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人骂我,我不想多说。我功劳再大没有李经纬大,但李当时刚走,就有很多人骂他  相似文献   

2.
朱瑜  付玉霜 《出版广角》2012,(11):56-59
宗俊峰社长给人的第一眼,有如明星出场的效果——挺拔俊逸,玉树临风。"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华人,从清华毕业,然后留在清华任教,又在清华的多个部门任职,如今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回头想来,每一步都是深化着我对清华精神的领悟……如果说过去我在大学的体制下思考并实践清华精神,那么在今天,我更要在大学精神与企业精神的平衡中思考和实践清  相似文献   

3.
一、火灾事发: 1991年10月13日上午9时许,由上海化纤公司设计室设计、东阳三建公司总包、我公司分包设备安装的总投资为2400万元的兰溪永进化工厂1500吨/年锦纶长丝技改工程前纺车间施工现场,我公司电焊工在焊接空调器冷却管时,引燃了喷涂在楼板底下的聚氨脂保温材料,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造成了1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财产损失约百余万元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4.
半月前,我对CIO认识还只是一个概念,而且是很平淡的概念,若是有谁向我提起CIO,我就会像是听到说某某经理那样不置可否。印象中的CIO是一种概念炒作,心里总是在暗嘀咕:“CIO不就是一位经理吗?只是现在不说‘经理’换称‘CIO’啦。让人想起‘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5.
读完们《TCL王牌世界》今年出版的20期报纸,不禁心潮激荡,感慨万千。也许是十多年前我曾在惠州工作,对TCL的发展变化早有所闻:也许是我五年前曾采访过李东生董事长,对他的开拓创业精神十分敬佩;也许是我家的彩电用的都是TCL王牌,对这个民族彩电工业的龙头情有独钟……。总之,读了这些报纸,让人听到了TCL  相似文献   

6.
喻乐 《传媒》2004,(1):8-8,18-20
采访朱德付,烟不停、笑声不停。之前有很多人告诉过我,朱德付是很有智慧的人,时常妙语连珠、警句迭出。两个小时的对话使我察觉到,在朱德付的智慧深处,在他生活的四十年间,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7.
杨百建 《大观周刊》2013,(12):65-65
建筑施工属于安全事故易发的高危行业,而施工生产的前沿在生产一线班组,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根本。如何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是包括我公司在内的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在思考探索并需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抓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人的观念及其所指导的行为因素,只有认真分析和把握人的心理因素,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指导,及时纠正和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蔡金垵,是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我没有见过这个人,但是我听过他的故事,我没有和他交谈过理想,但是,他的战略深刻地吸引了我。从盼盼食品诞生到  相似文献   

9.
甚至在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时,我依然看不出他有哪一点象个公司老总,虽然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没有固定特征,所谓人不可貌相,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桌面出版与设计》2006,(5):I0006-I0006
4月5日在柯达公司的会议室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新任柯达图文影像集团企业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马振雄先生.用港味普通话做了自我介绍:“听说话就知道我不是北京人,我出生在香港,留学在加拿大,但我自己感觉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简短的开场白却显露出他性格的幽默、随和,做事的坚定、从容。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企业就是要赚钱,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周蔚华说:“一个企业不是单纯的赢利单位,利润最大化是一种过时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应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两种观点都对,都有道理,可我更倾向于后者。一个企业说到底是一些人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人。一个人必须挣钱才能活着,一个企业必须赢利才能生存。一个人在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时候,他必须挣钱,你让一个饿着肚子光着屁股的人去免费帮人做好事是不合情理的。因此,你对一个尚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说,你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你要追求实…  相似文献   

12.
刘琼 《编辑学刊》2011,(4):37-42
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有一句话:如果遇到不平之事,第一个跳出来与人打架的一定是朱杰人。朱杰人也承认,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知我之言。但在采访的过程中,今年66岁的朱杰人却用了另一个词:是的,我很"狡猾"——联系其言的前因后果,我们相视而笑。很多时候,人要"冲动"得跳出来打架,是因为现实和理想不符,要呐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44):57-57
想象,是人固有的美好心态,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万万不可缺少。有趣的是,这些年来在采写一些企业时,我总是用一种固定的想象思维,去构想这些企业未曾谋面的老板形象:身高体胖或富态雍容,西装革履或红光满面……不过十之八九倒也对路。  相似文献   

14.
这次会议主题是"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人的文化使命",从企业的角度,我把它理解成"中国出版企业的发展和出版人个人的文化使命",可能更加实在一点。现在出版社都已经变成企业了,那么,这两个使命就更具体化为企业人的使命和文化人的使命。所谓企业人的使命就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秦朔 《出版经济》2004,(3):78-79
2003年9月,胡润版“2003中国百富榜”发布前不久,他打电话给我,说还要做一个“2003房地产影响力人物五十强”,希望我也投一下票,每票选五个人。在收到他传真来的选票后,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格里填上了王石的名字。  相似文献   

16.
一键还原     
我和大脸妹是在一个培训班上认识的,那个培训班无聊得要死,只不过是主管部门和一些夸夸其谈的专家联合起来圈我们企业的钱而已。七天的培训班,我天天趴在桌子上流着口水睡大觉,而坐在我前面的大脸妹则比较聪明,她带来了个能无线上网的本本,一边在淘宝网上看衣服,一边和人聊天。  相似文献   

17.
<正>多少事,如过眼烟云,唯独那一段的人生经历,却历历在目。四十年前我开始接触档案,进而熟悉档案,逐步喜欢档案,我和档案形影相随,难舍难分,就此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档案是我心中的灯塔,照亮人生的道路。打开人生一扇窗1967年我跨人社会,进入闸北区财贸系统,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的岗位上跌摸滚爬,七年磨练,入党提干,1974年调入公司,搞文书档案,从此打开一扇档案之窗。1982年,我报考复旦分校档案专业。当时面临三大困难。家务重,当时我已成家,儿子7岁,还有七十多岁的老人,繁重家务落在我的身上;压力大,公司文书档案管理与人事档  相似文献   

18.
人总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有的将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前不久,我所就职的单位——四川广旺集团《广旺能源报》要在集团公司培训中心举办一期新闻培训班。按照报社的安排,我将在这次培训中结合《广旺能源报》三、四版的栏目设置和来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讲授重点栏目稿件的来稿要求和消息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做这个调查之前,有一位行业专家讲过的一句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今讲CTP,再没有印刷企业问CTP是什么,就好比市场上出现一件新产品,有一两个人跟我说这个产品如何,我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当有八九个人都与我谈论这个产品时,我肯定会去关注,进而会去跟用过的人了解,再后来可能就变成了购买者。相信CTP在国内普及及应用即将进入一个高峰阶段。”的确,在广东东莞的广印展上,有许多印刷企业在参展,现场调查表明,这些印刷企业绝大部分都有CTP,有的还不止一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对CTP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也抱有非常大的信心,对2007年中国CTP应用投资意向调查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黄中朝 《新闻前哨》2005,(11):11-12
本人当了多年记者,走南闯北,也见识过不少人。但不久前采访中遇到的两件事。让人久久难以释怀。一次是记者参加某企业的庆典活动,午间吃饭,总经理来敬酒,同桌人向企业老总介绍了身边一位中央某新闻单位记者,没想到总经理突然冒出一句:“中央新闻媒体,我想请教你,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