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跨学科综合题颇受关注,尤其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数学应用题倍受青睐.加强这方面的解题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中考题,介绍几种解跨学科综合题的数学模型的构建,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考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要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真分析历年来的物理高考综合题,可以发现综合题以能力立意,注重主干知识,注重物理过程,注重物理方法,考查学生的能力等特点明显,在高考中起着区分,选拔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学综合题,是指涉及的数学知识比较广泛,运算、论证、作图等比较复杂,需要灵活运用多方面的数学方法和熟练的技能技巧才能解答的题。学生解答数学综合题能力的强弱,反映着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程度,一般说来,学生解答数学综合题能力差常表现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分析问题能力不强,解题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因此提高学生解答数学综合题的能力,是数学复习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数学复习课中,怎样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呢?一、串联知识,促其融会贯通一是从纵的方面梳理知  相似文献   

4.
物理综合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借助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这些能力的获取和提高需要教师的平时教学来培养,不能单纯通过搞题海战术来实现,它会使学生陷入苦海之中,师生均身心疲惫,苦不堪言。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些常见习题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还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就通过一道题的多变来说明:  相似文献   

5.
小学毕业班的数学复习,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综合复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面就综合题的复习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训练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 综合题是单一知识的复合,题目中已知条件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分析综合题容易提出“中间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这次命题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坚持不超出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要求,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出发,着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的份量和难易程度是以中等学生的水平来确定的.试题内容70%是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有30%是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初中数学综合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解综合题有明确要求: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综合题的教学.一、综合题的编拟初中数学综合题有两种,一种是学科内的综合,另一种是跨学科的综合.初中数学中各个知识点间有交汇之处,依据他们之间的联系编拟学科内的综合题,以期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8.
周红霞  李少华 《考试周刊》2011,(60):181-182
高中物理教材按知识结构可分为力、热、电、光、原五大块,其中力学部分历来是学生感到难学的知识体系,但每年高考中力学部分却占很大的比重,高考命题组更是热衷于出力学综合题来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令不少考生望而生畏。不少老师也常发出感叹:力学综合题讲了不少,可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却没什么长进,碰到“新面孔”依然束手无策。我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几何综合题因其知识覆盖面广、集诸多思想方法于一体的特点,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一道几何综合题的探析求解过程为例,谈谈对几何综合题的解题感悟.  相似文献   

10.
命题原则综合题的命题,既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又要注意相关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既要有利于为高校培养人才,又要有利于素质教学;既要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又要重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的几种方法综合题的编写,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检测,不能以偏、怪、超为难学生。为此可考虑这样命题:1在非生物题材的情景下,主要检测的是生物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程度如,小张站立将5kg重的哑铃从肩部匀速举起,哑铃的高度增加40c…  相似文献   

11.
陈瑶琼 《科幻画报》2022,(4):114-115
方程与函数不仅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而且是中考必考的考点。由实际教学分析,方程与函数知识点的题型主要分基础和综合两大类题型,其中基础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而综合类题型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更加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本文首先给出初中数学综合题的概念和特点,随后分析初中数学综合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针对初中数学方程与函数综合题的几种题型,通过例题分析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数学教学中,习题具有教学、教育和发展的功能,学生通过解答习题可以更牢固地系统地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可以培养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求知欲望和良好习惯;可以发展逻辑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数学综合题的功能更显著,这是因为中学数学中的综合题,一般结合了代数、几何、三角各方面的知识,解题时需要较广泛的基础知识,还要灵活运用代数、几何,三角中的各种方法、因此,解答综合题,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检查,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仅谈谈综合题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题的能力的一些肤浅体会,请指正。  相似文献   

13.
用代数知识解几何题.可使一些几何问题的解法简单明了,它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综合题的能力. 一、利用方程(组)解几何计算题利用平面几何有关定理、性质把图形中有关边角用代数方法表示,通过代数运算,解决几何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普遍存在几何综合题解题能力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几何解题中需要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很多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往往对几何望而生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几何综合题解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深化几何知识,利用转化思想、综合分析等方式解决几何综合题,以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主要以初中九年级学生为例,分析如何更高地提高学生的几何综合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交汇综合题的特点是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从学科整体的意义上考虑问题,试题源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从而考查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及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理解灵活运用的程度.交汇综合题能有效地沟通知识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网络构建,能很好地考查综合能力和数学素质.因此最后阶段要突出重点,关注交汇,强化演练,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物理综合题指组合物理学各部分知识,甚至涉及非物理学科知识编排而成的问题。在总复习中可以通过综合题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我的做法如下: 一、首要的是耐心地、扎实地打好基础学生只有学好物理基础知识,通过必要的一定数量的基础题的训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并具备了初步的判断推理的能力,才有条件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比较复杂的推理以解决难度较大的综合题。78年刚恢复高考,学生物理基础普遍差,我在总复习时不注意这个事实,却想以解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受学科界域的限制 ,教学中遇到多角度、多层次解决的问题时 ,往往只从单一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的视角去寻找答案 ,而忽视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 ,忽视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以致对问题无法作出圆满的解答 .今后在教学实践中 ,要十分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为此精心设计一些原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的综合题 ,穿插运用于各相关知识的教学中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借跨学科综合题的设计 ,窥视一下学科间的融合 .1 物理与化学知识的综合设计图 1…  相似文献   

18.
力热综合题,灵活多变,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既能考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应用力学规律解答综合问题能力.为提高同学们解答力热综合题的能力,现将此问题做如下归类解析导引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刘朝明 《物理教师》2010,31(10):57-59
力学综合题综合了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考查学生对力学基本规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着重考查考生综合物理规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力学综合题在甄别考生能力上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中考中有关几何的综合题一般涉及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知识,有时甚至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全面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一类包含着利用相似三角形来求有关线段的长的综合题.解这类题目时,不少学生往往不能深入发现,把握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