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们也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于是,课堂越来越热闹,课堂里充斥着师生、生生的问答声、讨论声,但有些教师对讲课也开始无所适从,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到底需要讲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从《北京学》引发关于语教学的大讨论至今,许多人认为已经得到了一个公认的结论:那就是倡导学教育。要通过学教育来增强语教学的人底蕴,实现人性的弘扬。  相似文献   

4.
李应平老师《为什么公开课会出现“不买账”的现象》(《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8期)一文,呼唤公开课返朴归真,写得实在。在中小学。公开课决非在同行面前给学生上节课这么简单。公开课往往关乎集体形象与面子,关乎教师荣辱与评价。关乎获奖与评职称……本是一堂公开的课堂教学而已.却承载了它本不该承载的太多东西,于是乎,公开课失真扭曲。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我们往往会遭遇到“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的追问,名为语文教学设计,实质上却没有“设计”的过程,只是一味地停留在“教什么”的探索中。据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语文教师大部分备课的时间都花在“教什么”的内容“生产”上:①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选文;②“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永恒的。对此,许多教育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既然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如此巨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教师人格教育价值现实化的前提条件。在内容上,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体说来,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应侧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很高兴拙《语“姓”什么?》(见本刊今年第3期)发表后有一些不同看法,为更好地认识语教学,特绘制了一张图奉上,并扼要地作点说明。  相似文献   

8.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行为,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此.我认为语文教师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转变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以其崭新的教学理念,把我们引入教育教学的一个新时代。教师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在许多课堂上,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引发了一些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要求。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都被当作一项教会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这一交际工具的训练活动。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学生进行着各种“规范化”的练习,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语文教学意味着教师“想方设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有效的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第一,教师要具备潜游的本领,能深入钻研;第二,教师要学点“剪枝的学问”,删选学习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三,教师要具备舵手的素养,灵活组织、调控教学;第四,教师要揣摩渔夫的经验,注重“授之以渔”;第五,教师要增强教练意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第六,教师要发挥点火器的作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13.
刘佳 《教育文汇》2010,(6):13-14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设计了“你是否喜欢音乐课”和“您怎样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这两个小题目在10余所城乡初中、高中进行调查,分别请这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作答。  相似文献   

14.
15.
做了21年语文教师, 在这具行当里有些资历了,但是每每与人谈到语文教学,却总是感到心虚。  相似文献   

16.
17.
李婵 《考试周刊》2012,(8):38-39
一 近日,拜读了朱良才老师的《教育三十七度二》这本书,其中有一则《语文老师放牛》的小故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但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必须做到: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要深入解读文本;要善于归纳和引导;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提问;要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善于提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社会各界热切关注语文教育,批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这对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是巨大的推动力,是大好事。在这些议论中,也不时看到对“语文”含义的误解或曲解,论者也有文化教育界的学者教授。“语文”,作为中小学课程名称,在我国已经通行了半个世纪,可“语文”到底是什么,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语文”含义的理解,关涉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的认识。“名”不正,则“事”不实,“是”难求,因此实有辨正的必要。讨论“语文”的含义,应把它区分为普通语词和学科术语。作为普通语词,它可以是多义的;而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