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对于这个实验的教学,我本着“基于教材而不囿于教材”之思想,在磨课中不断思考,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必要将教材作为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努力挖掘教材和生活中有探索价值的因素来改编、创编新的教学内容 .例如“光是如何传播的 ?”这一课题内容 ,笔者正是从“光的直线传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改编、创编出来的 .把验证型的课题改为探索型课题来研究 .1 .挖掘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性因素光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 ,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 ,但现行教材在“光是如何传播的”这个关键性问题上只用“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直线传播”这样一句话回避过去了 ,并没有介绍光如何才能沿直线传播 ,教材的方法教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了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 ,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 ,在不增加教学难度的前提下 ,笔者采用研究性学习策略 ,尝试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实际 ,让学生从生产、生活中发现有关光的传播问题 ,提出光的传播需要哪些条件等问题 ,然后进行有目的的研究 ,达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 .变验证型实验为探索型实验本节课按照传统验证型实验的教学方法 ,教师一边讲解 ,一边实验演示 ,或者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这种教师走一步...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部分,即“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人教版教材在每章的后面安排了一个“问题研究”,成为教材的一个创新点。但据笔者的调查,在江苏省的课改实验中,“问题研究”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真正利用好“问题研究”,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光的全反射原理,设计了一项趣味实验,即激光通过第一块玻璃砖沿直线射出,再通过第二块玻璃砖发生了偏转,以此解密并进一步讲解全反射的应用。另外,设计“水流导光”实验并进行视频录制,通过0.25倍速播放视频并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最后利用朗威光敏传感器设计光控教具,讲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教材“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存在的问题,自制双缝干涉的创新实验装置,本实验仪器能够同时对红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长进行测量,通过对波长、波速、频率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测量水的折射率。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演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只有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实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演示实验效果不太明显,有时为了增强演示实验效果还要在水中添加牛奶之类的物质.在讲这节课时,经常有学生问:"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又会怎样传播呢?"为了增强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感性认识,笔者设计制作了演示教具"光沿直线传播演示仪"并用于教学,它可以综合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和同一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解决了教材中只能演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水)中传播的难题,且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判断光是否沿直线传播,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7.
“测定玻璃折射率”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实验,实验目的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加深对折射定律的理解,实验关键是确定光的光路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折射率的测定方法,体会探究的过程。只有切实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教材3—1第一章第七节“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的演示实验中,如果按照教材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则静电计和平行电容板的不动板带电常常容易漏电,导致实验很难演示成功。对此,笔者将该实验稍作改进后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9.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探究等实验,在这些实验探究中,学生要通过对光路的分析来得出实验结论,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在实验过程中,会碰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光路不可见。本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组合型实验教具,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传播活动,这不仅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也体现在数学教材编写中。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介绍数学背景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解目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学生如何使用“你知道吗”,以及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编写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在上学期期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加以简述,以沪科版教材中“光的传播”这一实验教学为例,从课堂导入、教学实施两个方面介绍提升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徐正海 《物理教师》2001,22(10):8-9
处理光波干涉问题,中学教材里用“路程差”,竞赛资料中用“光程差”.具体说来,路程差只适用于单一介质中的光波干涉问题,遇到光途经不同介质传播时才采用光程,即将光在介质(折射率为n)中传播的路程r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W,再统一用光程差来确定譬如双缝干涉光屏上的明(或暗)条纹位置.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即便是竞赛辅导亦可避免用光程差而直接采用时间差来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与淀粉特性有关的实验有:①“观察种子的结构”;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③“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光学演示实验常常因为光学元件之间不匹配、光路调节不方便、光线不清晰等因素而影响实验效果。为了提高光学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使光学实验系列化,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以“激光教鞭”(1aser point,以激光二极管为主要部件)作为光源的光学系列实验演示装置,用以演示“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系列演示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性强,光线清晰,实验效果显著,可连续重复实验。把装置放在“实物展台”上进行实物投影,光路可以清晰放大地投射到银幕上。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第三章“声现象”中做“声音靠介质传播”的空气传播实验时,教材中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实验(32页3-2图),实验时,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在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如把泡沫塑料小  相似文献   

16.
单锦浦 《物理教师》2001,22(7):29-29
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光的反射”一节和沪科版第一册第十四章“光的反射”一节教学中,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处理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很多教师采取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的教学模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一般学校的演示教具和学生的学具多为工厂制造或由学校统一制作,学生自己实际动手的能力无法得以表现,不利于推广和加强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苏科版物理教材中实验资源的创新设计为例,提出“探查教材实验方案瑕疵”“优化教材实验方案”“改进教材实验装置”“整合教材实验资源”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师》2012,(9):93-94
2012年11月·中国杭州 历经十年实验,数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颁布,几百余处修订点成了一线语、数教师关注的热点。课堂教学如何重新审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如何站在传统教学思维定势的断裂处,借助“新课标”的光照。凸现“能力”目标,实施教学“练能”的美丽转身,组委会诚邀全国名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会聚西子湖...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材中“主题图”的引入是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内涵丰富的“主题图”为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然而,由于“主题图”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虽然富有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有时教师对“主题图”的理解是狭隘的、粗浅的,有时纯粹把“主题图”当作了引入环节的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20.
石东方 《物理教学探讨》2001,19(9):12-12,29
备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备教材、备实验、备学生”.备教材、备实验我们把它称之为“静态备课”,而把备学生称为“动态备课”,很明显,教师只有在备课时采取动、静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仅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动态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