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园城记》是师陀对小城题材的独特创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果园城”是作者追寻旧梦而构建的寓言性小城,因此,整部作品集流淌着师陀对“果园城”的复杂情感一温柔的爱与沉郁的恨。这份深沉的情感在《果园城记》中由贯穿作品集始终的“时间”承载。在“时间”的流逝、映照中,作者引领我们看到了“果园城”的凝滞不前与“果园城人”的习以为常,也留下了一个寻梦者在爱与恨的边缘求索、反思“果园城”悲剧之根源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说书人》,选自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原来的副标题是“果园城记之十一”。师陀(1910-1988),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剧作家;原名王长简,曾用笔名芦焚,出生于河南省杞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十五岁离家,先后在开封、北平、上海等地求学和工作。  相似文献   

3.
该文试图对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的意蕴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师陀在<果园城记>中凸现时间意识,"果园城"中的人物有一种对时间的"变"与"不变"的清醒和恐惧,从而"向时间而生",展现出不同的生存姿态.师陀自己的时间意识体现在通过文学创作,展开与时代和历史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边城》——解读人性至善和民族命运的寓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君 《现代语文》2006,(10):120-120
喜欢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许欢张爱玲先生的《倾城之恋》,喜欢师陀先生的《果园城记》,却更衷情于沈从先生的《边城》,不是别个,只因为其中近乎童话的人性。  相似文献   

5.
师陀《果园城记》的语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是师陀历时八年创作的代表作,风格特异。尤其是作品的语言,可谓匠心独具。其语言策略可概括为:一:泛指,即以语意概括的词汇来模糊指代特征明显的具体对象。二,浓缩,即把具体的情感铺张转变为饱含深情的议论语言。语言策略成就了《果园城记》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正>《说书人》是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里的一篇颇具个人风格的作品。这篇文章乍一看仿佛是一篇散文,实际上却是一篇小说。师陀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将散文手法融合进小说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风。当我们细细研读此文之时,我们除了在文风上为它叹服之外,还会为师陀对梦想与现实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而叹服。本文名为"说书人",我们在研读时可以发现一个让人感到很有趣的存在。文章在第1——6段集中写了  相似文献   

7.
论师陀的长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师陀的长篇小说殷卫星一、时代风云的忠实记录师陀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要比短篇小说晚得多。他最早的长篇《马兰》是在抗战时(1939年)才开始创作的。在以后的近十年时间里,他又完成了另外两部:《结婚》和《历史无情》。从时间上看,抗战时期正是他完成《果园城记...  相似文献   

8.
《上海手札》与《果园城记》不管在创作时间还是在意义逻辑上都呈现连续性,在对中国“现代”和“现代性”体验、沉思、描绘上构成互涉、互文关系。从逻辑上说,或许正是上海都市这一段现代生活经验和体验,促使师陀还乡寻觅。一个对城市文明的书写,一个对乡村形态的叙事,两个文本互涉互释和参差对比,共同构成师陀对整个中国“现代”场景沉思的“双城记”。与《果园城记》侧重文化整体性和方向性反思不同,《上海手札》更多抒发了战争中的体验,并倾向于抽象这种体验。比当时普遍的战时散文、报道,《上海手札》具有更多个人性,不仅审美上显得丰裕,也隐伏了沟通当代语境下反思“现代”和“现代性”问题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果园城记》里既有城里的人,又有人眼中的城。多重透视完成了对城与人的命运观照,并使其具有一定普遍性,把果园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师陀"果园城"中的跋涉者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陀的“果园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座著名的小城。在这座小城中走出了许多跋涉者,师陀通过叙述与描写他们离乡-回乡-再次离乡的漂泊经历,表现了这些跋涉者对记忆中“果园城”的眷恋与对现实中“果园城”最终的弃绝,流露出包括师陀在内的跋涉者对乡土中国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11.
师陀先生是以乡土文学而知名的作家。他的《果园城记》反映了20世纪初期到抗战前日益凋敞的封建乡村的生活场景。其中,让读者体味最深的是弥散在作品中沉郁、复杂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2.
陈俐 《文教资料》2014,(10):10-11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特别在叙事方面更是独具特色。他一直以“乡下人”的眼光呈示中国的“乡土世界”,其代表作《果园城记》就是“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缩影”。恶劣环境中的感时伤身,使师陀对家乡小城刻骨铭心的记忆,化作对小说体式和叙事手法的探索,表现出文本超前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和师陀均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中国的乡土世界,其代表作《边城》和《果园城记》文体相同、命运相似,而且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不同叙事策略观照下的叙事文本所承载的却是作家不同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4.
刘凯 《语文天地》2015,(7):32-33
《说书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新增的篇目,是师陀先生《果园城记》的第十一篇,是《邮差先生》的姊妹篇。《果园城记》被称为悲情乡土中国的浮世绘,那么教材中的"说书人"是个怎样的悲情人物呢?作者对说书人从生病到病重到死亡这个动态过程的描写,固然是为了渲染故事的悲情性,同时对死亡过程的强调与完整言说,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生命价值——说书人的文化价值的叩问。换句话说,说书人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位有着古典文化与评书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片土》是师陀小说思想与艺术形式转型的标志。与其北京时期作品那种明显的左翼倾向和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不同,《一片土》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特定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标志着作者“北京”寻梦生涯的结束,也预示了其灵魂进入徘徊状态,开始自觉扣问知识者的精神困境。以此为界,师陀小说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注重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转向抒情化、散文化、非小说化。也因此《一片土》成为思想和艺术都趋于成熟的《果园城记》的先导性作品。  相似文献   

16.
师陀在他的《果园城记》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中表现出对女性与自然同一性的关注,批判了父权制文化下女性"他者化"的现象,展示出女性自我觉醒的受挫,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呈现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17.
师陀的《果园城记》是一部出色的短篇小说集,作者带着浓厚的怀旧情绪,写出了一个小城的历史和一群小人物的命运,再现了旧中国城镇单调、沉闷、没落的生活状态,夹杂着惆怅、哀叹、同情、激愤的乡愁以及理性的批判,其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已超出了乡土小说的狭隘范畴,通过整体象征的层面,具有了民族文化反思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摘要]师陀的《果园城记》和张承志的《黑骏马》在文本结构上均含有“离开——归来——再离开”的“归乡”模式,但二者精神归乡之旅的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是写“乡土的矛盾与反抗”,另一个则是“深沉的眷恋与皈依”。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二者对时空关系错位下对故乡的态度及两位作者与传统文化的位置关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试论芦焚的“果园城”世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园城记》是芦焚从1938年9月至1946年1月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历时八年,几乎与抗日战争相始终。在小说出版时,编者就介绍说,《果园城记》是作者“最得意的短篇结集”。事实确实如此:三十四年后,劫后余生的芦焚重编他的短篇小说、散文选集时,删去了一些自认为保留价值不大的作品,却将《果园城记》中的二十篇悉尽收入。称《果园城记》为芦焚“代表作”,大概不会有错。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收录了师陀的小说《说书人》,这是在中国大陆五套高中语文教材中唯一入选的师陀的作品。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1946年前曾用笔名芦焚,河南杞县人,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师陀文学作品的价值曾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师陀是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谷》,在1937年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同时获奖的还有曹禺的《日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