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整个社会转型加速新时期,“两课”教学既面临挑战,又孕育机遇。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原则,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仍然是抓好“两课”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依据“两课”实际教学情况,章论述了师范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总结我校近年来“两课”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静 《考试周刊》2009,(31):224-224
本文认为,针对“两课”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要采取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交互设疑式教学法,讨论、辩论法等提高“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两课”建设问题,涉及到对“两课”性质、特点的科学认识,同时也涉及到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两课”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两课考试改革是两课教学改革和全面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本文就高职院校两课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高职院校两课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探讨,并对新形势下两课考试改革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对“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应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要注意情理交融及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马海燕  柴华 《教书育人》2000,(20):25-26
两课教学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的主要渠道,又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地;既是德育的主要战场,又是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两课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关系到培养什么样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课题。它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实践性学科。它完整地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涵,它体现了进代发展对大学生本质要求的思想道德内容和行为规范。 该学科的具体任务,第一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科体系,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内容、观点、方法,具有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十五大精神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加强素质教育 ,中央和教育部对“两课”课程设置和具体实施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面临着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 ,进一步深化“两课”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指导地位 ,加强实践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 ,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使“两课”教学具有吸引力和时代感 ,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一、充分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成长中的指导地位思想道德素质的指导地位 ,首先是由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大学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0.
胡延华 《职教论坛》2002,(24):15-17
一、改革“两课”考核方式的动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以促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常的人格,具备正常的公民素质为基本任务,是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长期以来,“两课”一直被列为我国各类高校学生必修的主课程。我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两课”老师就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区政府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充裕,技术设备先进,加之毗邻香港,火热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职教学内容及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两课”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两课”内容入耳入脑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教材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两课”教材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两课”教材改革中的主要原则,试图探讨出新世纪适用于高校“两课”教材的新模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材更新的客观要求,使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两课”的开设 ,是为了引导学生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精神建构。这种精神建构 ,只能以对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客观精神”的“文本”的理解为根据。因此 ,“两课”的教改宜以教科书改革为前提 ,教科书的改革宜以选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为基本取向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始”“文本”再阐释的教科书宜居于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14.
实施分层教学法和分数评估制是完成“两课”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两课”教学改革在内容上要突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课程体系上要紧紧围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展开教学;要强调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做到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统一;要注意研究学生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了高校“两课”教学和德育工作的状况,针对这些状况,提出了改革“两课”教学和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两课"改革与创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是高职学生接受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列举影响其改革和高效的主要矛盾,指出“两课”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大胆创新,提高实效。进而探究其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两课”教学近年来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团队的建设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及教师自身价值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两课”教师团队,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世纪之交高校“两课”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两课”是教育部明规定的大学公共必修课,“两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少大学生却并不完全这样认为,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认识差异即“异识”是客观存在的。应对这种“异识”的普遍性、产生原因、危害以及解决的途径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析高校"两课"面临的挑战及其改革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两课”是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开设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定位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两课”教育教学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需要我们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在分析这些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两课”改革的原则性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