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发展,包括:强化科举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强化国家教育制度;把科举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赋予了科举制更深刻的内容,以至科举制在封建社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
在晚清时期,随着亡国灭种危机与日俱增,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教育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弊端,并提出改革和废除科举制的构想,二十世纪初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科举制的终结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代社会转型,另一方面是科举制度本身危机重重致使废除科举制势在必行.科举制废除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我国教育近代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但同时科举制度废除后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在整个古代中国的教育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选拔人才,高考制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众多学者在研究科举制和高考制度后发现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科举制和高考制研究中国选士制度的变迁,通过研究科举制的利弊,把科举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当今的高考改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薇 《考试周刊》2011,(27):1-2
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与隋唐科举制有着紧密关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作为一种考试与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在报考资格的广泛性、考试内容的多样性、面试环节的有序性等方面均可以为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桂芬改革科举制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早期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近代中国要自强,必须要有自强的人才;要培养自强人才,必须改革科举制。他对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7.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早期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近代中国要自强,必须要有自强的人才;要培养自强人才,必须改革科举制.他对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文综卷Ⅰ第37题考查了中国唐代科举制与英国文官选拔制度之比较。事实上,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确立深受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影响,是中西方政治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略谈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西传及对欧洲尤其是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它是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是对旧式选官制度即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改革,促使出现了具有许多现代化特征明显的积极教育制度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在唐代科举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选拔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它为统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巩固中央集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纵观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舞弊现象也随着科举相伴而生,不可避免。为了使考试公正、公平,宋代施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使科举制更趋于成熟和完备。  相似文献   

11.
治国之道,首在选才。封建社会中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高考制度都是选拔人才的有效手段,而且二者在精神实质、特点、功能、方式等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科举制因其种种弊端已被历史所淘汰,今天的高考制度也是当今社会批评和争议的热门话题,因此考察古代科举制,寻找历史之鉴,以改革和完善今天的高考制度,使其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的比较1.考试内容科举制是中国封建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制度之一,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其中又以科举制为中心环节。这就决…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评析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兴于隋,盛于唐宋,废于清末。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方现行文官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文章对科举制的弊端和镜鉴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与社会制度,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及人文思想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的存在是由于其制度本身,科举的废除则是时代的产物,而为科举平反指的是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科举制理解上的偏颇与扭曲以及对待科举制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科举制平反不等于否定废科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为科举制平反的人士和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不仅否定废科举,而且主张恢复科举制;第二类是对废科举提出质疑,认为废科举是因噎度食,但并未提出恢复科举制;第三类是不否定废科举但充分肯定科举制。本文认为,科举制应该平反,废科举则是历史的必然。重新认识科举制,不等于否定废科举,更不是主张在当代恢复科举制,而是要还科举制的本来面目,还其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科举制尽管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仍不失为中国的一大发明。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清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在这次改革中,教育民族化突出地反映了科举制废除后传统教育制度在某些方面的遗留,如"新学"课程设置、学堂奖励出身和存古学堂等。  相似文献   

16.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正式下令,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以来实行的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至此宣告终结,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改革科举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科举制的废除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隋代其历时虽短,却给后世的中国留下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科举制的创立,奠定了我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基础.本文从隋代的科举制的产生着手,分析了隋代科举制的报名资格与报名程序以及隋代科技制度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等,并由此总结了笔者对隋代科举制度引发的相关思考,希望对深入了解隋代科举制度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虽然其间几经废黜和改革,但还是持续了1300余年之久.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以及包含任人唯贤、追求公平公正等积极的因素.这些积极的因素仍然能为当今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唐代送别诗兴盛的原因很多,章阐述了送别诗兴盛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密切关系,即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送别诗的兴盛,其中着重从用人制度中的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茬引制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项历史意义重大深远的制度,其诞生之后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教育视角重新审视科举制,批判其不合理之处,继承其优点,为今天的教育考试提供借鉴,是我们对待科举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