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师大2007年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8课写道:“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教材为此还配发了一幅《三教共栖图》,课底注释为“清代丁云鹏绘”.然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却说该画为“明代丁云鹏绘”。那么丁云鹏究竟是明代人还是清代人呢?  相似文献   

2.
3.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2007年3版)第13课《挑战“两极”》课后“每课一得”中介绍了欧元纸币和辅币(即硬币)的概况。其中说到“纸币正面图案由象征合作精神的门和窗组成,背景是含义为联系纽带的桥梁。同时,还有12颗五角星紧紧环绕的欧盟旗帜”。为与文字配合,还附上了统共七种面值欧元纸币正面像的“全家福”。这段文字给笔者的感觉是在描述“纸币正面图案”的概貌.然而当我在配图中寻找桥梁“背景”时,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笔者怀疑这里的“背景”一词使用有误。  相似文献   

4.
李耕拓 《湖南教育》2008,(11):37-37
《三峡》作为散文名篇,多次被选人初中《语文》教材,今义见于人教版的《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课文写的就是“三峡”,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已有人指出,它写的只是三峡中的“巫峡”。  相似文献   

5.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配了一幅图片,下面标注为“杭州拱辰桥(大运河第一桥)”(见上图,引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通过上网检索,发现有80,400项称“拱辰桥”,有193,000项称“拱宸桥”。那么,到底是“拱辰桥”,还是“拱宸桥”呢?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统编统用、三年实现全覆盖的要求,2017年秋季学期,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使用以上三科"教育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即统编教材。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更换使用了十几年的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版教材),开始教授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以下简称部编教材,且本文只就两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口技》中“奋袖出臂”一句,教材(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注为:捋起袖子,露出手臂。笔者以为“奋袖”二字的解释欠妥。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80页有这样一则“动脑筋”: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第50-51页,原来的教学内容是商不变的性质,现在改为商的变化规律。我们组数学教师共同讨论,认为此举有些不妥,现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师》2007年第4期刊登了陈立其老师的文章“厘米是国际单位吗”,读后受益匪浅.的确,由于中学和大学教材上的缺失,多数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很模糊,我们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教科书的第40页在叙述雕版印刷发明和发展概况时配了一幅插图,题名为“唐刻本《金刚经》拓片(局部)”(见上图)。笔者认为此题名极为不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行道树》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借物抒情散文。这篇散文的第三段有这么一句:“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关于这句话,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可见,教师用书把“悲凉的点缀”中的“悲凉”的意思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充满烟尘”而悲凉。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未免肤浅,尚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笔者听了一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课中,教师让学生完成P17的最后一题(如图一): 教师让学生打开书本,大部分学生还没看清题目,教师就急忙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解法,紧接着教师又提示着: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与探索平行四边形、乏角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前,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安排了“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活动(如下图)。教材的本意是以方格纸为载体.让学生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冈形面积的大小,体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中讲到:“他(司马迁)决心写一部《春秋》那样的历史书。谁知开始写作不久.因替朋友辩白.惹怒了汉武帝.被处以残忍的宫刑,关押在监牢中。”(第126页)  相似文献   

16.
单君 《学语文》2008,(2):19-19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为丰子恺。执教此文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文中的“我”就是丰子恺吗?问身边的同事。同事不确定地说:“应该指丰子恺吧。”上网查了一些课件和资料。发现很多资料对此没有涉及。始终以“我”相称。还有一些资料。很确切地以“我”就是丰子恺进行分析。可是,凭着以前看过丰先生作品的印象。感觉那里面的“我”不应是丰子恺本人。  相似文献   

17.
1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将“张骞通西域”一目置于“汉朝的中外交流”课题下,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没有完整、客观、准确反映史实,恐怕也与国家有关法律不符,标题不妥,不得不提出来。  相似文献   

19.
20.
人教社2007年版《历史》必修二第18页将明朝的对外封闭政策称为“海禁”,而将清朝的对外封闭政策称为“闭关锁国”。人民版、岳麓版也是“海禁”、“闭关锁国”混用。那么,是使用“闭关”类词语.还是用“海禁”更好呢?笔者认为,用“海禁”更加贴合史实,更加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