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已列入公路工程的八大病害之一,可见它的普遍性,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的预防措施主要从沥青路面的合理结构设计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优化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2.
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主要原因之一的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粗细集料不均匀分离变化.此病害主要由混合料质量、供料方式、摊铺机结构、摊铺技术、施工方法等不适、不当所引起的,它的出现导致了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一因此,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在施工过程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橡胶沥青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低温抗变形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能使路面更具有抵抗车辙、开裂等病害能力,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橡胶沥青路面由于多采用高沥青含量的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从而具有优越的抗车辙、抗裂、抗水损害、抗疲劳等性能,同时还可降低路面噪声。详细介绍了橡胶沥青在某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方案设计、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和橡胶沥青混合料加铺罩面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沥青砼路面的离析现象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的性能影响较大,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基本原因。因此防止离析现象的产生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不均匀变化。局部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偏少,不易压实。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小,抗剪强度低,容易出现松散。局部细集料偏多,粗集料偏少,热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车辙、壁包等破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空隙填充法进行抗车辙型密断级配KH-2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各项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KH-25沥青混合料组集料含量较常规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增大,属于密断级配骨架密实结构,施工不离析,密实耐久性好,抗车辙能力强,是良好的沥青路面的中面层材料,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博  吴浪 《科技广场》2012,(3):239-242
伴随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重载交通量剧增,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现象也日益严重。由于沥青混合料道路产生车辙的机理极为复杂,各因素之间往往又是相互作用,因此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判断。本文通过在室内进行车辙试验,获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并得出较佳的集料级配区间。  相似文献   

7.
对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生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针对高速公路路面的一些特点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防治车辙病害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8.
车辙主要产生于高温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提高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增强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基于此,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温度及荷载水平下的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分析了温度和荷载水平对沥青混合料蠕变特性的影响,并应用Burgers模型对试验进行了模拟。该试验结论指出,Burgers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蠕变试验的蠕变柔量曲线,并使用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的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设计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车辙主要产生于高温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提高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增强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有效技术措施。基于此,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温度及荷载水平下的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分析了温度和荷载水平对沥青混合料蠕变特性的影响,并应用Burgers模型对试验进行了模拟。该试验结论指出,Burgers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蠕变试验的蠕变柔量曲线,并使用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的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设计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言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的道路建筑材料,近年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等级公路建设中,但是由于沥青路面直接承受荷载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各地的环境、地理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出现病害的方式、程度各有不同,如何才能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减少路面的早期的破损,就上述问题我简单谈谈对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防治的几点看法。1,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1.1,原材料的影响1.1.1,沥青、沥青的延段度,针八度、软化点、稠度、含蜡量等指标直接影响沥青矿料的黏结力,并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性能,高等级公路因其交通量大,重载作用,一般宜选用稠度大,…  相似文献   

11.
从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组成要素、沥青混凝土材料构成、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道路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在沥青路面渠化交通中车辆对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对沥青路面的施工、养护中有效控制和减少路面车辙的产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各方面的优越性成为今后道路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很多沥青路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病害现象有裂缝、水破坏、车辙等,这些病害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车辙是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处理车辙一般采用铣刨后重新摊铺抗车辙能力强的沥青混凝土的处理方案。为尽可能利用旧路面的使用价值,尽量减少车辙的铣刨深度,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模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车辙的过量存在是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和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组成、交通荷载等方面就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车辙的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沥青路面各种病害的成因比较复杂,由于环境、地点、气候条件、自身品质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病害的情况也不一样,现将沥青路面的几种主要病害的原因及其减少病害出现的施工工艺探讨如下: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有:泛油、波浪、壅包、滑溜、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为沥青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之一。直接罩面法、铣刨加铺新料法和挖补法,这三种法均属于传统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路沥青路面的一些早期破坏现象,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主要的因素.文章介绍了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分类,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拌和、运输及摊铺、等方面进行控制,来达到减少和避免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的发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部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的开裂、剥落、水损害等早期病害现象,提出采用振荡压实技术,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振荡压实与振动压实的对比试验,证明了振荡压实能够快速提高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增长率,得出了振荡压路机在沥青面层施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几年大型车辆的逐年增加尤其超载超限车辆的增加,加速了道路的各种病害,大大缩短了维修养护的间隔时间,道路养护、改造任务也越来越重。而公路病害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新修道路大量的使用新石料导致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可重复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而且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是高速公路路面的首选材料,在多年的公路使用中发现,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与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离析和温度不均等现场摊铺的质量问题密切相关。在施工中增加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是近年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为提高摊铺现场沥青混合料质量一种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肖杰 《大众科技》2010,(6):99-100
沥青路面的冷再生可以完全利用旧路面材料,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能延长施工季节、改善工作条件。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加入少量水泥可提高混合料的早期强度,缩短开放交通时间。沥青与水泥两种结合料共存,其混合料兼具柔性与刚性特点。文章通过对掺加不同水泥剂量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和抗压强度等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和探讨了未加水泥和加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