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方博物馆作为一种媒介,其媒介属性表现为弥合传播与传承的缝隙以及重组了地域、空间与时间。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建设的持续推进,地方博物馆在地方集体记忆书写、地方文化自觉提升和地方社会治理参与等领域的影响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现实挑战也随之而来,既有建设同质化导致传播效力低下的问题也有技术与商业的大举入侵带来的文化困境。对此,有必要重返“文化现场”,重视对原生文化土壤的保护;积极融入“后喻时代”,建设参与式博物馆;重塑“人文精神”以推动地方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1):155-157
宣纸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媒介属性。作为饱含丰富文化的媒介形式,在经济发展日益加速与文化冲击不断加大的今天,更需要加强保护与传承。文章首先分析了宣纸的文化媒介属性,探讨了宣纸的文化媒介内涵,最后提出了宣纸文化媒介传播的特征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的概念尽管历史久远,在现行法律文本中反复出现,在学界却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众说纷纭的公共利益面前,提炼出公共利益的基本要素,揭示其与政府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是准确把握公共利益的精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大学的三重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大学具有学术、行政、产业三重属性。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产业属性是大学发展到现代逐渐衍生的属性。充分认识现代大学的三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大学管理者正确选择大学办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强化学术行为,淡化行政行为,规范产业行为。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措施时应积极考虑的问题。完善反倾销制度中的公共利益,应以“保护竞争”标准改革倾销行为的判断标准,公共利益的利害关系方应明确包括倾销产品工业用户以及消费者,并建立利害关系方的权利保障机制,引入较少征税原则,细化反规避问题。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既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又肯定其主体选择性。本在分别阐述其历史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础上,把二统一在一起,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冷热媒介的角度对教学中常见的媒介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教学中使用的媒介是一个冷热转换,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冷热教学媒介的有效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教学媒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人们之所以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莫衰一是,原因之一在于对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没有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出发点。如果引入关于人的三重属性,即类性、群体性、个体性的理论,那么对于素质教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便可以得到深入的展开和较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与宪法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征收、征用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但由于公共利益内容的抽象性,其适用范围在立法上无法准确地界定,导致实践中将公共利益扩及于非公益用地方面,损害了被征收、征用者的切身利益。在分析不同学者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基础上,思考出判断土地征收、征用行为是否基于公共利益而为,须从其土地使用者的目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关于媒介的属性与功能的争论很早就开始,对于媒介双重属性的定论已得到公认。然而,媒介的属性与功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变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媒介与生俱来的,而其经济商业属性则是随着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彰显的;而且,随着媒介属性的变化,媒介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实践中,一些公共政策丧失公共性,偏离了本来的价值目标。文章通过对以上问题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政府行为所应依据的公共利益的原则,以缓解可能激化的矛盾冲突,有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2.
儒家论公     
崇公抑私作为儒家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式确立了其对公的尊崇的价值取向,使得公蕴含着巨大的道德力量。传统儒家对公的尊崇主要通过确立公的神圣性、政治性与道德性而展开。现代新儒家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倡导返本开新应对文化危机,但是由于对儒学道德理性主义的固守使其不可避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公示公信原则为物权法的一项重要且基本的原则,依物权变动的便捷性要求,登记不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唯一公示方法,而其他公示方法与登记具有同样的公信力,但为了保证物权变动的安全,则应赋予登记以最强的公信力;善意取得制度是对公信原则的贯彻,其本质并不要求其只适用于动产交易,在不动产交易中也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以实现不动产交易的“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公共性是政府得以产生、运行的内在依据和合法性来源,是政府的根本属性。政府公共性决定了行政人员的“公共性”,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只能扮演“公共人”的角色。为了确保政府行政人员的公共性,伦理化的行政制度安排,公开、规范化的公共行政过程以及全方位、多渠道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等都将是有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传媒道德的合理倾斜——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报道的客观性要求其不偏不倚,整体上做到平衡。但具体到不同的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又必然要以社会公德、公平与正义为基准来进行合理的偏向与适度倾斜。如果偏向与倾斜不当,就会造成“传媒失语”或“传媒媚俗”等一系列媒介道德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以公众兴趣与个人隐私为例探讨了具体报道中传媒道德为何要倾斜,向谁倾斜以及如何倾斜,试图为传媒道德的合理性倾斜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和改革的深化,高校的生存发展环境也面临新的态势和格局,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引发了现实与网络世界的极大关注.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布和舆情引导可以规避和降低危机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给予高校管理新的教育“节点”,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众多政策制定主体和制定客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政府作为社会利益的权威分配者,以公共利益作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对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涵义入手,阐述了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国家行政管理的局限和传统法律制度(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缺失,已无力为环境公益提供有效保护,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比较健全的公益诉讼模式,在传统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要在实体法上创设环境权,然后在诉讼法上放宽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原告资格,扩大民事、行政诉讼的案件范围,并采取各种合理、有效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