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七世纪俄罗斯人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侵吞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从这时起,中国北部边境出现一个新兴的强悍异族,它逐渐取代了蒙古,成为中国北疆新的边患。俄国人在向东方进行殖民扩张的同时,又向北京派出了一批又一批使团,努力探寻与明、清两朝建立外交、商贸关系。北京是十七世纪俄罗斯与中国接触的关键地点。她不仅是俄罗斯使团出使的目的地,而且是他们地理探索的主要考察对象。俄罗斯使团回国后留下的报告、日志和回忆录等文献材料对其履行外交使命、与华商贸往来、考察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形作了详细报道,为我们了解俄罗斯使团的来京过程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材料。本文即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探讨十七世纪俄罗斯使团在京活动及使团成员对北京的观察纪录,以展现俄罗斯使团的"北京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运政局的变化,明代前、中期的士人心态与诗文创作,以成化初为界,呈现出前后不同的精神风貌。成化以前,国运昌隆,士人振奋,诗文亦多昌明博大之音,备受诟病的“台阁体”在很大程度上讲也是这种乐观心态的写照;成化以后,国势转颓,士人或沉沦,或隐忍,或焦虑,或奋争,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茶陵派、七子派、吴中派、陈庄体等诗文流派的并起、竞争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松陵集》是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成通年间在苏州诗歌唱和的结集,以反映二人日常生活情趣为主。本文从唱和诗歌的角度入手,论述了《松陵集》的种种创作特征,认为在诗歌体裁、句式、用韵等方面,它都具有创新之处,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一种风貌。这种诗歌创新正是皮日休、陆龟蒙诗学思想的一种具体实践,对唐宋诗的转型具有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南方少数族群中,哭嫁是婚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哭嫁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在女性群体中世代传承,记录了一个民族(族群)发展的历史。也正因为如此,哭嫁歌才有了艺术之外的研究价值。笔者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田野调查时,对土家婚俗过程中的哭嫁歌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对土家哭嫁歌的情感演变进行了梳理。从土家哭嫁歌的情感演变过程,可以看到一条土家族群的精神重建之路。本文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家宅土家族群社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与明代文人的交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钱德洪在编撰<阳明全书>时曾根据阳明本人的意愿,对其早年的"未定之论"采取多不汇入的方针,所以在<全书>中很少辑录或干脆不记阳明与当时"泛滥于辞章"者的诗文之往来与个人之交谊.记载较为详细的惟有号称"吴中四才子"的徐祯卿,其余的或者只在<年谱>中提到姓名(如李东阳、李梦阳),或者作为论辩对象而载于<传习录>中(如顾璘),或者根本不作任何记载(如郑善夫、唐寅).其实这些人都与阳明有过往来并结下了友谊. 相似文献
7.
文本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尤其是经典文本。嘉祐四年,王洙、王琪的《杜工部集》刊布后,即刻获得了经典意义。两宋及后世所有的杜集无不是在此本基础上增删而成,《杜工部集》的编纂刻印、流传及其与吴若本《杜工部集》的关系恰好从这个层面上诠释了其祖本的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知识分子很早就注意以自然界的景物来比照自己,尤其是梅竹松柏精神.这种以梅竹松柏精神比照人的品格,最早源起于<诗经>,之后遂成为文人寄寓情感品调的最主要的咏歌对象,寄寓着中国文人特殊的文化品位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度柳翠》《私紅蓮》是兩篇著名的小説,其素材來自佛典.本文追溯到《經律異相》的獨角仙人故事,以破戒敗道的母題,從縱向梳理了世代累積的各種版本,也從横向比較了各種變異的作品,説明佛經故事的漢化、轉化、世俗化的過程. 相似文献
10.
梁孝王梁国为魏与楚之故地,其地域环境有着深厚的晋文化和楚文化积淀.梁孝王集团荟萃辞赋名家,而梁园又为这些辞赋家提供了理想的驰墨骋怀的园地.梁园作品深受地域文化影响,有着浓郁的北方晋文化和南方楚文化色彩,作品充分体现了晋文化尚贤、尚法、尚功、尚义的特点,以及楚文化“少私寡欲,廉俭守节”的哲学思想.另外梁园作品也通过对南方楚地大量动植物的描写,体现了浓郁的楚风楚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的两次留学大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留学活动始于19世纪40年代。起初,青年学子下西洋去学习,开开眼界,纯属民间行为。第一代留学生容闳、黄胜、黄宽原本是澳门马礼逊学校的学生,1847年1月校长勃朗因病归国,顺便将3人带到美国。他们先入一所中学,再入麻省孟松学校。1848年秋黄胜因病回国;黄宽1850年赴英国爱丁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概括介绍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首次提出了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五个时段的特征,并指出目前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经学也就丧失殆尽的陈见,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文章认为20世纪中国经学研究的成就与局限,无疑为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同时,文章对21世纪的中国经学研究作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晚明戏曲家汤显祖曾有“欲识金银气,须从黄白游”的诗句。所谓黄白,原为金银之别称,此处系代指皖南的黄山和白岳(齐云山)。由此我们不难想见——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徽州究竟是何等地富裕! 相似文献
15.
16.
Housni Alkhateeb-Shehada 《Al-Masaq: Islam & the Medieval Mediterranean》2008,20(2):207-214
The central place occupied by donkeys and mules in the life of the medieval Islamic world often necessitated medical care. Three veterinary treatises were chosen for the present study owing to the special attention attributed to these animals by their writers. The identity of the writers is of some interest: two of them were rulers of Yemen, whereas the third was the chief veterinarian of the Mamlūk Sul ?ān Mu[hdot]ammad Ibn Qalāwūn. In dealing with the treatment of donkeys and mules, these writings are mainly concerned with breeding, preventive medicine (including nutrition, exercise and diet), and the diagnostics and healing methods of ailments peculiar to donkeys and mules, including behavioural problems, infirmities of hooves and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carrying heavy loads. The dedication of special sections of these treatises to donkeys and mules is an indication of their importance in the economy of Egypt and Yemen. They reflect the high professional leve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during the Mamlūk period. 相似文献
17.
18.
16-18世纪是天主教在澳门传播发展时期,澳门从此成为不同族群汇聚之地,也是多元宗教文化交汇的地域.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与华人的中国传统宗教,在澳门岛共同生存发展.澳门的佛教、道教保持了固有的模式和传统,妈祖、关帝等民间信仰更具地方特色.本文从澳门族群与多元文化的视野,分析了16-18世纪澳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20.
Bernard Beck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2013,15(4):205-208
Cultural diversity is often attributed to groups in a society from a variety of cultural backgrounds. Assimilation then blends subcultures into a mainstream culture. However, history and circumstance give rise to new groups whose experiences and activities produce new diversity. Big events and big changes give rise to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Popular culture brings new subcultures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mainstream. Examples are The Grapes of Wrath,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and The Company Men, discussed as a step in bringing awareness of current unemployment iss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