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碰撞:当“独一代”遇上“独二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群体, "独一代"大部分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独二代"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被称为“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新世纪,当中国社会还在对这些“独一代”争议纷纷的时候,他们的孩子——“独二代”开始呱呱坠地了。“独二代”比“独一代”的成长环境更为优越,得到的呵护更加细致入微,甚至被戏称“捧得比东方明珠还要高”。但与此同时,“独二代”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学校和家...  相似文献   

3.
吴非 《高中生》2009,(6):8-9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鸟巢一代”主要指中国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青少年.也被称为“80后”和“90后”。他们曾经备受诟病,甚至一度被认定是“迷茫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可是,就好像沉睡的巨  相似文献   

4.
戴刚  章梅 《小读者》2010,(6):18-20
又是一年“六一”到.又是一年儿童节。在大多数人心里,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的“六一”儿童节.然而,那份童真、那份快乐却没有差别。“六一”儿童节.记者分别采访了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的“六一”儿童节.感受不同时代的欢乐童年——  相似文献   

5.
张涛 《内蒙古教育》2006,(12):23-24
所谓“校中校”就是优质公办学校办的分校.即公办“名校”在同一校园内办“民校”.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作为“校中校”初级形式的“实验班”就在一些重点中学出现了.当初的“实验班”是耙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单独组班,[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一位美国将领说过:对于各兵种来说,拥有一种“隐身武器”能同50年代拥有核武器一样重要。隐身武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21世纪战场上令人瞩目的“明星”。  相似文献   

8.
《小学时代》2011,(1):42-42
你好,外星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尝试接收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了.这项计划被命名为“奥兹玛计划”。“奥兹”在神话中是一个遥远、难以抵达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云南教育》2007,(10X):16-16
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人来说,他们不仅拒绝代系划分,还拒绝上一代人加给他们的标签。  相似文献   

10.
如今的高中生群体都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被称作“90后”。他们不同于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人,这群年轻人从哇哇落地开始,就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各种新奇玩意层出不穷。小时候可以看到各种进口动画片,听着大街小巷都充斥着的流行歌曲,也许从认得数字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该如何打电话。有的孩子小学还没毕业就接触到了网络,到现在已是个熟练的老网民了。  相似文献   

11.
“独二代”是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出生于父母双方也是独生子女的他们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也正逐家庭。他们已经到了入学的年纪,也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曾说:“第一代独生子女失去了手足之情,到第二代,这种情况雪上加霜,不但没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残缺将比第一代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来诗人”和五六十年代的“南来诗人”最大不同是没有“难民”心态,他们有的较快溶入当地社会,有的则一直“水土不服”。他们多半到香港后才出版诗集,和本土诗坛很少交往。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脑体倒挂”是一个热门的公众话题.当时.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远远低于体力劳动者。有一句顺口溜至今还被很多人熟记:“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读书无用论”也随之四处流行.甚嚣尘上.误导了许多求学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07,(10X):14-15
“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不知从何时起,“80后”作为一个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是被放大并呈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对他们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没停过。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8,(12):23-23
6月7日,第一批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学生步入高考考场。在迈向成年的这一年,他们与祖国一同经历着汶川地震的阵痛,也一同在泪水与感动中成长、成熟。记者看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已不仅可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独自上“战场”,而且还不忘在紧张的迎考中向千里之外的灾区同龄人送上真挚的祝福。人生的考场上,他们正在行着自己的成年礼。  相似文献   

16.
《蓝精灵》是上世纪80年代最受欢迎的卡通片之一,曾先后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播映过。1986年《蓝精灵》动画片被引进到中国,广受欢迎。2011年8月10日真人3D电影《蓝精灵》在中国内地上映。“蓝精灵”从1958年诞生至今已经53岁高龄,而这些可爱的蓝色小家伙也并不像看上去那样简单,多半个世纪,他们从没摘过帽子,只因为他们都没有头发,而“蓝妹妹”也有着极其复杂的身世,今天为您解读《蓝精灵》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状元热”初现端倪,甚至出现了“状元经济”一说。学校热捧,媒体热炒,商家热追,把一个个小“状元”推到了前台。  相似文献   

18.
秃头乐队     
“秃头乐队”是一支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4人乐队,虽然是硬摇滚风格,但音乐却悦耳动听。他们的音乐风格多样,不一而足,有21世纪的另类摇滚,上世纪70年代的朋克摇滚以及50年代的摇滚。  相似文献   

19.
出生于90年代后的孩子,被媒体喻为“新新人类”。确实,他们在生活经历、思想方式、对事物的喜好上,已经和生于60年代的父母有了很大的不同,视野的开阔和自主意识的增强,使他们不再像出生于70、80年代的孩子那样,把家长视为威严不可侵犯,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判断方式和看问题的角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运输企业经营机制大面积改革,汽车专业学生原赖以实训和就业的企业无意继续接纳学生,学校面临办学低潮。企业也有困惑,他们一方面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素质不确定性,学用有距离,岗位技能不强”。学校和企业在对“人才”的理解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