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一个语言片断里,同一个语法结构,既可以作这样的分析,又可以作那样的分析,表达两种以上的意思。这样的短语或句子就是语法结构中的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的语法现象可以弄得读者捉摸不定,不能很快地、正确地读懂,甚至产生误解。电视剧《罗宾汉》里,小约汉对罗宾汉说:“那个女人第一次见面就说,你要提防为女人暗害”。“你要提防为女人暗害”,这句话就有歧义。所以罗宾汉反问说:“是被女人暗害,还是为了女人而被  相似文献   

2.
0 给汉语的词分类,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读音相同,书写形式一致,词汇意义相关,而语法功能迥异的词,如“锁、锄、病、左、破、忙、领导、发明、精神、矛盾、丰富、密切”等。这些词到底是一个词兼属于不同的语法类别,还是由相同的书写形式记录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分属于不同的语法类别?目前最为流行,最有影响的说法是:象“锁门”的‘锁”和“一把锁”的‘锁”这类词,因其读音相同,书写形式一致,词汇意义有一定联系,是“一词多类”的”兼类”或“跨类”词。这种观点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立说者囿于书写形式的圈子和西洋语法的框架,昧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得出这样的结论,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会。在语法学界有人也察觉到了这种说法的不合理,譬如丁声树等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指出:“但是有时侯一个词可以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应该作为两个词看待。”①这样认识问题本来颇有思致,但在表述上前后抵牾,说服力也就因之而削弱了。朱德熙先生说得更明白,他认为完全有理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三个平面” (语法研究包括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或三个角度 )的理论受到语法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平面”的理论不仅拓宽了语法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目前在高校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反映。我以为,在中学的语法教学内容里,也可用这个理论来讲语法,即除了句法分析以外,还可适当补充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这样也许能使中学的语法教学有所改观。那么怎样用“三个平面”的理论来讲语法呢 ?我想,中学语法教学中,老师可以从析句、造句和评改病句等方面给学生传授语法知识,在这几方面,都可进行句法…  相似文献   

4.
阅读文言文,有时遇到这样的词,在语法上作单个词来用,在意义上解释的时候,往往要分析做两个词来讲。具有这样特点的词.文言语法中称之为“兼词”。中学文言课文中为数不多,常见的有以下几个。“诸”有时要分析成“之于”或“之乎”两个词来讲。如: 例(1):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将它投到勃海的边上,隐士的北面去。例(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相似文献   

5.
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动词的两个语法范畴。在张道真所著的《实用英语语法》中,他对英语的时态和语态是这样定义的:“作谓语的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情况)发生时间的各种形式称为时态。”而语态则是“表示主语是做这动作的人或物还是承受这动作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6.
词汇与语法、句式等高级的知识不同,词汇即是联合的又是独立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代替死记硬背,从而为日后的英语知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为了实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能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本文将从“发挥联想作用”、“创设场景模拟”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强化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和苏教版在八年级(上册)中均选了《奇妙的克隆》一文,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就是培养克隆鲫鱼成功的那个研究所,设法把鲤鱼胚胎细胞的核取代了鲫鱼卵细胞的核。”我认为该句存在句式杂糅问题。认真分析该句的语法成分,从中可以看到:介词“把”字的宾语“鲤鱼胚胎细胞的核”,是谓语动词“取代”所处置的对象,属于受事,是被取代者。“了”表示处置结果。“取代了”后的短语“鲫鱼卵细胞的核”也是“取代”的处置对象,也是受事,是被取代者。而根据课文内容我们知道“取代”发生在这两个核之间,其中必有一核是用来取代者,是施事。因此,…  相似文献   

8.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9.
先看例子:孔乙己便给他们茴香豆吃。(鲁迅《孔乙己》)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例中的“给”和“讲给”都是表示“交接”意义的动词(“给”是语汇词,“讲给”是语法词),是双宾语句常用的谓语动词;它们现在都带了两个  相似文献   

10.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 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 N2 ”是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词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假字是通用字和假借字的合称。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逝将去女”中“逝”字借来代替“誓”的意义,借用的字“逝”叫假借字,被代替的字“誓”叫正字或本字。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门综合艺术,一种技巧。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而“信”是翻译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谓“信”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要做到忠实,正确理解原文的语义是关键。一、利用语法知识正确理解语义首先,原文中语义的理解可以利用有关的语法知识,对于词义的理解尤其如此。弄清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样的句子成分,如名词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表语和补语等,而动词常常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我们可以根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判断词性,从而正确理解词义,翻译才能准确。例如:Themanmannedtheship.(这男子给船配备船员。)该句中的两个man,前一…  相似文献   

13.
“名·名”结构(包括名词素修饰名词素和名词修饰名词两种语言形式,为便于表述,第一个名词或名词素省作“名_a”,第二个名词或名词素省作“名_b”)——正如方光焘和朱德熙先生所指出的——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特点”。但是,由于“风气”的影响,微观的研究似乎至今尚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吕叔湘先生在评论当今语法研究现状的时候指出:“现在人们热衷于研究‘体系’、辩论‘系统’。我不同意这样做,我主张注重事实,研究实践,解决语法实际问题。”业师廖序东先生也指出:“往往有这样一种偏向,学习语法的人喜欢在各家的语法体系的异同、名称术语的异同、句子成分的异同方面兜圈子,忘掉了去掌握语法体系所反映的语法规律。而从事语法研究的人又老在想建立自己的与众不  相似文献   

14.
注“鲁迅”     
鲁迅,本名周樟寿。“周樟寿”一名鲁迅用至18岁(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才被“周树人”这个由鲁迅一本家叔祖所代改的学名代替。今天,一般的书(包括教科书在内)都这样给“鲁迅”作注:鲁  相似文献   

15.
能愿动词是动词中一个封闭的小类,数目有限。一般来说,常用的有“能”、“能够”、“可能”、“可以”、“会”、“应”、‘应该”、“该”、“要”、“得”(děi)、“愿”、“愿意”、“肯”、“敢”等,不过十多个。但其意义复杂,而且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就其表达功用来说,有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单说(他能来吗?——能。)也可以单独用来陈述主语(这样做可以。)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点,具体说,就是这类词经常出现在一般动词或形容词前边。例如: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句子My teacher's nameis Gao Hui.“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在名词后面加上“’s”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语法上我们称它为“名词的所有格”。同学们很有必要对这种语法现象有所了解和掌握。名词所有格的构成是在名词的后面加上“’s”,它表示该名词对其后面所紧跟的人或物的所有关系,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译作“……的”,如本文上段中提到的“My teacher’sname(我的老师的名字)”。如:my father'sfriend(我的父亲的朋友),his sister's class-mates(他姐妹的同学),Kate’s brother'sroom(凯特的兄弟的房间),等等。另外,在学习所有格时我们还要注意下面两点:  相似文献   

17.
“又”和“再”是两个常用的副词,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通过分析发现,副词“又”和“再”还可以细分,“又”和“再”在与词的组合能力,语法意义这两个方面存在异同,找出两者之间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全面细致地把握它们的具体用法,有助于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又”“再”这个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8.
数学练习讲评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讲评练习不能就题论题,更不能停留于给个答案,而要精心设计,在“活”字上下功夫,做到讲一题带一片.下面浅谈评“活”练习的三点做法.一、“活”在概念的理解之中.如讲评判断题:“5能被2整除( )”时,不但要指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还要举例把“整除”和“除尽”这两个不同概念讲清,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联想到“倍数”与“倍”的不同之处.“倍数”所表示的是能被某一自然数整除的自然数;而“倍”只能表示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倍数”和“倍”分别对应于“整除”和“除尽”是两个相近而又不同的概念.如:12÷3=4,可以说12是3的倍数,或12能被3整除;也可以说12是3的4倍,或12能被3除尽.6÷5=1.2,只能说6是5的1.2倍,或6能被5除尽;不能说6是5的倍数,或6目被5整除.10÷3=3(1/3),只能说10是3的3(1/3)倍;不能说10能被3除尽.这样,学生对“整除”和“除尽”,“倍数”和“倍”的异同点就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汉语语法中的“体”多是通过专门表示各种“体”的形态标志来表示的。在对助词“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助词“了”与完成体之间有一种对立关系,它可以被称为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20.
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又称“词组”、“仂语”。 短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单位,是近几年才有的一个新的认识。其一,是与语法教学中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密切有关的;其二,在汉语中,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短语是构成句子的基础。事实上,汉语中句子除了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外,都是由短语加上语调构成的。诚如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所说:“在汉语的各级组合中,词组一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汉语的组合到了词组这一级,各种组合方式、组合手段和组合关系都已具备了。”掌握各种短语的结构及其功能是学好语法至关重要的关键。倪宝之等编的《中学教学语法基础》一书也曾指出:“掌握了短语的结构特点,对于其他各级语言单位的特点可以触类旁通。” 目前小教、幼教进修用的《语文基础知识》教材中对短语的分类,根据是1984年1月教育部批准使用的新的教学语法体系——《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中所说的:“从性质、功能以及构成情况两个角度对汉语的短语进行了分类。短语的主要类型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和固定短语。”《提要》对“短语”的解释及分类都要比1956年制定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对“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