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巩固执政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构建?等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再次被提上议程,并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展望。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包含三大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应当用辩证唯物观和历史唯物观去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前我国社会的矛盾非对抗性,即大部分矛盾属人民内部矛盾,矛盾的解决靠的是发展,最终的价值诉求是实现社会的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可以总结出社会形态与社会阶段理论,社会本质与社会矛盾理论,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理论三个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云涛 《华章》2008,(7):157-15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必须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这个制度基础一旦形成。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贺小梅 《华章》2007,(6):82-8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涵义,以便于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其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设想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认识与实践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是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伴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作为其基本内核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成为我国在理论和实践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它内在地要求我们对和谐价值观给予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从学理依据和现实基础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观点对现阶段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亲职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明确亲职教育的任务与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和艺术,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提出,要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也符合民心民意,符合国人民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最终是促进人的身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而经济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微观经济学框架的构建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和谐社会的可行性、现实性和科学性,为和谐社会政治和文化要素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平台,从而有效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卓军 《林区教学》2010,(10):62-6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大学校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自然也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行探讨,进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以诚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及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经验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处理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上,都能达到在先进思想基础上化解矛盾,增强团结、稳定、凝聚,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目的,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社会各阶层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诚信的重建就显得尤为重要。诚信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道德社会,它应当构建于坚实的道德基础之上,借助于道德的功能作用运转.因此,打造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必须从引领社会价值目标、营造正常道德氛围、培育社会道德风尚、健全长效道德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