户个人资料、所用电脑系统的资料和该用户浏览过的网页等资料的资料卡。好多网站为了了解有多少人、什么样的人访问本站,要求第一次访问他们的用户输入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  相似文献   

19.
“拖延症”是红极一时的新名词。深得上班一族“青睐”。有人说自从有了淘宝,有了微博,有了网络……我们的时间就被大量的信息选择控制。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习惯性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便是浏览网页,而不是把工作日志翻出来看看今天的安排。“打开电脑,聊天、浏览网页、玩玩游戏或看下视频,工作还没开始做,半天就过去了。”这是从事网站编辑工作的豆芽的拖延表现。有同样经历的职场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大多离不开电脑,每天的工作几乎都从启动电脑、登录网络开始,却常常被网络信息“诱惑”,从而把该做的工作推后、拖延。  相似文献   

20.
南风知我意     
暖夏 《中学生博览》2012,(14):58-61
悲剧是什么? 悲剧就是第一节听力课上,你好不容易达到一百个小时的听力记录被清零了,紧接着又听说第二节就有你最不擅长的数学考试。事后据刘薇描述,当时我扒着听力电脑哭得那叫一凄惨,声震南天。比前天来学校做道德模范演讲的单亲女孩儿还要声泪俱下感人肺腑。以至于我顶着俩灯泡眼去考试,在考场外头待考的同学统统自觉给我留出来一条宽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