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蔑■的争论,早在清代就开始了。阮元读为蔑■,说“蔑歷即尔雅所谓■没,后转为密勿,又转为(?)勉。”吴大澂指出:“古器文蔑曆二字有不连属者。毕仲孙子敦‘王蔑段曆’,伯雝父敦‘蔑录曆’,若训为(?)勉,又不可通矣。”但吴也未得到确解。郭沫若释(?)(?)时,读蔑曆为免函,说:“免函犹言解甲,引伸之为免除兵役”。  相似文献   

2.
赵淡元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以下简称《要籍》是一部颇有特色的教材。全书结构严谨、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深受师生欢迎。本书文选正文用繁体字,要籍介绍、文选篇名、文选注释等用简化字,这种繁简结合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全用简化字,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对繁体字很生疏,不利于将来广泛阅读和深入钻研古代史籍;全用繁体字,学生在短期内很难接受,不利于自学,影响教学效果。然而汉字形体繁复,用字复杂,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和繁简字的辨析,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现错误,该书将“困居”写成“间居”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人民版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人教版新老教材都叙述为“拜上帝教”,岳麓版称“拜上帝会”。那么,洪秀全创立的到底是“拜上帝会”还是“拜上帝教”呢?  相似文献   

4.
李冲 《语文知识》2003,(11):20-20
央视《今日说法》五一特别节目——《说法作客——请你断案》,融知识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既收到了法制宣传效果,又增添了节日情趣。但遗憾的是节目标题中的“作客”用错了,应当改为“做客”。“做客”与“作客”看起来很像一对异形词,二者读音相同,都读;词性相同,都是动词;结构也相同,都是动宾式(一称支  相似文献   

5.
“每况愈下”,我们常常用它来形容情况越来越不好。它来自于另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成语“每下愈况”。虽然“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四个字都是一样的,但是排列顺序不一样,而且“每下愈况”最初的意思与“每况愈下”也完全不同。“每下愈况”出自于《庄子·知北游》。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相似文献   

6.
“师”的繁体字为“師”,这是一个会意字,左半部表示小土山,右半部表示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所以“师”的本义是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  相似文献   

7.
2003年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重新把《简化字总表》作为附录编写在课文的后面,这是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等语文法规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广大高中生规范使用简化字和了解与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提供了一份不易查找的资料。可是,该册教科书(江苏徐州新华印刷厂印装)附录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把繁体字“陕”不可思议地印成了“”,生造出一个本不存在的“”字。繁体字“陕”的声旁是“”(shǎn),汉语字典都一致确认这一形体,原版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也确认这一形体。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差错呢?1郾粗…  相似文献   

8.
很多同学可能都已经发现,在汉字中,许多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写法好像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在汉字创造的时候,每个字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出现的,而简体字呢,往往比较多地考虑了书写的方便,所以,要真正弄懂一个字的意思,最好是也看一下它的繁体。你看,下面的“双”字,简体字和繁体字相差多大啊,那么,为什么繁体字要这么  相似文献   

9.
王喆 《成才之路》2009,(9):91-91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议花10年时间逐步恢复使用繁体字,引发热烈争论。目前,坚守简体字的“正方”和倡议恢复繁体字的“反方”,两大阵营都各有拥趸。这场争论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王冠 《作文大王》2014,(9):31-31
东风劲吹,北国回春,大森林里迎来了可爱的小燕子。 一只燕子落在树梢上歇息,冲着小马笑。 小马憨厚地对燕子说:“好朋友,下来同我玩玩嘛!” 燕子不解地问:“我刚从南方飞来,怎么你就喊我好朋友呢?” “怎么不是?我们马字在繁体字里是写成‘焉’的,‘焉’和‘燕’都有‘…’这个部首,我们难道不能成为好朋友吗?”  相似文献   

11.
论“繁体字热”刁在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年来在公共场所已经比较罕见的繁体字、异体字,“忽如一夜春风来”,很快塞满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本文拟对这股热潮作一探析。一、“繁体字热”妨碍了人们的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而文字是记录语...  相似文献   

12.
规范的繁体字和简化字都是规范字,二者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虽然已经实行汉字简化,但由于还存在着繁体字存在的因素、现实性及简化字的缺陷,“识繁”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不能忽视“识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第一单元的《巫山、巫峡》一文的第二段中,有这样的句子:“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由于《古代汉语》都是用繁体字印刷的,于是就牵扯到繁体转化为简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18日的《贵阳晚报》B叠14版有则文字,赫然列着这样一个标题:不适应高中生活一学生备感烦躁其中的“备感”一词让人感到刺眼: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查《睨代汉语词典》,“备”字下有五条义项:①具备,具有;②准备;③防备;④设备(包括人力物力);⑤表示完全。将这五条义项逐一代入原句,哪条都不适合。那这标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15.
无锡东林书院中的一副对联是无人不知的 ,这便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此联传为顾宪成所撰。就是这副对联 ,却有着一段至今尚未破解的悬案。此联一直流传着两个版本 ,一是现在的版本 ,另一版本是把现在的“事事关心”换成“事事在心”。无锡的史学专家王赓唐先生认为 ,“在心”与“关心”在感情色彩上有轻重之分 ,“在”字本义是“居”和“存” ;“关”字是牵连或涉及的意思 ,程度上有很大不同。“入耳”与“在心”都是动宾结构的词组 ,而“关心”则是词语 ,不甚相称。另外 ,王先生还认为 ,明代心学思…  相似文献   

16.
在餐馆吃完饭“结账”,现在一般说成“买单”,有人说不对,应该是“埋单”,请你猜一猜:应该是“埋单”还是“买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二第18页将明朝的对外封闭政策称为“海禁”,而将清朝的对外封闭政策称为“闭关锁国”。人民版、岳麓版也是“海禁”、“闭关锁国”混用。那么,是使用“闭关”类词语.还是用“海禁”更好呢?笔者认为,用“海禁”更加贴合史实,更加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四册所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一回。文中称那个谋杀林冲不成反被林冲所杀的陆谦为“陆虞候”,但许多人却读成了“陆虞侯”。这可能是因为“侯”在古代是一种爵位,与“官”密切相关,而“候”似乎与“官”沾不上边。其实,“虞侯”一词根本就不存在,“虞候”才是官名。这个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  相似文献   

19.
《看云识天气》第三段中有一个词值得商榷:“如果卷云成群结队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此句中的“粼波”应为“鳞波”。 首先,从语境看,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是卷积云。  相似文献   

20.
“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铁脑壳”、“现代范进”、“考霸”……去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四川成都时年45岁的梁实一时成了各大媒体热炒的人物。据报道,他曾15次参加高考,但可惜的是2011年高考他又一次咀嚼失败的滋味:352分!距四川省理科三本录取分数线还差64分。听到自己的成绩后,梁实猛拍自己脑袋:“叫你翻到书就了然,闭起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