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并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2.
“生长素”是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高中《生物》第一册,第四章中“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本节也是历届高考热点内容。本节教材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在长期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通过阐释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以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实例分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科学思维内容,运用观察归纳和演绎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陈俐 《生物学教学》2001,26(12):14-14
“生长素”是高中《生物》(必修本 )第四章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节的中心内容。本节包括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个内容。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常存在以下问题 :①不能正确理解向光性原因 ;②将果实发育与果实成熟混为一谈 ;③把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双重性绝对化。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相应改进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介之。1 如何理解“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1.1 存在问题 以练习一为例 :将云母薄片纵向插入胚芽鞘尖端 ,右侧给予单侧光照射 ,则胚芽鞘如何生长 ?学生常错答成 :弯向光源生长。理由是尖端…  相似文献   

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届课堂展示月“塘桥中心小学展示点”的展示课之一,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小学数学公开研讨课常选的内容之一.笔者执教这节课旨在构建和谐自然的教与学的活动氛围,打造真实有效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生物学科的观摩课活动,我组王老师与51中刘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展示。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本节内容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朱娟 《中学课程资源》2019,(4):47-48,46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的责任与宗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是抓好教学设计,在教《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课时,教师应抓住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从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因素,探究用生长素的作用解释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这三个方面来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新版高中《生物》课本的第四章第二节论述“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节内容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以及高等动物(包括人体)和低等动物(以昆虫为例)的激素调节。重点在激素调节。教学目的主要在于使学生在已有关于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了解高等动物的甲状腺素、性激素、生长素等几种激素以及昆虫激素的生理作用,进一步理解上述生命  相似文献   

9.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关联很大,但是学生对此不清楚,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利用多媒体的提示,结合探究性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操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增强生物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宋静 《生物学教学》2000,25(10):19-19
1 教材分析1 .1 教学内容 据《教学大纲》和《会考考纲》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知识点为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2 教育目标 ①知识目标 :识记植物激素的概念、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合成、运输和分配 ;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生长素的应用。②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顶端优势的原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③德育目标 :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1 .3 教…  相似文献   

11.
以拟南芥生长发育的调控为情境主线设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教学,通过科学史资料分析、模型构建等形式,促使学生递进式思考,深度理解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机理,进而从细胞和器官水平上认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分析作用特点并结合指导农林园艺的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建立稳态与平衡观。  相似文献   

12.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版一期课改高二《生物》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长素的概念、生长素的作用及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中,通常根据教材中植物向性运动的演示实验图,得出生长素的概念、生产部位、向光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等,虽然有对实验现象一定的分析,但知识的呈现比较直截了当,学生的思维往往跟着教师转,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领悟上海二期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生长素发现史的分析研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问题的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同时通过问题的层层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探索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钱洋 《中学生物学》2012,28(2):23-24
尝试在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并对教学中若干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15.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其中有关生长素的若干知识点是高考的重要考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同学们往往得分不高。一、复习“生长素的发现与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应注意的要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往往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意在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观察-提出问题-假设-设计新的实验-结果分析-结论),或设计实验时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提纲主要指预习提纲,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一份好的自主学习提纲是一盏明灯,能正确引导学生从捷径走向知识殿堂。关于自主学习提纲的设计,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四要”、“三结合”,简述如下:首先是“四要”。1.目的要明确。即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明确,该目标既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要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节,要求学生:(1)了解生长素是如何发现的?(2)生长素有何生理作用?(3)举例说明生长素在生产上的应用。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1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血液循环”这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是教材的重点章节。因为人体内细胞与环境之间不能进行物质交换 ,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完成 ,因此是学习人体其他生理活动的基础。该节课是在承接“血液的成分、心脏和血管的构造”的基础上 ,对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管道系统中流动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内容上与上节课相互呼应 ,构成一体 ,并为以后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气体交换、废物排泄等内容打下基础 ,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这样的安排符…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指导学生初步实施研究性课题“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活动,学生自己解决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问题,揭开了生长素类似物在抑制根生长的同时是不可能促进茎生长的迷惑,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