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新解】《安塞腰鼓》的层次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描绘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  相似文献   

2.
【课文新解】《安塞腰鼓》的层次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描绘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要通过体味作者对艺术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激越的鼓点敲出的豪放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赞歌.  相似文献   

4.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通过一群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舞的场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赞颂了改革开放近十年来中华大地的沧桑巨变,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相似文献   

5.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顶峰。这个时期,大诗人相继涌现,近体诗完全定型,诗歌诸体具备,风格纷呈,题材广泛。在百花争艳的盛唐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以描写边塞生活、战地风光及征人心态为主旨的诗篇,被称之为边塞诗。  相似文献   

6.
新疆的雪域冰川、大漠戈壁、高山峡谷以它的雄浑壮阔著称于世,它孕育出新疆各族人民热情豪放、浪漫洒脱的情怀,也造就了许多能歌善舞的文艺爱好者,七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阿尔法也是他们  相似文献   

7.
《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它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艺术手法丰富多样,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其中两相对应、相辅相成的表现技巧。一、虚与实如果实是指具体、客观,虚指抽象、主观,那么《安塞腰鼓》是一个虚实相生的范例。它以实的描写给人以最强悍、直观的视听冲击,又把读者带入一种虚的境界:“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是写现场感受,写安塞腰鼓的强大震撼力;“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这是写鼓声,鼓声引发出主观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以“思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纳兰性德词与李煜词的比较研究,论述了纳兰性德词的“哀感顽艳”的总体风格,同时,纳兰词又不失雄浑豪放,词中处处体现了一位赤子的率真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是中国现当代杰出的豪放词人,他的豪放词风时代特色鲜明,内容上表现了革命家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激越的峥嵘岁月,形式上冲破题材、词调等诸多束缚,襟怀博大精深,视域恢宏高远,格调雄伟壮丽。他发扬并超越了我国宋代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风传统,形成豪放词风的时代新高峰。  相似文献   

10.
提及宋词,人们早巳习惯用“婉约”和“豪放”来划分流派。但细细品读宋词.就不难发现,还有一些阋家的词作,既无“婉约”派的绮罗香泽之态.又少“豪放”派的粗豪激越之势,其中的代表人物首推南宋词人姜夔。  相似文献   

11.
放眼当今政治课教学,形成有吸引力的教学语言风格,应当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形成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追求教学语言的风格美。一、豪放的美豪放就是气势浩瀚、激越高昂、豪壮刚健、英武奔放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我国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其豪放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以充沛激越的感情,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给读者以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这种大手笔、大气魄的艺术呈现,与作品中夸饰手法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群年轻的生命,一群茁生茁长于北方黑土地上的年轻生命。再不见“小桥流水”的宁静与柔媚,也不见“杂花生树”的婀娜与妩媚!纯粹是大北方的粗犷——辽远的天,阔远的地,静穆的天地间,扯嗓放歌,够雄浑够味儿!真真是大北方的粗放——心可走马,胸可行船,博大的心胸间,激越奔腾,够热情够劲儿!此刻,寒凝大地的北国,天上飘着的是雪,那雪真如花。此时,春意仍盎然的南国,一定到处开着花,那花可如雪?南国自有南国的细腻、柔美与飘逸;北国也自有北国的粗犷、辽阔与奔放。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啊,真是要多美就有多美!埋藏在笔…  相似文献   

14.
阴阳刚柔之美的创作风格,在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有不少体现,如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提到的"纤秾""典雅"就接近阴柔之美,而"雄浑、劲健、豪放"又和阳刚之美趋近.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从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更是这块阵地中的制高点,语文教师一般都很重视利用古诗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审美教育,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审美教育呢?一、声情并茂地朗读发现其美把古典诗词的精彩片断的意境和神韵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渲染给学生,这是一种听觉美感。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它可起到创设审美情境、唤起审美注意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艺术功底。例如,朗读李白《蜀道难》这首诗时,以雄浑豪放的语调、激越的情感、一呼三叹的语气,读杜甫的《羌村三首》,则感情沉郁、语调低…  相似文献   

16.
彭桂萼的抗战诗歌紧扣时代脉搏,感情真挚,语言流畅,雄浑豪放。民族解放意识是彭桂萼诗歌的思想特质与审美意识的灵魂;地方特色与边疆民众的觉醒是彭桂萼诗歌的价值取向原则;服务抗战的诗歌大众化探索则有力推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炽热的爱国情感使彭桂萼的抗战诗歌保持了澎湃的热情与飞翔的想象力,具有鲜活的时代特征与独具魅力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7.
领悟辛词风格的美学内涵,首先要认识辛词风格的基本特征。从杰出的抗金战士到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和开拓,创作了六百多首风格独具的词,继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之后成为宋代词坛的中流砥柱。风格是一种美。辛弃疾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气质、素养及体悟生活的广度与深度,都溶进了词,总汇起来构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豪放激昂变而为豪而郁勃,再化而为淳朴自然、凝炼隽永,从火山喷发似的奔腾激越的抒情转为火一般热情包裹着冰一般的冷静思考,辛弃疾能够随着生活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转变自己的笔调,追求风格多样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是建立在文本语义细致分析上的一种批评方法。通过对苏轼、辛弃疾两首著名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文本细读,可以发现,苏、辛虽然都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二者的词风在豪放整体风格的基础上还是有差别,主要表现在:苏词往往由历史进入更为广阔的思考,多呈现超脱旷达之风,词境壮阔,气象宏大,更多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辛词则多雄浑悲慨,表现出炽烈的英雄豪情,追求的是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能陶冶情操,使人愉悦;美能激起兴趣,引起联想;美能产生共鸣,使人受教育。美伴随着我们,无所不存,无处不在。中学语文课文集中了美之精华,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就一定能找到各种美,领略各种美。 一、雄浑、粗犷、豪放的阳刚美 雄浑是气量恢宏,气势磅礴,气魄  相似文献   

20.
不少学生在鉴赏苏轼词作时,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即他是豪放派的代表,所以词风就是雄浑奔放,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不为很多人所知的是,苏轼也是婉约词的写作高手。的确,苏轼以开阔的视野、旷达的性格、奔放的激情,挥洒凌厉的词笔,开创一代豪放词风。但这位豪放词的开创人,并不只以豪壮见长,其婉约词写得也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