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闽南惠安方言“亦.X,亦Y”句式是一种并列复句。句中的关联词“亦”相当于“也”意,但“亦X,亦Y”句式却不等同于“也X,也Y”句式,而是与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亦X,亦Y”句式中,“亦”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后,也可同时置于两分句的主语前。它置于主语后和置于主语前的情况迥然有别,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揭示它们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张锦文 《文教资料》2007,(7):163-166
南京方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述补句式“X得一Y”,依据“Y”的不同可以把它区分为五种情况:“X得一塌”、“X得一逼”、“X得一糊”、“X得一腿”、“X得一砣”。文中从“X”的音节数、“X”的词性、“一Y”的语法意义三个角度对此句式进行了描写,并探讨了“X得一Y”句式产生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X也好,Y也好”格式的分析,探讨了此格式的语法意义和语用表达功能,并探讨了“X也好,Y也好”格式的表“情”功能。“X也好,Y也好”的格式意义是表示“例举”,是对某一范围内的人,事、物、方式、情状等进行列举说明。强调范围广、情状复杂。“X也好,Y也好”格式的语用功能就在于,它以“例举”的形式表明所列举项(可以代表人、事、物、方式、情形等)的差别是不重要的,在一定范用内是“任意”的。“X也好,Y也好”格式除了在篇章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外,还具有表明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的功能,它表明说话人只看重“X也好,Y也好”后续成分中的事件、活动及结果。  相似文献   

4.
网络热用语“一言不合就Y”就本义而言是“一X就Y”中,“X”的论域局限于“语言或意见相左”的下位变体;当代汉语系统中“一言不合就Y”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从“逻辑意义的顺理承接”到“小化前提、大化结果的反差承接”,再到“意义的无厘头对接”的连续统,而后两种意义是“一言不合就Y”应用中的强势表达。三种意义演变的过程中“,一言不合就Y”从“表义实体”演变为“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5.
丹麦著名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曾经说过:“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当我们从心理描写这一角度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时,我们便可沿着文学发展的脉胳,捕捉到一条相互关联并贯穿始终的心理线索。它包容着极其丰厚的思想艺术内涵,记录着中国人民深刻而悲壮的心灵发展历程。伟大的“五四”运动,涤荡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和伦理道德,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的诞生。“人的发现和个性的解放,这是‘五四’运动震撼人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活力的原因。”与之相适应,艺术上也由对现实生活的描写,逐渐深入到人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6.
丑陋的伞     
雨天,在满街纷繁多彩的花伞中,有一把丑陋的伞,非常突出地穿插在漂亮的同类中,“忠诚”守护着主人。主人不语,安然撑着伞,虽不时惹来某些伞底下的或奇怪或不屑的目光,可她全然不顾。曾经,我有一把丑陋的伞,伞柄不灵,伞骨歪折,整个伞像枯萎了一半的花冠,还有一点褪色,看上去饱经风霜。随着它的日益衰老,我自然开始不满了。便向母亲提出让它“退休”。母亲没有答应,理由是:还可以用。这是个“最充分的理由”。没办法,我便只好接受。雨天,仍是撑着它,尽管它的确丑陋。对于孩子,衣物似乎就是“身份的象征”。而每当我撑着它时,便会得到比平日更…  相似文献   

7.
正反比例的数量关系,始终贯穿着两种相关联的变量与它们对应定量的相依关系。即是,两种相关联的变量的变化特征形成了它们对应着的定量,而这个定量又反过来制约着两种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X变化,Y也随之有条件而一致地变化(定量) X与Y叫做成正例的量 X变化,Y也随之有条件而相反地变化(定量) X与Y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因而,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变”中找“定”,以“定”带“变”的思路。具体地说,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X1+Y1,X2还Y2呢!”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将“还……呢”的功用落实到各个分句中,就应答人而言,激活听话人推理机制,加强语气或反前分句预期;就听话人(之前的发话人)而言,证实预期或先反后分句的预期,进而反前分旬的预期。分析发现,此类句式的意义是整个构式赋予的。第二个分句中的“X2+Y2”存在一个判断逻辑真值的问题,如果为真,整个构式的意义为“X1+Y1,没什么稀奇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为假,则为“X1不/没有Y1”。  相似文献   

9.
“80后”从开始到结束已经成为一个尴尬的词语。现在“80后”已经走出了出版界的最高热沸点,开始回温。而笔者也是经历和见证了这一场出版热,事到今天,我们回首总结,“80后”似乎还出了一些所谓的作家,一些被遗忘的、一些没有大红大紫的、一些名利双收的——他们现在还在正在进行着自己当下的事情!《文友》当年搞出了——“中国文坛最佳阵容”之足球版,今天我们也为即将销声匿迹的“80后”也搞一个最佳阵容,一来纪念曾经“虚假”的辉煌,二来展望一下将来。托诗人徐江的福,托出版界繁荣之福,托“70后”概念的福,也托“80后”虚名的福,叫我今…  相似文献   

10.
“反馈”一词最先出现于电子技术领域,它强调程序实施后的验证,并以此为根据来加强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控制。因此,当“反馈”策略被引用到教学中时,它同样也强调“控制”,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学习并不是从课堂上才开始的,它应该是伴随学生整个的成长过程,而无法象一个电子程序一样存在着开始、发展和结论三个独立的阶段。依此,笔者以地理教学为例,对“反馈”策略提出了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受着某些条条框框和理论的影响,散创作曾经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其中“形散神不散”的影响就很大。影响所及,弄得我们的学生。一谈到散。就说它是“形散神不散”,除此,便再没有了语言。  相似文献   

12.
1.速率一时间图象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_正、v_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化学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 Y(?)Z 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反应中X、Y、Z、W四种物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X量 Y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格式。本文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 ,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等方面对“X量 Y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从构成看 ,“X”“Y”可以顺序组合 ,也可以逆序组合 ,可以连续组合 ,也可以间隔组合 ,有的组合成优势说法 ,有的组合却是劣势说法。格式中的“量”可以是物量 ,也可以是动量和时量。格式中有时省略量词 ,有时嵌入名词 ,有时扩展构项。从表意看 ,“X量 Y量”或表约量 ,或表选量 ,或表虚量  相似文献   

14.
夜,渐深沉,我不顾浑身疼痛,迫不及待地飞奔到河边。风,渐大了,屁股后的血一直滴着,风一刮,凉透了。想起河神只让我做一天老鼠,想起明天就可以翻身成人了,这点痛算什么。还未到12点,这一天来,想起那只因我而死的“鼠爸爸”,想起以前杀死的那么多老鼠,我不寒而栗。一声“猫来了”,把我从酣梦中吵醒了。没办法,只好起床了。床旁站着一只硕鼠———这大概是我“父亲”。它看见我醒了,便对我说:“起来了,去磨磨牙。”说话时,头上冒着汗,也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它大概是我们的警卫吧。我来到洞外,找着一“座”柜子,便在它木…  相似文献   

15.
话语结构中“X,一旦Y(就)Z”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话语结构中对“一旦”格式进行了分析。从语法上看,“一旦”句有独立和非独立成句两种;从语义上看,Y与前面X有三种关系:因果;顺接;逆反;从话语篇章角度看,“一旦”后作为衔接句的提取有Y从X中直接同义提取;Z从X中同义提取;Y从X直接反义提取衔接词语等三种形式;语用上Y句具有非常态;可行性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描写语言事实入手,按“小三角”的研究思路,从结构成分,语义类型,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对“不X不Y”结构,作了较全面的考察,从结构成分来看,能够嵌入“不X不Y”结构的“X、Y”一般是单音节,也有双音节乃至多音节,“不X不Y”结构构成两个停顿,两个停顿前后之前表并列,表因果或表假设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以1868年明治维新为起点,开始了一场现代化变革,但是这场现代化变革是在与幕末形成的“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以及“和魂洋才”一脉相承的“国家主义”口号之下进行的。因此,在经历了明治初期一场教育全盘“西方化”浪潮之后,“日本化”便很快压倒了“西洋化”。在《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制绝对主义政权的地位后,与此发展相适应,日本国民教育体系在经历了从《学制令》到《教育令》。从《改正教育令》到《学校令》的发展后。终于在1890年通过《教育敕语》,为它的整个军国主义教育最终定下了基调,成为日本在战败前教育的主轴。  相似文献   

18.
"X不比YA"句的功能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洁 《天中学刊》2003,18(4):72-74
“X不比YA”作为比较句式“X比YA”的一种否定表达形式,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它既可以表差比,又可以表等比,这可以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平面进行验证。但无论是表等比还是表差比,这类句式对X、Y有一项共同的语义制约:X与Y的性质是趋同的。心理基础(类推作用的影响)、逻辑基础以及一系列的语用差异促成了它与另一种否定比较句“X没有YA”的共存。  相似文献   

19.
意外     
Z哥与Y弟在路上相遇了.Z哥看着Y弟的鱼竿和手中抓着的鸟,嘲笑道:“这是火星上的鱼吧?”Y弟半羞涩半得意地说:“今天本来是去钓鱼的.钓了一天也没钓到.愤怒地将鱼竿向后面一甩,谁知竟然拉不动了.使劲拽回来,一看钩上挂着一只鸟.我也只能拿着它回去了。”说着Y弟发现了Z哥的猎枪和手中的鱼,便也用嘲讽的口吻说:“难道山上也有鱼?”刚才还嘲笑别人的Z哥,这时也涨红了脸.  相似文献   

20.
住宿族,每天都在兰千点上穿梭,将生活的五线谱压缩再压缩,取之精华便成专利,此所谓“三点一线”。奈何它X、Y、Z再魅力无穷,吃饭再俗不可耐,相形之下,毕竟“之乎者也”斗不过空空腹中那几条蛔虫。所以,“吃”是个永不衰老的话题,而打饭,则是这个话题最鲜活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