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06,(12):21-21
以前,大家都普遍认为鲨鱼从不睡觉。据美国佛罗里达州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记载,白鳍鲨、虎鲨和大白鲨其实是睡觉的,它们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其它种类如护士鲨通过气孔,迫使水通过腮,提供稳定的富氧水,让它们在静止不动时可以呼吸。支配游动的器官——中央测试信号发生器位于  相似文献   

2.
数万年前,地球上曾经历过几次物种灭绝,在大灭绝期间,大批物种从地球上消亡,而灭绝发生的原因向来是科学家们好奇并探索的焦点.科学家们曾提出过一些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气候及环境的剧变造成了这一恶果.然而,最近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详细说明了一个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人类才是史前生态灾难的罪魁.  相似文献   

3.
只有深刻地了解动物对人类呵护的反应,人类才能找到呵护它们的妙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1000年直至上百万年间的环境变化,也无法知晓人类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平息。人类究竟会走向何方,科学家和学者们做出了5种大胆的猜测。  相似文献   

5.
赵风 《金秋科苑》2009,(3):40-41
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1000年直至上百万年间的环境变化,也无法知晓人类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平息。人类究竟会走向何方,科学家和学者们做出了5种大胆的猜测。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能够灵活地转身踢球的双足机器人已经开始为人类服务。比如:出现在工厂里,担任警卫、受理业务和对高层楼宇进行清扫等。这些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似乎机器人的时代就在眼前。全世界期待着机器人可以“弥补由于人口减少带来的劳动力不足”。但是,要使机器人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并为人类服务,还有许多课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7.
秋水 《百科知识》2009,(5):28-28
动物的野生和圈养一直是一个争论话题。问题的根本是,野生使得动物更为健康长寿还是圈养更让它们健康长寿。此前对黑猩猩的研究似乎证明圈养更有利于其健康和长寿。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一般只能活到40岁~45岁,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中一般可以活到50岁~60岁。而且,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猿泰山》系列电影中扮演“奇塔”的黑猩猩于2008年4月9日已满76岁,被吉尼斯世界纪录鉴定为世界上“最长寿”的黑猩猩。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已经通过追溯基因的办法,确认了现代人类就是起源于非洲,他们在大约10万年前离开了故乡,走出了非洲。那么走出非洲之后呢?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不断迁徙和繁衍,到现在已经有超过60亿的人口遍布在全球各地,在人类明的历史上,各民族,各种族并不是固定地生活在某个地方,他们往往因为自然环境变迁,灾害,战争的原因自愿或不自愿地进行着长途迁徙。  相似文献   

9.
《百科知识》2004,(10):34-34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地球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了有机的地球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地球系统产生影响;反之整个地球系统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生物圈的统治地位,那么人类活动究竟会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不仅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大前沿问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6,(7):14-14
美国科学家近日称,他们开发出了不含有动物结缔组织细胞或血清细胞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从而可避免此类细胞在培养中可能被动物细胞分子所污染。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7,(10):111-111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直到现在,科学家就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在从猿人的进化过程中失去了天然的外衣呢?传统的解释(过去40年科学家研究所得)是:人类祖先生活在非洲太草原的酷热之下,以打猎为生。为了追逐猎物。。不得不脱去体毛来增加皮肤中的汗腺,使身体容易散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2000,(1):20-21
  相似文献   

13.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1):37-38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你的小狗对着你说"主人,我饿了,快给我吃饭啊……"然后你急急忙忙地找来狗粮,掺上牛奶,一边喂食一边和它聊天。这可能吗?这样的情景会发生吗?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14,(10):57-57
近日,考古学家在英国诺福克的海湾淤泥中发现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留下的足印,距今80万年,是迄今为止在欧汾1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走出非洲早期人类足印,将改变我们对人类进化史的认知。科学家认为这些足印是一个重要证据,证明已知最为早期的人类曾在欧洲北部活动。在此之前,科学家只能通过动物骨骼和石制工具得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6.
自一个多世纪之前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开始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老鼠遗传实验以来,老鼠便再未摘掉医学研究动物模型的帽子。  相似文献   

17.
正19世纪的古生物学家爱德华·柯普研究发现,动物谱系在进化过程中有一种逐渐变大的趋向:刚开始时个体较小,随着时间推移,后代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因为,总体而言,体积较大的物种确实比体积小的物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雌性生物通常比雄性体积大,以利于繁殖后代;在  相似文献   

18.
余夫 《百科知识》2012,(7):46-48
海豹共有大约19种,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太平洋、北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等地,在寒冷海域更为常见。海豹是一个在远古时代从陆地重新适应海洋生活的食肉动物类群,与海象、海狮等同隶属于鳍脚目。不过,海豹既没有海象那样的  相似文献   

19.
圈里圈外     
白玫 《知识窗》2007,(6):10-11
20世纪末,一位名叫伊万斯的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耗资惊人的“生物圈二号”实验,当时伊万斯已经年近六旬,他花费了30年的时间从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研究。为了这项试验,他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所有的原始生物聚集地,直到他自己认为已经能够制造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四川省为例 ,讨论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自然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发生变化 ,并且其变化有正向的和反向的 (或逆向的 )两个方向。自然资源的反向变化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又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指出 ,要正确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努力克服反向变化 ,加速正向变化 ,使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变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