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有山  杨帆 《文教资料》2010,(19):58-59
中国文学史教学要注重探索的规律性问题有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学课程是弘扬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窗口,是后人领略先贤们智慧结晶和深邃思想的门径.时代飞跃、学生需求、教学现状、教育改革等使得古代文学课程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因此,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时代性;师生角色转型;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探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借鉴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古代文学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里,亲自感受和体验,尝试主动学习,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文章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运用的意义;参与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参与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题。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古代文学的教材版本的使用情况和古代文学的教学任务;第二部分论述古代文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扰,在于古代文学传统备受当代文化的冷落,无法深入大众,难以参与当代文化建设。建立"现代意义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解决目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困境的根本出路;而要建设好这一学科,就必须做好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走出困境的途径在于坚定不拔地进行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目标 ,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教材内容 ,合理课程设置 ;培养“教学风格” ,建立独立教学法体系。以创新意识破除古代文学教学中陈旧的观念及因袭的惰性 ,建构起新的富有现代意义的古代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7.
一、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为己之学",其价值体现在"立人",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古代文学的"传道"应该走出贵古贱今的信仰误区,与开放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三、古代文学的知识目标,不仅是记诵文学常识,更是思辨能力训练与提高;四、古代文学的讲授必须抛弃狭隘的纯文学观念,打通文史哲,最有效地体现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古代文学是非功利的"为己之学",其价值体现在"立人",而不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古代文学的"传道"应该走出贵古贱今的信仰误区,与开放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古为今用;三、古代文学的知识目标,不仅是记诵文学常识,更是思辨能力训练与提高;四、古代文学的讲授必须抛弃狭隘的纯文学观念,打通文史哲,最有效地体现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把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中对培养地方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学课程中,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地方文化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时,要重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找准切入点,把地方文化与古代文学课程无缝衔接,要把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相结合,还要创新古代文学课程评价机制。通过重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怀、提升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也能促使教师的研究从理论走向现实,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其为用也广大无边,凡爱好文学、想把文学水平提到较高境界的人,无不对古代文学刻苦钻研,深入学习。 学习古代文学需要明确学习目的。古代文学有着良好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一般学者都要求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掌握历史成败之机,汲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发展;并汲取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一切长处,为发扬今天的文学取得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生成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站在今天可能达到的思想认识高度,对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做出符合科学精神和艺术规律的阐释及评价。古代文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时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12.
张梅 《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46-147
古代文学教学应注意古代文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和多媒体教学的定位。高校古代文学教师应该是智者型的教师。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不可能改变整个教育过程的实质。高等学校古代文学教学只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师中文系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古代文学的教学:一是教学目的的再认识;二是经典作家、作品的重视与独立;三是古代文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学因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距离,客观上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内容的隔膜与疏离;再者又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品味文学原典的独特意蕴等方面,均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学兴趣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曾经广受欢迎的古代文学课程渐被冷落,陷入教学困境。只有对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实施吐故纳新,如学科交叉,整合传统内容;走向课外,组构知识群落;跳出教材,进行专题研究;组织讨论,扩大交流空间等,才能建构起吸引学生求知的强大磁场,闯出一条古代文学教学的生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状说起,分析了如何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做到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针对新教育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学科比重和文体构成,分析了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更新教育观念,服务高中教育;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材内容;改革考试方式,完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边缘化的背景之下,古代文学教学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重大。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情感,是古代文学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打破唯分数论的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母语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20.
欧明俊,1962年7月生,安徽五河人。198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典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