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含蓄”     
讲究含蓄,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一贯思想,“含蓄”的基本特点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趣.并不直接形诸文字.而是见于言外,通过间接方式委婉传达出来的。有丰富的弦外音.味外味,这就是含蓄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由张盛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解题指导》中有这样一道习题:指出下列诗中带点部分所用的好辞手法.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参考答案”是这样的:“他活着”所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是借彼代此,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不用,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人或本物的名称来称呼、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中第一个“他活着”是北代“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活着”;诗中第二个“他活着”是指代“替人民当牛马的人活着”……笔者认为,该“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3.
梁剑峰 《语文知识》2005,(12):10-10
我国古典诗歌常干无疑之处巧设“疑”,从而达到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诗仙李白就很擅长用“疑”字。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疑”,不仅写出了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时迷离恍惚的情景,而且引出了抬头望月、对月思乡之情。诗中一连串的动作、心理,都是从“疑”字生发出来的。他的《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在质疑中探究,在激辩中求知,方能有效地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很高兴能与陈金华老师一起探讨学术问题——“踮起脚尖”究竟是“赘余”还是“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5.
自古到今,“死”在人们心目中总是一个恐怖的或不祥的字眼,说到死,往往要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这就形成众多的婉称词,即用一个委婉性的词语替代“死”这个词。在各民族语言的别称词中,“死”的婉称是最多的,而汉语尤甚。从修辞角度看,“死”的婉称是由多种修辞手法构成的。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人们将较为陌生的事物用熟悉的事物的特点和结构映射出来的一种新的概念结构。这种修辞手法也常用在英语的委婉语中,用它来体现委婉语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和幽默功能等语用功能。深入剖析了隐喻化的词语认知模式,以英语委婉语为解读对象,揭示英语委婉语中的隐喻本质及其语域投射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意疑问句,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反问手法,进一步证实前文所说的话或所讲的事的正确性或真实性,实质上与中学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反问很相似。  相似文献   

8.
曾凡  刘洪泉 《文教资料》2006,(3):123-125
委婉语是英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而且在语言交往中运用极为广泛,很多委婉语已形成固定用法。委婉语的产生与时代密切相关,其构成手段包括:加否定前缀﹑借用外来语﹑俚语﹑隐喻转换﹑词义扩大或缩小等。委婉语有代替禁忌语,用与谈论敏感话题,策略表达等三大社会功能。它的使用原则也很灵活,要视语义及语境而定。  相似文献   

9.
“不求人”     
很喜欢一样东西,它细长的身子,顶部还有一只小手,很普通的样子。当身上、特别是背上发痒时,用它来帮忙,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它就是“不求人”。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这样一句话:“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这里的“圆规”代替了“豆腐西施”杨二嫂,于是有人便认为这是借代。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是借喻而不是借代。到底是借代还是借喻,如何准确地辨识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手法? 借喻和借代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用一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所以人们很容易将这二者混淆,以致“喻”、“代”不分。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借喻和借代  相似文献   

11.
以我手写我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恰当的方法.真诚、真切、真实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要做到“真”.首先得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生活中有许多事.有些虽然很平常、很细微,然而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了,用“心”感悟了.写出来的文章就具有了真情实感,也就能够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们”最早见于唐代,当时也作“弥、伟”。到了现代,“们”被广泛使用,对它的解释“用在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也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对其性质的分析却众说纷纭,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深海“飞机”最近美国海洋工程科学家格雷厄姆·霍克斯顿发明了一种深海“飞机”,可潜入11000米深的海底.这种深海“飞机”其实是小型单人深海潜水器,由于它有一对固定式的“机翼”,外形又很像飞机,故被取名为深海“飞机”.它工作时,能利用“机翼”与海水相对...  相似文献   

14.
说“譬”     
本文阐述了“譬”的特点,指出它既不同于一般的比喻,也不同于普通的类比。它兼有二者之长,是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来表达逻辑推理的内容。因此,它颇受先秦诸子的亲睐,成为他们著书立说或论辩游说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话道破了“疑”在学习中的作用。可以说.“疑”是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求知的阶梯。因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围绕“疑”组织教学.促进学生探索、发散思维.让他们放飞驿动的心去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学贵知疑,疑是悟之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解疑,是素质教育中值得探导的课题。设疑——导趣兴趣是学习的潜在动力,设疑是激趣的有效措施。数学中抓住契机,巧妙设疑,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新课伊始,单刀直入:“用数字1、4、7能组成多少个(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待学生组成147、174、417、471、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十三篇提到了贾谊,其中《哀吊》《体性》《才略》三篇都用“清”字来评价他.贾谊之“清”既在于他散文辞赋的语言、风格之中,更在于他的内在人格之中.刘勰对他的评价还是恰当的,用一“清”概括出了贾谊的“性”、“才”、“文”的特质.  相似文献   

18.
用英语“提建议”的方式有很多种,下面作一介绍。 1.“Shallwe/I+动词原形…?”表示委婉的建议。例如: --Shall I take this chair to your room?我把这椅子搬到你房间里去,好吗?  相似文献   

19.
“相公”一词最初见于三国时王粲的《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这是用来称呼曹操的,后来逐渐用在多种场合。在古汉语中,它大致有以下几种意思。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设疑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设疑用得好,能激活课堂,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主动去思维、去探索,能使课堂产生更好的“效益”。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