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音乐追求的境界,也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也承担了陶冶情操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善于把握文本中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引领学生在充满激情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这也是我们的语文课教学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2.
几天前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七颗钻石》一课,很有感触。《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该文作者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感动了上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终升腾到空中.化为七颗钻石般的星星。  相似文献   

3.
今年中国学术界、科学界几个老人的相继辞世,让国人几度唏嘘,几度哽咽。先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与世长辞,前不久医界巨子贝时璋去世,紧接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又离开了我们。栋折梁摧,岂不痛哉!他们都是学界泰斗,科学巨匠,堪称学术界、科学界的擎天柱。他们的离去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之动容,显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无与伦比的学术成就和无可比拟的杰出贡献,也不仅仅是他们独具魅力的人格操守和深厚广博的修养境界,更重要的是他们矢志不移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理性与激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教师的激情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带来活力,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而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感的把握上,过分追求师生互动效应,刻意制造生动气氛,作秀造势,激情泛滥。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老师滔滔不绝,声泪俱下;学生积极踊跃、妙答巧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好不热闹。论其实效,却常常是偏离主题,弄巧成拙,实在不容褒奖。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用理性武装激情,努力成为一名睿智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5.
人是最感性的动物,情始终伴随着我们。刘勰曾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的论述,这些为我们点明了情与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成为我们情境教学的依据。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交  相似文献   

6.
1997年,初登讲坛的我是按照我心目中的语文讲着语文。我喜欢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散文和小说,我喜欢的文学家是李白、苏轼和鲁迅,便大讲特讲,口若悬河,让学生感动着我的感动。我不喜欢的文体是说明文, 便浅尝辄止,淡然处之,让学生的喜好也著上了我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  相似文献   

8.
赵强 《教书育人》2008,(3):41-41
激励手段是建设激情燃烧的班.级的火苗,是班级腾飞的翅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名班主任,面对丰富多姿,性格各异的学生,要善于发挥激励功能,练就高超的激励艺术。通过激励,我们能唤发学生的生活激情、学习激情、思想激情,使他们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断创新,超越自我,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10.
马晓敏 《文教资料》2007,(23):93-94
红拂是中国唐末传奇名篇《虬髯客传》中的女主人公,她对李靖一见钟情,毅然夜奔逆旅与其结为夫妻,且激情之下理性犹存,最终帮助丈夫成就功业;C夫人是茨威格作品《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一位英国贵族太太,她出生名门却为一个年轻的赌徒失身,甚至在非理性激情的驱使下打算抛弃家庭名誉跟他远走高飞,最终在痛苦悔恨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两人同受激情的驱使而选择所爱,结局却迥然不同。本文试从理性与非理性激情对比的角度分析两者激情宣泄后不同结局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蒙 《新读写》2014,(7):121-121
我们常常倾向于过高估计了激情的作用。从我国的戏曲中可以看出我们是一个富于戏剧化激情的民族,动不动是紧锣密鼓、大吹大擂、大忠大奸、气急败坏;动不动是挥刀斩去、一头撞死、当场拿下或立马下跪。  相似文献   

12.
笔曾经在很多种场合下思考过:什么样才算是真正优秀的语老师?想了很久都没找到答案。网上有人戏称:真正的语老师是没有的。直到教《孔乙己》这篇章的时候我才忽有所悟。  相似文献   

13.
刘苗 《阅读与鉴赏》2011,(12):27-27
语文是科学.语文课堂是艺术.语文充满形象思维,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用心营造充满兴趣的学习情境.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放飞灵性的翅膀,让课堂激情飞扬、焕发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14.
王彩云 《考试周刊》2013,(53):37-37
在各类辅导书都在尽心竭力总结学习方法的大环境下,教师理性地剖析了语文的阅读写作方法,甚至用高考的名义框住了学生的答题方法。这无可厚非,但在语文课堂上仍充斥枯燥的条理分析和技巧训练,语文的人文性得不到体现。本文在批判这一现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感性地阅读,理性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刘晓梅 《考试周刊》2011,(53):52-5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  相似文献   

16.
田香 《考试周刊》2011,(76):64-64
【案例背景】语文考试之后,我发现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偏低。之后我找学生谈话,了解到有的同学对文章是似懂非懂,所以尽管答案写了很多,但是都没有答到点子上。为什么学生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读高二了,连一篇文章都读不懂?反思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黄秋芳 《陕西教育》2010,(12):41-41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学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动态生成资源。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或使课堂循规蹈矩、流于形式;或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但面对这些优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也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18.
马艳 《成才之路》2010,(12):I0018-I0018
要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来。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愉悦身心的过程。就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的目标依据和实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如电视节目中的品牌栏目,收视率高,让人乐此不疲?当然语文学习自有它的特色,自有它的局限。但假如课堂上加一点趣,加一点活,孩子们一定会津津乐道,一定会如饥似渴的!尤其是教材中编排的一些说明性的文章,我们是否应在备课时寻求那智慧与乐趣的交汇点,让我们的课堂理性与激情携手?基于此种思考,我对《太阳》一课以“拟人化”的活动方式进行了突破常规的教学设计。实践中,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活动一:故事引趣,导入新课以《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可以请同学们讲这个故事,也可以由老师讲,旨在激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表达了对生本教育创导与实践者所表现出的使命、理性与激情的理解,对生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做了积极的思考。笔者认为,生本教育实践者的使命是让教育激扬生命;其理性是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其激情来源于智者对思想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